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看法
張越與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政府治安二審行政裁定書
裁判文書基本信息
性質(zhì):行政
案號:(2019)滬行終362號
法官:侯丹華(審判長)
判日:2020-02-10
裁判文書正文
當事人信息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越,,男,,1967年5月6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
委托代理人戴曉偉,,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孫鎖雨,,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政府,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法定代表人杭迎偉,。
審理經(jīng)過
上訴人張越因
行政復議申請不予受理決定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9)滬01行初82號行政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查明
原審查明:2019年1月30日,,張越向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浦東新區(qū)政府)郵寄行政復議申請材料。同年2月13日,,浦東新區(qū)政府作出浦府復補字(2019)第59號《行政復議申請補正通知書》,,要求張越在行政復議申請書中明確被申請人,明確復議請求并提供證據(jù)材料及申請人的身份證明材料,。2019年3月14日,,浦東新區(qū)政府收到張越郵寄的補正后的行政復議申請書,張越以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交通警察支隊(以下簡稱浦東交警支隊)為被申請人,,要求確認浦東交警支隊警察(警號)禁止張越拍攝其警號的行為違法,。2019年3月15日,浦東新區(qū)政府作出浦府復補字(2019)第60-1號《行政復議申請補正通知書》,,要求張越明確復議請求撤銷編號為XXX的《公安交通管理簡易程序處罰決定書》,,并提供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復印件。張越收到上述補正通知后,,于同年3月22日向浦東新區(qū)政府郵寄了被處罰人分別為張越及周青平的《公安交通管理簡易程序處罰決定書》,。2019年3月28日,浦東新區(qū)政府作出浦府復不受字(2019)第148號《行政復議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以下簡稱被訴不予受理決定),,認定張越提出要求確認浦東交警支隊警察禁止其拍攝警號行為違法的行政復議申請不屬于具體行政行為,,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
行政復議法》(以下簡稱《行政復議法》)第六條的規(guī)定。浦東新區(qū)政府遂根據(jù)《行政復議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決定不予受理張越的行政復議申請,。張越不服,向原審法院提起
行政訴訟,,請求撤銷被訴不予受理決定,,并責令浦東新區(qū)政府依法受理其行政復議申請,。
一審法院認為
原審認為,當事人提起行政訴訟應當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四)項的規(guī)定,,原告提出的訴訟應當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從張越提起本案行政訴訟的實質(zhì)看,,其系對警察禁止其拍攝警號的行為提出異議,,該行為并非《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的可訴行政行為。因此,,張越針對浦東新區(qū)政府就其要求確認警察禁止拍攝警號的行為違法所作出被訴不予受理決定的訴訟,,不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其起訴不符合行政訴訟的起訴條件,。原審法院遂裁定駁回張越的起訴,。張越不服,上訴于本院,。
上訴人訴稱
上訴人張越上訴稱:涉案執(zhí)法人員禁止上訴人拍攝其警號的行為是其在執(zhí)法過程中實施的具有獨立審判意義的行政行為,,系可訴行政行為,一審裁定事實認定錯誤,,進而法律適用錯誤,;一審法院忽視、遺漏了涉案交通執(zhí)法行為存在執(zhí)法主體錯誤這一問題,。請求撤銷一審裁定,發(fā)回一審法院重新審理,。
本院查明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
本院認為,,上訴人向浦東新區(qū)政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要求確認浦東交警支隊警察(警號)禁止上訴人拍攝其警號的行為違法,。上訴人要求復議的該行為是行政處理過程中的行為,,不具有終結性,(小編注:禁止拍攝警號)對其權利義務不產(chǎn)生實際影響,,明顯不屬于行政復議受案范圍,,亦不屬于可訴行政行為。上訴人對被訴行政復議不予受理決定不服起訴,,不符合行政訴訟起訴條件,。上訴人關于主體和程序等方面的訴訟理由,可通過對最終行政行為的依法起訴另行主張,。原審法院裁定駁回其起訴,,并無不當,。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裁判結果
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判人員
審判長 侯丹華
審判員 林俊華
審判員 婁正濤
二〇二〇年二月十日
書記員 鄭怡婧
簡單說:警察禁止拍攝警號的行為對其權利義務不產(chǎn)生實際影響,,不屬于具體行政行為!不屬于行政復議受案范圍,,亦不屬于可訴行政行為,,轉(zhuǎn)發(fā)周知,否則有可能定阻礙執(zhí)行職務,!記住警察執(zhí)法優(yōu)先,,公民存疑后置的原則就沒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