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網(wǎng) > 專題 > 行政制度 > 內(nèi)部行政 > 正文
一,、行政訴訟的證據(jù)證明標準內(nèi)容有哪些
(一)從當事人的角度來理解,行政訴訟證明標準首先是行政訴訟當事人履行舉證責任,、證明其訴訟主張成立的標準,,它與行政訴訟主體、舉證責任,、訴訟主張和訴訟后果緊密聯(lián)系,。
(二)從審判人員角度來理解,行政訴訟證明標準是法官對行政訴訟當事人證明的案件事實形成確信的標準,。當事人是否切實履行了其舉證責任,,最終的衡量標準 是法官是否被說服,是否形成了內(nèi)心確信,。
(三)行政訴訟證明標準是法官在審理行政訴訟中,,主觀理念正確認識客觀事實的必然要求。
二,、行政訴訟證明標準與刑事,、民事訴訟證明標準之間的差異
行政訴訟證明標準與刑事、民事訴訟證明標準相比,,存在以下差異:
(一)行政訴訟整體對象是具體行政行為,,而不是行政相對人的行為;刑事訴訟整體證明對象是刑事案件事實,;民事訴訟整體證明對象是民事爭議,。
(二)行政訴訟證明范圍限于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即:具體行政行為是否證據(jù)確實,,適用法律,、法規(guī)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超越職權(quán),、濫用職權(quán);而刑事訴訟證明范圍是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構(gòu)成及其他案情條件,;民事訴訟證明范圍是民事爭議的所有細節(jié),。
(三)行政訴訟證明程度應與刑事訴訟證明程度相同,而高于民事訴訟證程度(優(yōu)勢證明),。
(四)證明對象不同決定了證明方式不同,。對行政相對人行為事實的審查,只要主要證據(jù)具備且能夠證明法律要求的行為事實即可,,而不必弄清行政相對人行為的所有事實細節(jié),。對行政相對人行為的詳細審查,,有些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程序中的事情,有些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程序中也沒必要查清的事情,。
三,、行政訴訟證明標準的特點
與民事訴訟證明標準、刑事訴訟證明標準相比,,行政訴訟證明標準具有以下特點:
(一)靈活性,。行政訴訟證明標準應當因行政案件的客體、程序和舉證責任的不同而不同,。問題越輕微和簡單,,越易形成“確信”,;問題越嚴重和復雜,,就越需細心審查,在對案件真實情況形成確信之前所需要的有證明力的證據(jù)就越多,。
(二)中間性,。民事訴訟證明標準和刑事訴訟證明標準是兩個極端,是行政訴訟證明標準的上,、下兩個極限,。民事訴訟當事人之間的權(quán)利義務是對等的,一般采用優(yōu)勢證明標準(又稱“占優(yōu)勢的蓋然性”標準),;刑事訴訟當事人之間的權(quán)利義務不對等程度最高,,一般采用排除合理懷疑標準(又稱“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標準),;而行政訴訟當事人的權(quán)利義務不對等程度介乎兩者之間,一般應采用嚴格程度介乎其間的證明標準,,即明顯優(yōu)勢證明標準(又稱“清楚的,、明確的、令人信服的”標準 ),,只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才采用優(yōu)勢證明標準或排除合理懷疑標準,。這是因為:一方面,日益繁重的行政管理任務使效率成為行政管理的首要目標,,如果要求行政機關在每一個案件當中都達到與行政訴訟相同的證明標準,,不僅會妨害行政效率,而且會嚴重損害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具體行政行為是行使國家權(quán)力的行為,涉及公共利益必須具有嚴肅性,,證明標準必須具有最低的限度,,這個最低的限度就是民事訴訟證明標準。
(三)審查性。有關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明標準,,既是被告履行說服責任的證明標準,,也是法院審查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或合理性(限于行政處罰案件)的證明標準。同一個證明標準,,對被告行政機關來說,,是“證明”的標準,對法院來說,,主要是“審查”的標準,。這是行政訴訟證明標準區(qū)別于民事訴訟證明標準和刑事訴訟證明標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由行政訴訟本身的司法性審查特點所決定的,。
下一篇: 行政復議審查范圍
加載更多
房產(chǎn)是企業(yè)或個人生產(chǎn)生活中的重大資產(chǎn),也是在執(zhí)行案件中,,被查控的主要對象,。不動產(chǎn)登記簿是不動產(chǎn)物權(quán)歸屬和內(nèi)容的依據(jù),法院執(zhí)行時往往通過查詢登記信息來調(diào)查被執(zhí)行人名下是否有房,。然而,,在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