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 > 專題 > 企業(yè)制度 > 企業(yè)變更 > 股權轉讓限制的法律分析
股東在公司經營過程中因為個人原因或者是公司原因都可以將部分或全部股權有償轉讓給他人,,這是法律賦予股東的權利,。但權利不可以隨意行使,它需要受到些許限制,,而股權轉讓的限制主要來源于法律的規(guī)定,、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以及合同的規(guī)定這三方面。在實踐中由于很多公司對股權轉讓的限制并不了解而容易導致糾紛發(fā)生,,為了較好的避免糾紛不如請一個好律師(http://www.haolvshi.net/)幫自己分憂,。
(一)依法律的股權轉讓限制
這是股權轉讓限制中最為主要、最為復雜的一類,,也是對股權轉讓協(xié)議效力沖擊最為明顯的一類,。所謂依法律的股權轉讓限制,即各國法律對股權轉讓明文設置的條件限制,。以我國公司企業(yè)法律為藍本,,結合有關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依法律的股權轉讓限制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方面:
1、封閉性限制,。這是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的特殊限制,。我國《公司法》第35條規(guī)定:盡管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自由地轉讓出資,但股東向非股東轉讓出資時,,不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shù)同意,,而且其它原有股東還享有優(yōu)先受讓權。對股權轉讓的這一限制性規(guī)定,,典型地預示著有限責任公司(類似英美法系的封閉公司或者私募公司)的封閉特性,,并成為有限責任公司與其它公司形態(tài)、尤其是股份公司形態(tài)相區(qū)別的主要特征之一,。有限責任公司正是憑著對股權轉讓的這一限制措施,,來滿足那些追求封閉經營的投資者的需求,家庭型公司,、中小型緊密投資者組合的公司,,往往對此十分看重。這是有限責任公司形態(tài)具有廣闊適用空間的主要原因所在,。因此,,凡有違封閉性限制的股權轉讓,不僅公司可以拒絕名義更換,,而且此類股權轉讓協(xié)議的效力亦難以獲得法律的支持,。
2、發(fā)起人持股時間的限制,。我國《公司法》第147條規(guī)定:發(fā)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內不得轉讓。該條款來源于臺灣地區(qū)公司法,。臺灣公司法第163條第2項規(guī)定:“發(fā)起人之股份非于公司設立登記一年后,,不得轉讓”。與臺灣地區(qū)相比,,內地公司法對發(fā)起人持股時間的限制顯然更為嚴格,。綜觀其它各國公司法律,幾乎皆無對發(fā)起人持股時間的限制規(guī)定,,此類限制是否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呢,?支持派學者所提供的理由不外乎:發(fā)起人乃公司最重要的股東,對公司負有很重的設立責任,,任其股權不加時間限制的轉讓,,將影響公司的健全與信譽,并給發(fā)起人利用設立公司投機鉆營,、不當轉移投資風險提供了便利,。反對派學者則認為:對發(fā)起人股權轉讓限制,,使發(fā)起人股東與其它股東受到不同等待遇,與股份公司股份自由轉讓的經濟特性相違背,,并且還使得原本有實力的投資者因擔心此類限制而不愿全額投資,,使投資市場受到影響。本文更傾向于反對派所提出的觀點,,對發(fā)起人股權轉讓的時間限制,,的確無實際的意義,這從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時的原始股東的股權轉讓無需受到時間限制的做法中即可得到印證,。正因此類限制并不具有可取性,,故在處理此類股權轉讓糾紛時,可以相對寬松地允許此類股權的預約轉讓,,至少應承認發(fā)起人于限制期內轉讓股權的債權效力,,只要發(fā)起人股權于限制期內不進行實際的物權處分轉讓,即應維護此類轉讓協(xié)議的法律效力,。
3,、董事、監(jiān)事,、經理任職條件的限制。我國《公司法》第147條第2款規(guī)定:公司董事,、監(jiān)事,、經理所持股份于任職期內不得轉讓。通說此項規(guī)定,,無非是杜絕公司負責人利用任職便利獲得的公司內部信息,,從事不公平的內幕股權交易,從而損害其它非任職股東和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司法實踐中,,對違反此類限制的股權轉讓協(xié)議,多認定為無效,。但臺灣地區(qū)公司法第197條,、第227條規(guī)定:董事、監(jiān)事在任職其間不得轉讓其1/2以上的股份,,超過1/2時,,董事、監(jiān)事當然解任,。這樣的規(guī)定,,顯然沒有正面否定此類股權轉讓協(xié)議的法律效力,反之,,卻以任職解聘為其法律的后果,。對此類限制下的預約股權轉讓,,即以解聘職務為條件的股權轉讓,同樣應承認其法律的效力,,不應一律無效,。
