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法律性質
(1)采礦權是種帶有行政色彩的民事財產權
《礦產資源法》第3條明確規(guī)定:"礦產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分別申請,,經批準取得探礦權、采礦權,,并辦理登記",。這表明取得采礦權應當通過嚴格的行政程序來進行,但這并不意味著采礦權只是一種行政特許權而非民事權利,。礦產資源因其不可再生性及對國計民生的不可或缺性,,國家應當運用行政之力保障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利用,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具體體現在對采礦權人的資質,、開采順序、方法和選礦工藝等條件做出強制性規(guī)定,,并通過審批等行政程序授意申請人采礦權,,這是一種必然;但同時,,《礦產資源法》第5條第2款規(guī)定:"開采礦產資源,,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此時,,作為采礦權人的法人,、公民或其他組織與礦產資源所有人的國家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采礦權人以訂立合同的形式通過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取得了采礦權,,在本質上屬于私法上的財產權,,其派生于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而行政許可不過是其催生和準生因素,,并不改變該市場交易行為的性質,。并且根據《礦產資源法》及配套法規(guī)解釋可知,采礦權是直接支配特定礦區(qū)的礦產資源及相關地下部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具有相應的排他,、優(yōu)先、追及等效力,,且其設立和移轉均需經登記而產生公示效果,,因此當屬物權范疇。當然,,采礦權的取得,、轉讓、處分等諸多方面被課以公法上的義務,,并且如采礦權授予許可等采礦權糾紛,,并非通過民事訴訟機制救濟,而是通過行政訴訟途徑來解決的,因此采礦權的周圍總是縈繞著濃厚的行政色彩,。
(2)采礦權是諸多用益物權特別法上的物權
對于采礦權究竟為何種性質的物權,,理論界爭論頗多。有的學者認為包括采礦權在內的自然資源使用權應作為一種用益物權,,本質上屬于大陸法系的地役權范疇,。此種觀點值得商榷。地役權的傳統(tǒng)定義是"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宜之用之權",,英美法中也有地役權(easement)概念,,是指一個人在他人土地上存在的一種利益,其主要特征表現為一種土地負擔,。顯而易見,,英美法中關于地役權的概念較大陸法系寬泛的多。英美法將地役權分為以需役地的存在為前提的從屬地役權(隸屬的)和不以需役地存在為前提的形式地役權,,前者如引水權,,后者如采礦權。這種形式地役權主要指土地收益權(利潤),,包括取水權,、采礦權、伐木權,、捕撈權等,。但這只能說明采礦權可以劃入英美法地役權范疇,而非權利內容炯異的大陸法的地役權范疇,,因此不能將其簡單納入大陸法系一般用益物權的范疇,,而應將其作為特別法上的物權而存在。
所謂特別法上的物權,,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經過行政特別許可而享有的可以從事某種國有自然資源開發(fā)或作某種特定的利用的權利。特別法上的物權是與政府的行政審批緊密相聯,,其與大陸法系傳統(tǒng)的用益物權概念存在很大差別:
(1)特別法上的物權依特別法而設立,,而用益物權依據普通法而設立,。
(2)特別法上的物權雖然是項民事權利,,但對其規(guī)制的法律卻是從社會公共利益出發(fā),具有公法色彩,;而規(guī)制用益物權的法律完全是私法,。
(3)特別法上的物權的取得與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行政許可相聯系;而用益物權的設立與行使雖也受行政管理,,但主要是用途和規(guī)劃方面的管理,,并不影響其自主設定。
(4)特別法上的物權的標的物在法律上視為消耗物,以初級產品的取得為目的,;用益物權的標的物在法律上視為不可消耗物,,以在保持法律上認定的標的物原有狀態(tài)下的使用為目的。
(5)特別法上的物權強調對標的物有節(jié)制的利用,,用益物權強調對標的物的充分利用,。
二、取得形式
采礦權作為一種特別法上的用益物權,,派生于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因此礦山企業(yè)及個體采礦者行使采礦權的前提就是從礦產資源所有者--國家的手中取得采礦權。由于礦產資源的數量有限,、埋藏深,、開采復雜、危險系數大等特性,,因此國家對采礦權的取得做出適當限制實屬必要,,在我國主要體現在對主體資質要求的實質要件及對采礦權取得程序的形式要件兩方面。
采礦權的主體及資質要求
采礦權主體是指經國家礦管部門審查批準的,,獨立享有礦產資源開采權利并承擔相應法律義務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對此《法國礦業(yè)法》規(guī)定,,國內外一切人均能平等取得礦業(yè)權,,只是必須證明他有管理事業(yè)的資格,以及取得礦業(yè)許可須有必要的資歷,。我國原先將采礦權主體局限于全民所有制企業(yè),、集體所有制企業(yè)和我國公民,而簡單的將具備資質,、資金充裕的其他形式主體排除在外,,無疑限制了采礦權經濟價值的充分發(fā)掘。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對外開放的擴大,,采礦權的主體范圍不斷擴大,,外商投資企業(yè)、私營企業(yè),、合作制企業(yè)和股份制企業(yè)均可成為采礦權人,,因此我國現階段,采礦權主體原則上為中國的法人,、公民和其他組織,,同時允許外國公司、企業(yè)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按中國法律及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在中國及其管轄的其他海域開采礦產資源,。但在此應然范圍內的主體只有具備了特定的行為能力及相關實質要件,,方能成為實然的采礦權主體?!秾嵤┘殑t》第11~14條分別對國有礦山企業(yè),、集體礦山企業(yè)、私營礦山企業(yè)及個體采礦者的資質要求做出了不同規(guī)定,,其共同必備的實質要件大致包括:
