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案情
原告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加工廠訴稱:2016年4月份,,被告因經營模板生意廠房比較緊張,,便找到經營者臺貽國協(xié)商,準備租賃原告的廠房一幢,,用于堆放板皮,,通過雙方協(xié)商,最后達成口頭租賃協(xié)議,。1,、租金每年1萬元;2,、租期:從堆貨之日起至停止堆放時止,;3、租金支付方式:滿一年結算一次,。按照合同的約定,,被告將購買的板皮堆放在自己租賃的廠房內,該租賃合同正式生效后,,被告便從堆貨之日起便對該租賃房屋享有使用權,、經營權、管理權,。2016年4月16日15時45分許,,因被告管理不善,,導致租賃廠房失火,葉集消防大隊于2016年6月28日以葉公消火認字[2016]第0002號作出火災事故認定書,,原告不服該認定書,,便向六安市消防支隊申請復核,通過核查,,葉第消防大隊又于2016年10月25日以葉公消火重認字[2016]第0001號作出火災事故重新認定書,,1、認定起火時間為2016年4月16日15時20分許,;2,、認定起火部位為精誠建筑模板廠南側廠房內;3,、認定起火點為精誠建筑模板廠南側西南角卷簾門旁鋸末處,;4、認定起火原因可以排除電氣故障,、雷擊,、用火不慎、人為放火引發(fā)火災事故的可能,,不能排除遺留火種和鋸末自燃引發(fā)火災事故的可能,;5、該起火災事故造成原告直接經濟損失920159元,。為索賠之事,,原、被告雙方未能達成協(xié)議,。為了依法保護原告合法民事權益,,特根據《民法通則》106條,《合同法》222條和《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1款之規(guī)定判如所請,。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特向法院起訴,,要求:1,、判令被告賠償原告財產損失費920159元;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原告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加工廠為證明其主張,向法庭提供如下證據:1,、營業(yè)執(zhí)照,、身份證、村證明,,證明原告的自然狀況及其主體資格,;2,、被告戶籍信息,證明被告的自然狀況及其主體資格,;3,、六安市2016年4月份天氣預報、火災事故重新認定書(0001)號,,證明(1)原告的廠房失火時間是在被告租賃期間內,,(2)失火原因是遺留火種,(3)失火部位為該廠南側廠房內,,(4)失火點為該廠西南角鋸末處,,(5)失火導致原告損失920159元屬實;4,、公證書,、火災事故認定書(0002)號,證明被告租賃原告精誠廠房堆放板皮的事實,;5,、法院調取證據,證明被告租賃原告精誠廠房堆放板皮的事實,;6,、證人證言,證明租賃關系成立,,被告在原告廠里堆放貨物屬實,。
被告馮長金辯稱:一、原告起訴要求被告賠償其相關損失沒有任何事實及法律依據,,請求法庭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原告與被告之間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租賃關系,原告說其將廠房一幢租賃給被告并且從被告堆放板皮之日起便對該租賃房屋享有使用,、經營,、管理權純屬虛構事實,沒有任何證據予以證明,。1,、本案的基本事實情況為:2016年4月11日左右,臺貽國與其兒子臺大為,、女婿孫慶濤合伙販賣板皮,,孫慶濤將一車板皮拉到被告廠房門口想賣給被告,由于被告廠房已經堆滿了不想要,,孫慶濤說:“沒事,,你沒地點放在我廠房內(精誠模板廠),少一包賠你十包,?!北桓婢屯饬?,然后孫慶濤、臺大為就將該車板皮拉回到精誠模板廠自己找裝卸工卸到自己廠里,,事后又連續(xù)卸了幾車,。因此,原告經營者與被告之間所構成的法律關系就是買賣合同關系,。原告與被告之間既沒有簽訂書面租賃合同,,也沒有形成不定期租賃合同關系。2,、原被告之間并沒有形成租賃合同關系,。①原告不能證明其廠房及其廠房內物品的存在。原告沒有提供其具有合法建筑(廠房)的相關證據,,其既沒有提供房產證,,也沒有提供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及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等合法建筑手續(xù),因此,,其不能證明所謂被燒毀房屋及屋內物品的存在,,其主張財產損失沒有事實基礎,同時非法建筑不受法律保護,。②原告無證據證明其與被告之間存在房屋租賃合同關系,。我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條:“租賃合同是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原被告之間所謂租賃廠房,、支付費用并不符合房屋租賃合同關系的構成要件,。即雖然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但還須交付標的物,,租賃合同才能成立,。③該廠房始終由原告經營者占有使用及收益。第一,、原告經營者臺大為的父親臺貽國及其奶奶始終居住在廠房大院內,;第二、原告并未將廠房大門鑰匙交付給被告,,也未將廠房交付給被告占有及使用,、控制;第三,、除了被告在原告廠房存放板皮外,還有原告經營者還在廠房內涼有別人的大量板皮及堆放有別人的模板等,。從以上事實及法律規(guī)定來看,,原被告之間根本就不存在租賃合同關系,。二、原告與被告之間充其量只是形成了倉儲合同或保管合同關系,。從廠房的所有人,、使用人、占有,、控制人角度分析來看,,本案原告與被告之間實際上形成了兩個法律關系:買賣合同關系、倉儲合同關系(保管合同關系),,除了構成買賣合同關系以外,,原被告之間頂多還構成倉儲合同關系或保管合同關系。從本案的客觀事實來看,,原告經營者與被告達成口頭協(xié)議,,原告將自己銷售給被告的板皮堆放在自己的廠房內,而被告也予以同意,,雙方就存放板皮的費用即保管費也基本上予以明確,,即對方一年1萬元。因此,,原被告之間所形成的法律關系很顯然屬于倉儲合同關系,。三、被告保留起訴要求原告賠償17萬元板皮損失及其利息的權利,,被告保留追究原告訴訟詐騙的刑事責任,。被告在原告廠房內存放有價值近17萬元的4車板皮,作為保管人的原告因管理不善造成被告的保管物損失即付之一炬,,其理應承擔全部責任,,賠償被告全部損失,等本案審理終結后被告將訴至法院,,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被告馮長金就其抗辯和陳述的理由未向法庭提交證據。
