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書
(2009)刑二復號
被告人張某軍(化名張XX),。2008年10月25日被逮捕?,F(xiàn)在押。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石家莊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張某軍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案,,于2009年1月21日作出(2008)石刑初字第353號刑事判決,,認定被告人張某軍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宣判后,張某軍提出上訴,。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經依法開庭審理,,于2009年3月26日以(2009)冀刑一終字第57號刑事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并依法報請本院核準。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復核?,F(xiàn)已復核終結。
經復核確認:2007年7月,,被告人張某軍明知三聚氰胺是化工產品,、不能供人食用,人一旦食用會對身體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嚴重損害的情況下,,以三聚氰胺和麥芽糊精為原料,在河北省曲周縣河南疃鎮(zhèn)第二疃村,,配制出專供在原奶中添加,、以提高原奶蛋白檢測含量的含有三聚氰胺的混合物(俗稱“蛋白粉”)。后張某軍將生產場所轉移至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qū)黨家莊村,,購買了攪拌機,、封口機等生產工具,購買了編織袋,,定制了不干膠膠條,,陸續(xù)購進三聚氰胺192.6噸、麥芽糊精583噸,,雇傭工人大批量生產“蛋白粉”,。至2008年8月,張某軍累計生產“蛋白粉”770余噸,,并以每噸8000元至12,000余元不等的價格銷售給張彥章(同案被告人,,已判刑)及黃瑞康,、張樹河、劉繼安,、周全彬(均另案處理)等人,,累計銷售600余噸,銷售金額6,832,120元,。
在此期間,,張某軍生產、銷售,,張彥章銷售的“蛋白粉”又經趙XX等人分銷到石家莊,、唐山、邢臺,、張家口等地的奶廳(站),被某些奶廳(站)經營者添加到原奶中,,銷售給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鹿集團)等奶制品生產企業(yè),。三鹿集團等奶制品生產企業(yè)使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原奶生產的嬰幼兒奶粉等奶制品流入全國市場后,對廣大消費者特別是嬰幼兒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損害,,導致全國眾多嬰幼兒因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嬰幼兒奶粉引發(fā)泌尿系統(tǒng)疾患,多名嬰幼兒
死亡,。國家投入巨額資金用于患病嬰幼兒的檢查和治療,,眾多奶制品企業(yè)和奶農的正常生產、經營受到重大影響,,經濟損失巨大,。
上述事實,有第
一審,、第二審開庭審理中經質證確認的從被告人張某軍生產現(xiàn)場及部分奶廳(站)提取的含有三聚氰胺的混合物,,租賃
合同、運輸協(xié)議,、出庫單,、銀行卡匯款憑證、鮮奶收購清單,、因食用三鹿牌嬰幼兒奶粉死亡,、患病嬰幼兒醫(yī)學診斷病歷、財政支出情況等書證,,從張某軍生產現(xiàn)場及耿金平處提取的白色粉末中檢出三聚氰胺成分,、從奶農向三鹿集團交售的鮮奶中檢出三聚氰胺成分的鑒定結論,現(xiàn)場勘驗,、檢查筆錄,,辨認筆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三聚氰胺性質認定的文件,被告人歸案證明和同案被告人張XX的供述等證據證實,。被告人張某軍曾供認,。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張某軍為謀求非法利益,,置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生命和財產安全于不顧,,大量生產,、銷售專供往原奶中添加的含三聚氰胺的混合物即“蛋白粉”,經逐級分銷后被添加到原奶中,,奶制品生產企業(yè)使用被添加含有三聚氰胺混合物的原奶生產的嬰幼兒奶粉等奶制品流入市場后,,對廣大消費者特別是嬰幼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導致眾多嬰幼兒因食用遭受三聚氰胺嚴重污染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引發(fā)泌尿系統(tǒng)疾患,,造成多名嬰幼兒致病死亡,,并致使公私財產遭受了重大損失,其行為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張某軍犯罪情節(jié)極為嚴重,,犯罪手段極其惡劣,社會危害性極大,,應依法懲處,。第一審判決、第二審裁定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復核死刑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核準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冀刑一終字第57號維持第一審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被告人張某軍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刑事裁定。
本裁定自宣告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