4、取得自己股份的限制,。即公司不得為受讓自己公司股份的法律主體,。我國《公司法》第149條規(guī)定:“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的股票,但為減少公司資本而注銷股份或者與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時除外”,。類似限制為世界各國公司法律普遍采用,,其根本價值在于維護公司資本的真實性。與此同類的限制,,還包括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為抵押權的標的,。公司接受自我股票抵押,存在公司受讓自己股份的隱患,,因為公司一旦行使抵押權時,,即有可能取得自己的股份,故同樣應予限制,。在其它國家的公司法律中,,與此類似的限制還有子公司獲取母公司股份的限制、關聯(lián)公司相互持股的限制等,。究其法理,,皆與維護公司資本的真實性密切相關。凡有違此類禁止性限制規(guī)定的股權轉讓協(xié)議,,無疑應屬無效,。
5、特殊股份轉讓的限制,。這主要是指對國家股,、外資股轉讓所作的限制。我國《公司法》第148條規(guī)定:國家股雖可轉讓,,但需經相應的審批,。1997年7月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外商投資企業(yè)投資者股權變更的若干規(guī)定》第20條規(guī)定:股權轉讓協(xié)議自核發(fā)變更外商投資企業(yè)批準證書之日起生效,。司法實踐中,,普遍將未經審批的國家股以及外資企業(yè)股權的轉讓協(xié)議,認定為無效,。
6,、股權轉讓場所的限制。我國《公司法》第144條規(guī)定:股東轉讓其股份必須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進行,。第146條也規(guī)定:“無記名股票的轉讓,,由股東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將該股票交付給受讓人后即發(fā)生轉讓的效力”,。
(二)依章程的股權轉讓限制
與依法律的強制性股權轉讓限制不同,它屬于自治性質的股權轉讓限制,。它是指通過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所設置的條件限制,。依章程的股權轉讓限制,多是依照法律的許可來進行,。如《日本商法(第二編公司法)》第204條第1款規(guī)定:“股份可向他人轉讓,,但不妨礙章程中規(guī)定轉讓時須經董事會同意的條款”。德國《股份公司法》第68條(2)項也規(guī)定“章程可以規(guī)定(股票)轉讓需得到公司的同意,,同意決定由董事會作出,,章程也可以規(guī)定由監(jiān)事會或股東大會作出同意決定。章程可以對拒絕同意的理由作出規(guī)定”,。類似的規(guī)定,,在多數(shù)國家的公司法中皆能找到,但我國公司法律卻無此類限制性規(guī)定,。此類限制規(guī)定,,雖然由法律明文許可,但仍需通過公司章程實際采納才有可能發(fā)揮限制的威力,,故不能列入依法律的股權轉讓限制之中,。依章程的股權轉讓限制,之所以多依照法律來進行,,其實質是法律對章程限制股權轉讓的空間進行了約束,,即除法律所規(guī)定的限制舉措外,章程原則上不得制定其它更多的股權轉讓限制條款,。依章程的股權轉讓限制,,更能體現(xiàn)法律的靈活,,即法律并不直接地對股權轉讓予以限制,,而是賦予投資者們憑章程去自主地選擇是否對股權轉讓進行限制,故依章程的股權轉讓限制,,更加符合私法自治的精神,。依章程的股權轉讓限制,幾乎普遍都是以公司同意轉讓與否,、董事會承認與否來作為限制的主要方式,,這意在盡可能為公司經營者維持股東的人合構成提供便利,以此迎合各類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封閉性經營的社會需求,。
依章程的股權轉讓限制對股權轉讓協(xié)議的效力影響,,多數(shù)采信相對無效說。即違反章程限制的股權轉讓,,或者說未按章程要求獲得公司同意與承認的股權轉讓,,相對于公司而言不具有對抗效力,,但相對于協(xié)議雙方而言,不能僅以違反章程限制為由主張無效,。盡管我國法律未對依章程的股權轉讓限制作出規(guī)定,,但在我國的公司訴訟中,也有以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權轉讓進行限制的案例,。若遇此類案件時,,首先,要審查依章程的股權轉讓限制措施是否合法,,如上市公司的股權轉讓原則上不應受到任何的限制,;其次,即便依章程的股權轉讓限制措施合法,,也不能僅僅以此自治性質的限制來斷然否定股權轉讓協(xié)議應有的法律效力,。
