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人民法院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為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辦事。因此,,要想打贏官司,首先需要我們提供足夠的,、有利于支持自己主張的證據。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按法律的規(guī)定辦事,還要考慮訴訟主體資格,、起訴時效、法院管轄權,、請求事項,、法律程序,等等因素,。也就是說,,有理還得有據,否則就打不贏官司,。
二,、有理也輸官司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前面說了,,要想打贏一場官司,,光有理還不夠,尚需有據,,也就是說,,還得有法律的依據作為支撐。在司法實踐中,于法無據是有理也輸官司的主要原因,。
因于法無據而輸官司的常見情況有:
(一)缺乏必要的證據
法院是講理的地方,,但法庭上講的是法理,它和客觀的理由是不完全一致的,,法理注重的是證據,。
官司能否贏,關鍵靠證據,。要想打贏官司,,首先必須提供充分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所主張的事實。
證據是證明案件事實的關鍵,,法官的裁判是“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我國
民事訴訟規(guī)定,,“誰主張誰舉證”,。
原告要想贏官司,必須拿出證據來證明自己所主張的事實是存在的,,用證據證明自己“有理”,。如果沒有證據,無法證明自己所主張的事實的真實性,,即使你真的有理,,也無法獲得法院支持。即使法官認為你有理,,他們也無能為力,。
比如說,你借給熟人張三800元現(xiàn)金,,但礙于面子而沒有叫他寫張借條,,當時又沒有其他證人在場。那么,,現(xiàn)在你要求張三還錢,,張三如果不承認借了你的錢,你打官司,,法官也是不會支持你的,。法官不能憑自己想象,好像你冤,,就判你勝訴,。
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當事人打官司總覺得自己很冤,,希望法官能夠查清事實,,但法官不是“神算”,,你不提供證據或證據線索,那么就得依法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因此敗訴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在民事交往中,,我們要有證據意識,注意證據尤其是文字憑證的收集和保存,。
(二)超過訴訟時效
我國
民事訴訟法中有個制度叫民事訴訟時效,,它是指權利人經過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律規(guī)定其申訴權便歸于消滅的制度,。 一般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訴訟時效屆滿的,原告將喪失勝訴權,。
比如說,,2016年1月,你借給熟人張三800元現(xiàn)金,,當時說好3個月內歸還,。但張三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沒有還錢,你也不好意思向他提起還錢的事情,。2019年7月,,你和張三鬧了矛盾后要求他還錢,但他不承認借了你的錢,,或者不愿還錢,。這時,如果你把他告到法院,,你也贏不了官司,,因為你的起訴已經超過了法定訴訟時效,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三)舉證超時
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未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對于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如果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
因此,,如果你在舉證期限內不舉證,,遇到舉證困難又不申請延期舉證,那么必然敗訴,。
比如,,2016年9月,左某向夏某借款8000元,,并寫了張借條,。半年后,左某還清借款,,但當時夏某因借條未帶在身上,,遂寫了張收條給左。
2018年2月,,夏某死于意外事故,。夏某的兒子拿著左某以前寫的借條向其催要欠款,遭拒絕,。于是,,夏某的兒子便將左某告上法庭。
法院立案后,,向左某送達了應訴通知書和舉證通知書,。于是,左某持夏某寫的收條,,找到夏某的兒子核對,,但夏某的兒子稱這張收條與那張借條無關。左某深感氣憤,,既未按期應訴,,也未在舉證期限內向法院提交那張由夏某親筆所寫而可以證明其已還清欠款的收條。
法院經審理,,判令被告人左某在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償還原告人欠款8000元,。
(四)告錯了對象
在司法實踐中,有的當事人因告錯對象(即被告人不適格)而輸掉了官司,。
例如,,某村的趙某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擅自建房辦廠搞鑄造,。村委會在配合縣政府,、鎮(zhèn)政府清理非法占地經營時,違反法定程序,,強行拆除違章建筑,,給趙某造成設備、庫存產品等損失共計20多萬元,。對此,,趙某認為是村主任在作怪,,遂將其告上法庭,要求村主任賠償損失24萬元,。官司打了1年多,,律師代理費、訴訟費共花了3萬多元,,結果法院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本案中,適格的被告人應當是縣政府,,但趙某卻錯把村主任當做被告人,,因此輸了官司。
(五)告錯事
要想贏官司,,訴訟請求要正當。否則,,即使有理也會輸官司,。因為按照法律規(guī)定,法官只能在當事人爭議范圍內進行裁決,,對于沒有爭議的問題,,法官即使想到了也不會主動幫你裁決。
比如,,你想要買一套房子,,和房屋開發(fā)商訂了一個買房協(xié)議,并付了款,。但是,,后來開發(fā)商又把這套房子賣給了張三,張三依法辦了房產證,。這時,,你打官司,要求開發(fā)商繼續(xù)履行
合同,,把這套給你,。這種訴訟請求明顯不當。
從法理上講,,這兩份協(xié)議都是有效的,,但由于張三已辦房產證,依法取得了房屋產權,,因此開發(fā)商無法履行與你所簽的合同,。在這種情況下,你要房的要求無法滿足,,法院只能駁回你的訴訟請求,。
對此,,你應該告開發(fā)承擔違約責任,但由于你沒提這一要求,,因此,,法院無法超出你的訴訟請求范圍來判決開發(fā)商違約并賠償你的損失。
(六)不對“門路”
打官司如果不對“門路”,,法院也不會受理,。
法院不是什么都審,什么都判,。假如我們所爭執(zhí)的事情不該法院管轄,,那么,你去法院“講理”,,會被法院拒絕,。
另外,如果你要求解決的問題本該A法院管轄,,你去到B法院去告狀,,那么會被B法院駁回起訴或者移送A法院。
有理也會輸官司的原因還有很多,,但上述情況是比較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