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規(guī)定非金融機構不得經營金融業(yè)務,,沒有經營貸款業(yè)務資格的企業(yè)法人及其他組織之間的相互借貸,,必須委托有經營貸款業(yè)務資格的金融機構辦理,具體形式包括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
委托貸款是指委托人委托受托的金融機構借款給用款人,,受托人以委托人確定的借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以自己的名義代理發(fā)放貸款并監(jiān)督使用,、協(xié)助收回貸款,,受托人只向委托人收取手續(xù)費,貸款風險由委托人承擔,。如果因受托人的過錯給委托人造成損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受托人應根據其過錯大小對于造成的貸款流失承擔相應的責任:形式上,,委托貸款業(yè)務必須有委托人,、受托人和借款人三方,并有三方協(xié)議:協(xié)議可采取兩種形式:一種為三方直接簽訂協(xié)議,,另一種為受托人與委托人,、借款人分別簽訂協(xié)議,但兩份協(xié)議的委托內容一致,。構成委托貸款的,,存單原則上不作為委托借款合同成立與否的依據,法院不能僅憑金融機構開具存單否定委托人與受托人之間存在委托借款關系,,但如果存單等是金融機構作為擔保憑證開具的,,對這種擔保的性質如無其他相反證據,應認定為連帶保證擔保:
信托貸款是指委托人與受托人金融信托投資機構簽訂信托貸款協(xié)議,,委托人將款項存入受托人處,,委托人只提出一般投資要求,不指定具體對象,,由受托人金融信托機構自選確定放貸對象,。款項的安全由信托機構負責,風險由信托機構承擔,。
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的區(qū)別主要包括:(1)性質不同,。委托貸款業(yè)務中,受托人具有財產管理性質,,主要根據委托人的指示轉移委托財產;而在信托貸款業(yè)務中,,受托人通過類似銀行的貸款業(yè)務,為委托人投資,。(2)形式不同,。委托貸款合同須由委托人、受托人和借款人簽訂三方協(xié)議,,或者分別由委托人與受托人,、受托人與借款人簽訂內容一致協(xié)議。信托借款合同只有委托人和受托人兩方簽訂協(xié)議,。即,,委托貸款合同糾紛的當事人須有委托人、受托人和借款人三方,,而信托貸款合同糾紛的當事人僅為委托人和受托人,。(3)確定借款合同內容的主體不同。委托貸款合同中,,借款合同內容,、(包括借款人、借款期限,、借款利率等)由委托人指定;而信托貸款合同中,,委托人對于借款合同很少干預,借款合同獨立于信托合同,,借款合同的具體內容由受托人確定,。(4)責任和風險承擔不同。委托貸款中借款人負有直接向委托人還款的義務,,貸款風險由委托人自行承擔;信托貸款合同糾紛中,,借款人是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其沒有直接向委托人還款的義務,。信托貸款中款項的安全由信托機構負責,,風險由信托機構承擔。
實踐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在委托貸款法律關系中,受托人(金融機構)對委托貸款到期不能收回的風險不承擔責任,,但是如果當事人在委托貸款合同中約定“貸款到期由受托人(金融機構)確保將委托貸款資金轉人委托人賬戶”,。那么,在用資人不能按期還款的情況下,,受托人(金融機構)是否承擔責任?‘如長城公司委托信用社向借款單位利華公司委托貸款,,約定:貸款到期由信用社確保將委托貸款資金轉人長城公司賬戶,后由于用資人利華公司違反合同約定,,未能按期還款,,委托人起訴受托人信用社承擔還款責任。對于受托人信用社是否應該承擔責任,,基本上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此處規(guī)定的受托人(金融機構)的義務是負責轉款,也就是說用資人還款時通過受托人將款轉給委托人,,是當事人約定的正常的業(yè)務操作程序,,不能理解為受托人(金融機構)有為用資人還款的意思表示,同時根據國家有關在委托貸款關系中,,受托人(金融機構)對委托貸款到期不能收回的風險不承擔責任的規(guī)定,,受托人(金融機構)不應承擔責任。
另一種觀點認為,,此處約定的“貸款到期由受托人(金融機構)確保將委托貸款資金轉人委托人賬戶”的規(guī)定,,該意思表示并非一般轉賬程序的承諾,而系負責確保按時資金到位的承諾,,當用資人不能按時還款時,,受托人就違反了確保將委托貸款資金轉人委托人賬戶的承諾,違反了合同義務,,應承擔一定的過錯責任,。筆者傾向于第一種觀點。
上一篇: 什么是共益?zhèn)鶆眨?/a>
下一篇: 如何管理債權憑證,?
加載更多
張某多次接到某銀行催收其子的信用卡欠款電話,遂以該銀行侵犯個人信息權,、隱私權為由訴至法院,。日前,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經審理,,判決銀行及其信用卡中心書面賠禮道歉并賠償公證費4080元,。原告張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