(1)開采范圍與其開采能力,、礦山服務年限相適應;
(2)對擬開采的礦產資源實施合理的開采方案,;
(3)保障安全生產的能力,;
(4)環(huán)境保護、防治污染的能力,;
(5)承擔與開采礦產資源直接相關的其他連帶責任能力,。
中國法律所確認的上述對采礦權主體的資質要求,有兩點缺憾,,應在今后立法中予以改善:第一,,現行制度混淆了礦山企業(yè)的資格與特定采礦權的主體的資格,。從《礦產資源法》的規(guī)定來看,,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是根據批準開辦國營礦山企業(yè)的批準文件來頒發(fā)采礦許可證的,,即對采礦權主體資格的審定的依據就是礦山企業(yè)的成立條件,只要是由有關機關批準成立的礦山企業(yè)就能取得采礦權,,而不論其是否具備采礦條件,。但,只有當礦山企業(yè)滿足特定的資質要求等實質要件方可成為采礦權主體,,用企業(yè)的主管單位對其成立的行政批件代替礦管機關對采礦權主體資格的審查,,勢必會導致采礦權的盲目授與。第二,,中國以所有制形式對采礦權主體的資質條件做了不同規(guī)定,,并以法律形式認可了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主體取得采礦許可證的不同條件和程序,從而確立了采礦權主體的不平等性,,規(guī)定國有礦山企業(yè)居于主導核心地位,,對于一些重要礦區(qū)有專屬開采權。用所有制形式劃分采礦權主體并不科學,,雖能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國家控制管理,,但卻更大程度上阻礙了礦產資源的價值實現和采礦權的保護。企業(yè)現實具備的技術設備和資金實力應是采礦權人資質的唯一客觀標準,,若將所有制形式作為頒發(fā)采礦許可證的依據,,則混淆了礦山企業(yè)的資格與特定采礦權主體的資格,,這種濃厚的行政色彩極大限制了采礦權取得程序中競爭機制的引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無法達到資源的最優(yōu)化配置。
采礦權取得程序及方式
基于市場機制優(yōu)化配置資源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考慮,現階段我國已確立了采礦權的有償取得制度,,最主要的取得方式就是申請登記方式,。申請登記制度就是采礦人向登記管理機關提出申請,提交有關資料,,經登記管理機關準予登記后依法繳納采礦權使用費等價款,,辦理登記手續(xù),領取采礦許可證,。而根據所開采的礦產資源及礦區(qū)的不同,,所提交申請的登記管理機關級別也不相同。如對國家規(guī)劃礦區(qū)和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qū)內,、領海及中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的礦產資源的開采,,登記管理機關為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而對上述礦區(qū)以外的礦產,,其儲量規(guī)模在中型以上的礦產資源的開采,,其登記管理機關為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登記管理機關根據申請人所提交的相關材料予以審查,在收到申請40日內,,對符合要求者予以采礦權登記,,頒發(fā)采礦許可證。不予登記的,,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向采礦權申請人說明理由,。
當然,對一些特殊礦產采取特別勘探開采方式的,,探礦權人可以通過特別的申請程序而取得采礦權,。如探礦權人申請石油、天然氣滾動勘探開發(fā)的,,依照《勘查管理辦法》第七條規(guī)定,,向登記管理機關提出申請,提交有關資料,,經批準辦理登記手續(xù),,可以領取滾動勘探開發(fā)的采礦許可證;另外《勘查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探礦權人在勘查許可證有效期內進行勘查時,,發(fā)現符合國家邊探邊采規(guī)定要求的復雜類型礦床的,可以提出開采申請,,經登記管理機關批準辦理采礦登記手續(xù),,領取采礦許可證,。
當有多家礦山企業(yè)或個體戶欲申請采礦權時,若完全采取申請在先原則勢必會使得一些技術,、資金,、管理處于優(yōu)勢地位的礦山企業(yè)無法取得采礦權,無法充分實現效益,。為了消除這種尷尬,,國家可采取招標、拍賣的方式,,由開發(fā)方案優(yōu)越的投標人或價高的受賣人取勝,。該方式更大程度促進了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日益受到青睞,。我國在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對外合作開采陸上石油資源中已采用了類似方法。
上一篇: 房屋征收程序
下一篇: 工業(yè)用地轉讓限制有哪些,?
加載更多
裝修完成后租賃公司既不采取除甲醛措施,也不對空氣質量進行檢測,,“無縫銜接”對外出租,,罔顧承租人的健康安全。假如你是這種房屋的承租人你會如何維護自身權益,?下面,,一起來看看成都市青羊區(qū)人民法院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