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 > 專題 > 消費維權 > 法律指南 > 進價0.6元口罩賣一元被罰款 哄抬價格行為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進價0.6元口罩賣一元被罰款】由于疫情的不斷擴散,人們對口罩的需求量也是越來越大,,有些人便趁機哄抬口罩的價格獲取暴利,。近日,湖南省下轄的洪湖市市場監(jiān)管局對本市一家藥店涉嫌哄抬口罩價格開出了罰單,。
事件詳情:
洪湖市華康大藥房在疫情期間一共銷售一次性口罩3800個,,把進價為0.6元/只的口罩加價只1元進行銷售,其行為涉嫌哄抬商品價格,,擾亂市場秩序,,后經(jīng)本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的調查,對此銷售行為罰款42630元,,兵器沒收違法所得的14210元,。再立案調查期間,,該藥店負責人表示不理解,因為覺得加價不是很多,。但是市場監(jiān)管局工作人員表示根據(jù)湖北省市場監(jiān)管局指定的《關于新冠肺炎防控期間有關價格違法行為認定和處理的指導意見》的規(guī)定,,藥房的行為主要違反了“公共衛(wèi)生一級響應期間,與疫情相關的醫(yī)用商品,、防護消毒商品等一律不得漲價”的規(guī)定和“所售商品無參照價,,購銷差價額超過15%”的,構成哄抬價格行為,。
哄抬價格行為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為了防止一部分別有用心的人在疫情肆虐的時候擾亂市場經(jīng)濟,,哄抬物價,牟取暴利,。市場監(jiān)管總局在2020年2月2日發(fā)了《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對哄抬價格的行為做了進一步的明確指示:經(jīng)營者在疫情期間隨意捏造、散布防疫用品或民生用品漲價的信息即可視為哄抬價格,,應當受到法律法規(guī)的嚴懲,。
此外,在銷售防疫用品過程中,,強制搭售其他商品,,變相提高防疫用品價格的;未提高防疫用品或者民生商品價格,但大幅度提高配送費用或者收取其他費用的;經(jīng)營者銷售同品種商品,,超過1月19日前(含當日)最后一次實際交易的進銷差價率的;疫情發(fā)生前未實際銷售,,或者1月19日前實際交易情況無法查證的,經(jīng)營者在購進成本基礎上大幅提高價格對外銷售,,經(jīng)市場監(jiān)管部門告誡,,仍不立即改正的,將被認定為哄抬價格,。
哄抬物價導致一定影響的,,還將受到從重處罰。除罰款外,,指導意見特別提出,,市場監(jiān)管部門發(fā)現(xiàn)經(jīng)營者哄抬價格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
以上是“進價0.6元口罩賣一元被罰款 哄抬價格行為的認定標準是什么?”的相關信息,,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請關注好律師網(wǎng)消費維權欄目,。
聲明:
1,、以上內容來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內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或其他合法權利,,請發(fā)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核實和處理,。
2、本平臺提供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您在使用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應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而產(chǎn)生的風險及責任。
3,、好律師網(wǎng):律師在線咨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時專業(yè)自助律師服務平臺,。找律師,、寫合同、打官司,,律師24小時提供服務,,請上好律師網(wǎng)www.mzt333.com
近日,九原區(qū)法院民事審判庭僅用七天時間審結了一起建設工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該案最終以原,、被告雙方自行庭外
點評: 這兩天看到到處是討論這個話題的,,各路專家學者甚至律師都來評上一評,本來就一個傳統(tǒng)做法結果上
拒收硬幣的消息讓星巴克又火了一把,,不過這次的火對他們來說可不太好,。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以為不收1毛的硬幣呢,沒想到連1塊的都不收,,星巴克是...
月薪制只是向勞動者支付報酬的一種形式而已,,并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勞動者是否能主張加班費,應具體問題具體分
案情 陳焰與任凌,、王浩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湛江國際仲裁院于2019年
陳小會 裁判要旨 債權轉讓的,原合同的管轄協(xié)議對合同受讓人有效,。原合同約定發(fā)
點評: 一,、要看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是否對此有明確規(guī)定,,規(guī)章的制定是否合法,是否經(jīng)過民主程序,,是否履行了
點評: 這是屬于勞動爭議糾紛,,首先你需要去公司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進行勞動仲裁,。沒有簽合同不影響你和
加載更多
您可能關心的問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