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男性在談戀愛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里,,你先救誰?”雖然有時候這個問題問出來僅僅只是圖個樂呵或者活躍一下氣氛的存在,,但卻真的很難回答,,一個不小心還真的有可能會讓女友不高興,也會讓自己的媽媽傷心,。
不過現(xiàn)在的女孩子并不會去問這種讓人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反過來問她們,她們也會回答不上來的,。但這個問題說簡單事實上也簡單,,大部分人在選的時候一定是優(yōu)先考慮自己的媽媽的,因為媽媽是自己最親的人,,十月懷胎生下了你,,而且當你只有一個人的時候,只有你就救了自己的母親才不會被眾人站在制高點進行道德綁架,。
不過也有一些人的回答十分的幽默有趣,,我會選擇救離我比較近的那個人;我會選擇救我的母親,然后跳到河里跟我的女朋友共赴黃泉云云,。反正只要這個問題給混過去了對于廣大的男性朋友來說都是度過一劫的,,不過關于母親與女友落水先救誰,原來法律已經(jīng)明確規(guī)定了,!
因此,,從今往后你的回答不會或者你遇上了這樣的事情,完全可以從法律角度出發(fā),。所以你就可以不用再害怕你的女朋友問你這樣的問題啦,!
這個問題的關鍵核心是希望大家能在親情與愛情中做出一種最有價值判斷,而價值判斷,,是沒有對錯之分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無論大家的回答是怎樣的都沒有錯。即便是在一個法制社會,,這樣的答案也沒有完全正確的選擇,,但是從法律的角度來講,我們只能有一種思維方式,,那就是法律思維,,而這個法律思維的核心就是忠實于法律。
因此,,我們的回答也只能有一種答案,,那就是“根據(jù)婚姻與家庭
繼承法的有關規(guī)定,家庭成員之間存在互相救助的強制義務,,受法律所保護;而你與女朋友之間則只是一種單純的情感關系,,并不受法律的直接保護。
因此如果你沒有履行這種對母親的救助義務,,對落水的母親視而不見,,只是去救你的女朋友,根據(jù)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你的行為將有可能構(gòu)成違反法定義務情況下的間接故意殺人罪?!彼?,當你的母親與女友落水,你必須遵守法律,,所以你只能救你的母親,。
救女友不救母親可能會犯罪
假如女友韓梅梅與母親同時落水,李雷有能力救人,,但只能救一個人,,倘若李雷救了韓梅梅后母親不幸遇難,構(gòu)成犯罪嗎,?按照張明楷教授的三階層理論體系,,從“不作為犯”角度進行分析。首先,,從構(gòu)成條件符合性看,,李雷對母親負有法律上的救助義務,如果事發(fā)時他有履行這一義務的可能性,,他本可以回避母親遇難的結(jié)果卻沒有回避,,就符合“不作為犯”構(gòu)成條件。其次從違法性看,,不能因為李雷救了女友就認為其行為不違法,,因為李雷對女友只有道德義務,不足以與對母親的法律義務構(gòu)成“阻卻違法的義務沖突”,,當然可以認為李雷不作為的違法程度降低,。第三從有責性看,,李雷具備所有的責任要素,尤其是具有期待可能性,。當然,,雖然李雷因深愛女友而優(yōu)先救女友依然構(gòu)成犯罪,但考慮到“期待可能性”的減少可從寬處罰,。不過,,如果事態(tài)確實危急,李雷根本沒有思考的時間就救助了身邊最容易救助的人,,而這個人是其女友,,則不可能追究其刑事責任。
不要用倫理的思考替代刑法的思考
在談到刑法和倫理的關系時,,大家不要用倫理的思考替代刑法的思考,,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法律義務當做道德義務不履行,法益就會受到侵害,,其行為就可能構(gòu)成犯罪,。比如有的人本來應該救自己的小孩,但是他沒有救,,結(jié)果救了別人的小孩,,很多人都認為這個人道德很高尚,但其實這樣說的人是把小孩當成了父母的財產(chǎn),,當成了父母可以任意處置的東西,。如果父母是犧牲自己的財產(chǎn)保護別人的小孩,的確道德高尚,,但是小孩的生命不是父母可以隨便處置的,,他的生命是和父母平等的,而且是法律規(guī)定要父母保護的,。你明明可以救自己的小孩而不救,,法律并不認為這是道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