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網(wǎng) > 專題 > 合同制度 > 合同履行 > 正文
不完全履行的法律后果,,因瑕疵履行和加害給付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瑕疵履行的法律后果
在債務人瑕疵履行時,,由于債務人不完全履行債務的表現(xiàn)多種多樣,,有些瑕疵是無法補正的,,而有些瑕疵則可以通過債務人的補正行為變?yōu)檫m當履行。比如,,當標的物為種類物時,,就可以通過更換的方法補正。由于存在的瑕疵能否補正的不同,,導致瑕疵履行的法律后果也有所不同,。
1)履行上的瑕疵能夠補正
當債務人履行上的瑕 疵能夠補正時,其法律后果為:
債權人有權拒絕接受有瑕疵 的履行,,并要求債務人補正,。此時,債權人不負受領遲延的責任,。
因補正標的物導致債務人遲延履行的,,債務人應負遲延履行的責任。如果因債務人補正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債務人應負責賠償,。
當債務人交付的標的物質(zhì)量或提供的勞務不符合約定時,債權人有權依據(jù)情況要求債務人減少價款或者報酬,。
標的物雖能補正,,但補正對債權人已無利益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并請求損害賠償,。因標的物的主物不符合合同約定解除合同時,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從物,。但因標的物的從物不符合合同約定而被解除的,,解除的效力不及于主物。
債務人能補正而不補正時,,債權人有權要求人民法院強制債務人補正,。但依債務的性質(zhì)不得強制執(zhí)行的除外。
2)履行上的瑕疵不能補正
當債務人履行上的瑕疵不能補正時,,債權人有權拒絕受領標的物,,并可以解除合同,要求損害賠償,。當然,債權人也可以在受領后,,要求債務人降低價格 或者酬金,。
2、加害給付
在加害給付時,,無論債務人給債權人或是與債權人有特殊關系的第三人造成財產(chǎn)上或是人身上的損害的,,債務人均應予以賠償,。我國《合同法》第122條明確規(guī)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chǎn)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p>
上一篇: 什么是合同履行中止,?
加載更多
打工人苦租房久矣,相中一套即刻下定,,收房才知大片墓園在窗外,,中介事先卻未告知,這可怎么是好,?近日,,香洲法院審結(jié)一起由于中介推薦的房源外能看見墓地而引發(fā)的中介合同糾紛。因中介提供的房產(chǎn)圖片及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