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歸責原則是處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基本準則,。在審判實踐中非常重要,,歸責原則主要包括: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無過失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
一,、過錯責任
人身損害賠償?shù)倪^錯責任原則,,是指在確定人身損害賠償?shù)呢熑沃黧w時,以行為人是否有過錯為依據(jù)來判斷行為人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原則,。其包括如下內容:
1,、過錯責任原則的構成要件,。
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確定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時,其構成要求四個條件,,即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有違法行為、有損害事實,、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這四個要件缺一不可。
2,、主觀上有過錯是確定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構成的必備要件,。
如果行為人的主觀上沒有過錯,就不能構成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即缺少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要件,,即使行為人造成了損害事實,并且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也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3、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
過錯責任原則適用于一般侵權行為,。在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時,應當把過錯作為行為人承擔人身傷害賠償責任的根據(jù),。過錯責任的舉證責任由原告一方承擔,,即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訴訟中原告要對自己的主張承擔全部的舉證責任,,舉證不足或者舉證不能,,將依法承擔敗訴的法律后果。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二,、過錯推定
過錯推定原則,是指在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的場合,,從損害事實的本身推定加害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并據(jù)此確定行為人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其包括如下內容:
1,、過錯推定原則僅適用于法律規(guī)定的一部分特殊侵權行為:
(1)國家賠償責任,;
(2)用人者的責任;包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致害責任,、雇主責任和定作人指示過失責任,;
(3)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行為;
(4)物件致害責任;
(5)醫(yī)療事故責任,;
(6)學生傷害事故責任以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機動車造成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者行人人身損害的情形,。
2,、過錯推定責任構成要件。
在適用過錯推定原則確定侵權損害賠償時,,其侵權損害賠償?shù)臉嫵扇皂毦邆鋼p害事實,、違法行為、因果關系和主觀過錯這四個要件,,只不過主觀過錯適用推定確定,。但被告也可舉證來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從而免除承擔賠償責任,。
3,、過錯推定責任的舉證。
原告在起訴時只需證明:一有違法行為,,二有損害事實,,三是損害事實與違法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即可。這三個要件的舉證責任完成之后,,法官直接推定被告有過錯,,不要求原告提供行為人在主觀上存在主觀過錯的證據(jù),而是從損害事實的客觀要件以及它與違法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中,,推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從損害事實中推定行為人的過錯,,可以使受害人免除了部份舉證責任而處于有利的地位,,因而更有利于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同時,,行為人也可以舉證證明自己沒有過錯而免責,。訴訟中,被告如果證明不足或者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則推定過錯成立,,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三,、無過錯責任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在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的情況下,,只要有損害事實的發(fā)生,損害事實與行為人的行為具有因果關系就要承擔責任的原則,?!睹穹ㄍ▌t》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guī)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guī)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边@里規(guī)定的就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其包括如下內容:
1,、適用范圍,。
無過錯責任原則有明顯的懲戒和預防作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加重行為人的責任,,使受害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更容易實現(xiàn),,受到損害的權利及時得到救濟。無過失責任原則只適用于一部分特殊侵權行為:
(1)產品侵權損害賠償,;
(2)高度危險作業(yè)的侵權損害賠償,;
(3)污染環(huán)境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損害賠償;
(4)動物致害責任,;
(5)工傷事故責任,。
2、責任構成要件,。
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侵權損害賠償構成要件有三個,,即違法行為、損害事實以及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
3,、舉證責任。
訴訟中原告應當舉證證明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三個要件,。在原告完成上述證明責任以后,被告除非能夠舉證證明損害是由于受害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所引起的,,方能免除賠償責任,。如果舉證不足或者舉證不能,損害賠償即告成立,,被告應承擔損害賠償,。
四、公平責任
公平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和受害人雙方都沒有過錯,,但由于損害事實已經發(fā)生,,以社會公平觀念作為損害賠償?shù)臉藴剩鶕?jù)實際情況,,由雙方當事人公平地分擔損失的歸責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根據(jù)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責任,?!边@是我國民法通則對公平原則在法律上的確認。在適用公平責任原則時,,要充分考慮當事人的承受能力,。經濟狀況好的一方當事人可適當多承擔一些,同時還要考慮社會效果,,避免產生新的“不公平”現(xiàn)象,。
下一篇: 醫(yī)療費、誤工費的賠償標準
加載更多
近日,受臺風“杜蘇芮”影響,,不少地區(qū)出現(xiàn)極端降雨過程,。暴雨席卷之下,許多車輛也被困在水中,,遭遇水淹甚至直接被沖走,。據(jù)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北京監(jiān)管局消息,截至7月31日上午8時,,北京財險行業(y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