(三)依合同的股權轉讓限制
這更是一種自治性質的股權轉讓限制。它是指依合同約定對股權轉讓所作的條件限制,。這類合同主要有股東之間的合同,、股東與公司之間的合同以及股東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等。如部份股東之間就股權優(yōu)先受讓權所作的相互約定,、公司與部分股東之間所作的特定條件下回購股權的約定,、以及股東與第三人之間以股權為抵押標的物的約定,皆是依合同的股權轉讓限制的具體表現(xiàn),。在我國市場經濟運行中,,還出現(xiàn)了大量的股份合作制公司,此類公司的股權以內部職工持股為主要組成部份,,對于內部職工股權的轉讓,,由于缺乏法律的直接規(guī)定,多是通過公司章程,、尤其是公司與股東以及股東之間的合同來規(guī)范,。在此類合同中,常常以職工退職為退股的解約條件,,常常包含有公司在職工退職時,,擁有以面額價回購股權之類的相關約定。
依合同的股權轉讓限制的法律效力,,可以區(qū)分為對內與對外兩個層面,。就對內而言,只要限制舉措不與法律精神相違背,,原則上應為有效,,合同雙方應遵守此類約束,并可按此類約束進行股權轉讓,。依合同的股權轉讓限制也有違背法律的情形,。如,,有限責任公司與一般股東達成的以退出公司為回購股權的合同,便有可能違背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禁止規(guī)定,。就對外而言,,即受合同限制的股東向合同以外的第三人轉讓股權時,基于合同相對性原理,,依合同的股權轉讓限制應無法律約束力,,對外轉讓顯然不會僅僅因為合同限制的存在而當然無效。此時,,股權轉讓受到合同限制的股東,,將可能受到前后兩分有效協(xié)議的約束,將可能面臨必然違背其中一約的兩難境地,。
股東可以自由轉讓自己的股權,,但該權利的行使以不侵害公司和其他股東的權利為原則。一般情況下股權轉讓為有償轉讓,,同等價格時其他股東有優(yōu)先購買權,,所以股東在轉讓股權時應合理通知其他股東,若轉讓股東沒有注意到這些的話有可能導致轉讓無效,。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免受侵犯,,不妨上好律師網(http://www.haolvshi.net/)選擇值得您信賴的好律師(http://www.haolvshi.net/)加以咨詢或委托。
聲明:
1,、以上內容來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內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利,,請發(fā)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核實和處理,。
2、本平臺提供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您在使用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應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3,、好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時專業(yè)自助律師服務平臺,。找律師、寫合同,、打官司,,律師24小時提供服務,,請上好律師網www.mzt333.com
1.在想發(fā)火時候,能控制住自己情緒,。 2.不在人后說別人是非,,心里卻明白。
一方因離婚獲取了股份公司百分之四十的股份,采取何種行為能保障自身作為股東對公司的管理權利,?
大理違法扣押征用口罩8人被問責 根據問責條例,,對領導干部的問責,,根據危害程度以及具
疫情變化之快,,讓人始料未及,。從目前披露信息看,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主要是飛沫,,接觸也有可能,,所以
股權投資中,,影響公司估值有哪些因素,? 第一,市場大小,,就是天花板是個基礎定量,。 高估
咨詢: 張律師,你好,。我們是一家公司的供貨商,,這家公司欠我們貨款600多萬,一年多了要不回來,,今天
合伙企業(yè)法第三條規(guī)定: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yè),、上市公司及公益性的事業(yè)單位,不得成為普通合伙人,。這其中的“
滿足以下全部條件的可提出申請:(一)舉辦民辦職業(yè)培訓學校的社會組織,,應當具有法人資格;個人舉辦者應當具有
加載更多
您可能關心的問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