審理查明的事實為:臺貽國和臺大為系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加工廠的經營者,,該模板廠占地面積約為1800平方米,,已于2014年停產。馮長金經營長金模板廠,。2016年4月5日左右,,馮長金與臺貽國達成口頭協(xié)議,即馮長金租賃臺貽國經營的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加工廠內約100平方米面積,,用來堆放其貨物,,租金10000元/年。2016年4月14日和同月15日期間,馮長金向臺威購買一車板皮,,向孫慶濤購買三車板皮,,全部堆放在其租賃的臺貽國經營的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加工廠內。2016年4月16日15時20分許,,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廠南側磚木結構廠房內西南角卷簾門旁鋸末處起火,,導致該廠發(fā)生火災,燒毀廠房,、叉車等物品,,無人員傷亡。2016年10月25日葉集試驗區(qū)公安消防大隊作出葉公消火重認字(2016)第0001號火災事故重新認定書,,認定起火原因為排除電氣故障,、雷擊、用火不慎,、人為放火引發(fā)火災事故的可能,,不排除遺留火種和鋸末自燃引發(fā)火災事故的可能,導致該廠直接財產損失920159元。2016年4月15日至4月16日期間,,六安市天氣預報為陰轉雷陣雨和中雨轉多云,。2017年1月5日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加工廠向法院起訴。
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的當庭陳述及舉證材料在卷,,足以證明。
二,、爭議焦點
本案的財產損失數(shù)額應當如何確定,?
三、法律分析
2016年4月15日,,馮長金將購買的4車板皮堆放在其租賃臺貽國的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加工廠內,,次日15時20分許,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廠南側磚木結構廠房內西南角卷簾門旁鋸末處起火,,導致該廠發(fā)生火災,,燒毀廠房、叉車等物品,,無人員傷亡,,導致該廠直接財產損失920159元,起火原因為排除電氣故障,、雷擊,、用火不慎、人為放火引發(fā)火災事故的可能,,不排除遺留火種和鋸末自燃引發(fā)火災事故的可能,,有詢問筆錄和火災事故認定書佐證,,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法院予以認定,;馮長金租賃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加工廠堆放板皮時,,對其疏于防范,,疏于管理,未盡到足夠的安全保障義務,,對火災事故的發(fā)生具有一定過錯,;臺貽國和臺大為對自己經營的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加工廠的易燃物疏于管理,對火災事故的發(fā)生亦有一定過錯,;被告辯稱其與原告沒有簽訂書面租賃合同,,雙方不存在租賃合同關系,因其在2016年9月13日葉集試驗區(qū)公安消防大隊的詢問筆錄上明確回答,,其與臺貽國當面達成口頭協(xié)議,,租賃臺貽國經營的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加工廠約100平方米用來堆放貨物,租金10000元/年,,并且其在2016年4月14日和4月15日已經堆放了4車板皮,,已經對其租賃的廠房進行使用,雙方已構成租賃關系,,因此,,其辯稱雙方不存在租賃合同關系,理由不足,,法院不予采納,;綜上所述,原,、被告對該起火災事故均存在過錯,,各承擔50%責任,即財產損失費920159元,,由被告馮長金向其賠償460079.5元,,余款460079.5元由原告自行承擔。
四,、裁判結果
(一)被告馮長金賠償原告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加工廠財產損失費460079.5元,;
(二)駁回原告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加工廠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200元,,減半收取5100元,,由原告葉集試驗區(qū)精誠建筑模板加工廠負擔2550元,被告馮長金負擔25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法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安徽省六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五,、裁判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二十六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
上一篇: 邢武與黎明龍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
加載更多
近日,,受臺風“杜蘇芮”影響,,不少地區(qū)出現(xiàn)極端降雨過程。暴雨席卷之下,,許多車輛也被困在水中,,遭遇水淹甚至直接被沖走。據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北京監(jiān)管局消息,,截至7月31日上午8時,,北京財險行業(y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