以暴力的形式強制拆除原告的合法房屋,原告如何維權,?
此強拆行為,,不僅對原告人身財產造成嚴重損害,更是對法律規(guī)定的藐視,。而此前,,關于房屋拆遷之事原告并沒有收到任何形式的告知。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評估辦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嚴格征地拆遷管理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緊急通知》等相關
法律法規(guī)及多個緊急政策的要求,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對房屋征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qū)位,、用途、建筑面積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作為房屋征收決定前,,征收補償費用應當足額到位、專戶存儲,、??顚S茫婪ūU喜疬w工作的合法有序的進行。被告之強拆行為不僅對原告的合法權益造成嚴重影響,,更是置法律規(guī)定于不顧,。故此,請求法院依法確認被告強制拆除原告房屋的行政行為違法,,并判令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原告在起訴時,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1,、原告身份證復印件1份,;2、《授權
委托書》復印件2份,;3,、《申請宅基地建設房屋繳費憑證》復印件2份,記載收據日期為2000年8月7日,,繳款單位:宋明貴,,金額為:元,收款單位蓋章:蘭州市城關區(qū)城關鄉(xiāng)鹽場堡村民委員會財務專用章,;4,、強拆現場的相關視頻資料2份;5,、強拆后房屋照片各2份,;6、2018年3月19日,,原告宋明貴向法院補充提交證據1份:蘭州市城關區(qū)鹽場路街道辦事處2017年8月31日所發(fā)《緊急避險通知》,。
答辯情況
被告蘭州市城關區(qū)人民政府辯稱:其一、被告為了保障原告及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對原告的房產予以拆除,,系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房屋采取緊急避險措施,。2017年9月,在對包括原告房產在內的房產進行征收過程中,,因對原告相鄰村民的房屋進行拆除及施工過程中造成被答辯人的房屋墻體裂縫,,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遂委托甘肅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對原告房屋的安全性進行鑒定,。經甘肅省建筑設計研究院鑒定,,該房屋危險性等級綜合評定為D級(整幢危房),即不滿足國家現行標準規(guī)范的安全性要求,,該建筑物無修繕價值且危及人員安全,,建議立即拆除。鑒于此,,被告為了原告及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遂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該房屋采取了緊急避險措施,。其二、被告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房屋采取緊急避險措施系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與征收行為無關,。因原告不同意對其房屋進行征收,后因該房屋出現嚴重安全隱患,,危及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為此,被告將該房產予以拆除,,系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而對該房屋采取的緊急避險措施,并非基于征收行為對該房屋進行拆除,。綜上,,原告的訴請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應當依法予以駁回,。
被告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1,、蘭州市城關區(qū)鹽場路街道辦事處2017年8月31日所發(fā)《緊急避險通知》及張貼該《通知》照片復印件2份;2,、關于張家灘宋明貴房屋拆遷情況說明,;3、蘭州市人民政府蘭政建[2008]53號《關于蘭州市城市建設征收集體土地的通知》,;4,、蘭州市城關區(qū)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公告;5,、甘肅省建筑設計研究院2017年11月28日出具的“蘭州市城關區(qū)鹽場路街道鹽場堡村社區(qū)張家灘宋明貴房屋”2017-143號《房屋危險性鑒定報告》及照片,。
庭審中,經訴訟雙方舉證,,庭審逐一組織質證,,原被告雙方對在案證據的文本內容不持異議,但對部分證據的證明目的和合法性有異議,。原告對被告《緊急避險通知》的關聯性及對涉案房屋鑒定機構的選擇方式提出異議,,認為房屋結構沒有傾斜,不能認定為危房,,且鑒定報告未向原告依法送達,,對該報告的合法性亦不予認可。被告稱涉案房屋在2008年作出了征收協(xié)議,,是街道辦事處發(fā)現涉案房屋屬于危房,,上報區(qū)政府并進行拆除,但作出的書面緊急避險通知上沒有載明具體的法律條款,。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證據能夠證明原告在蘭州市城關區(qū)鹽場路街道鹽場堡社區(qū)擁有宅基地,,該宅基地上房屋被被告拆除等事實;被告提交的證據1,、證據2能夠與原告提交的證據相互印證,,可以證明被告拆除了原告的涉案房屋和房屋的具體面積等事實;被告提交的證據3,、證據4可以證明涉案房屋處于被征收范圍的事實,;被告提交的證據5顯示,委托鑒定時間為2017年11月28日,,甘肅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出具鑒定報告的時間2017年9月28日,,內容相互矛盾,且違反鑒定程序,,缺乏客觀性和真實性,,故不能作為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使用。
綜合以上證據,,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告宋明貴系蘭州市城關區(qū)鹽場路街道鹽場堡村社區(qū)村民,在鹽場堡村張家灘擁有宅基地,,房屋面積1006平方米,。2008年6月28日,蘭州市人民政府下發(fā)了蘭政建[2008]53號《關于蘭州市城市建設征收集體土地的通知》,,根據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蘭州市2007年度城市建設用地實施方案的批復》,,同意將城關區(qū)鹽場路街道上川村、亭子村,、鹽場堡村等11.9997公頃集體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征收為國有土地,作為蘭州市城市建設用地,。2008年8月19日,,蘭州市城關區(qū)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國土資源部第10號令《征用土地公告辦法》之規(guī)定,,就征地范圍,、補償標準、農業(yè)人員安置途徑地上附著物補償登記事項進行公告,。2017年8月31日,,蘭州市城關區(qū)鹽場路街道辦事處發(fā)出《緊急避險通知》認為原告涉案房屋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需要立即拆除,,并將該通知進行了張貼,。2017年12月1日,被告組織相關單位強制拆除了原告的涉案房屋,。
本院認為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行政訴訟法》第六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該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guī)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根據被告的答辯意見和向法院提交的證據,,被告拆除涉訴房屋的主要依據是甘肅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出具的《房屋危險性鑒定報告》,,但該鑒定報告明顯違反鑒定程序,缺乏真實性,、客觀性,。同時,該鑒定報告也未按照法定程序送達原告,,故不能作為認定本案事實的證據使用。被告未向本院提交其拆除涉案房屋前履行相應法定程序的證據,,也未向本院提交實施該強制拆除行為的法律依據,。故應視為被告拆除原告的涉案房屋無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應確認違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第二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確認被告蘭州市城關區(qū)人民政府強制拆除原告宋明貴房屋的行為違法。
以上是“以暴力的形式強制拆除原告的合法房屋,,原告如何維權,?”的相關信息,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請關注好律師網
土地房產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