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裝修在個人消費中的比重持續(xù)增長。然而,,裝修人員技術水平的高低,、實施工期的長短、材料選擇的好壞等問題深深困擾著廣大消費者,。近日,,北京西城法院召開涉家裝
合同糾紛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對近年裝飾裝修合同糾紛案件的審理情況、爭議焦點進行通報,,為消費者規(guī)避家裝合同“缺陷”提個醒,。
“游擊施工隊”半路撂挑子
王某的鄰居家正在進行室內裝修,王某覺得裝修效果不錯,,便和鄰居家的包工頭口頭約定以包干價格元改造家中客廳。但是,,在王某支付了約定好的1萬元定金后,,工程隊僅拆除了客廳玻璃隔斷就以現(xiàn)場有增項需要增派人手為由,要求支付剩余工程款,,否則停工,。王某并未同意該要求,工程隊然后就消失了……無奈之下,,王某只好另找裝修公司完成余下的改造工程,,并將包工頭訴至法院,要求其退還未完工部分的工程款,。法院經(jīng)審理,,在扣除相應的拆除及清運費用后,判決包工頭返還王某工程款8000元,。
■法官提醒
一些有家裝意向的消費者出于“想省錢”或“嫌麻煩”的目的,,會選擇找“熟人”或“游擊施工隊”進行裝修。然而這種選擇往往會為日后發(fā)生家裝糾紛埋下“伏筆”,。有合同才有法律約束,,有合同才有法律保障。進行家裝,,簽訂書面裝修合同以約定具體裝修內容,,應當是消費者考慮的首要問題。
明確如何“包工包料”
郭某與某裝修公司以元的價款簽訂了裝修合同,,約定了詳細的裝修內容,,裝修方式為“包工包料”。裝修完成后,裝修公司卻把郭某告了,。理由是在裝修過程中雙方口頭協(xié)商增加了酒柜,、鞋柜等工程
項目,郭某均未給付相應費用,。郭某認為,,雙方約定的承包方式為包工包料,就不存在為增項付費的問題,。訴訟過程中,,某裝修公司申請就增項的工程造價進行評估,。經(jīng)評估,增項部分造價金額為元,。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合同雖約定裝修工程采取包工包料的承包方式,但在裝修合同附件預算明細中已列明的施工項目中并未包含酒柜,、鞋柜等,,因此,法院判決郭某應當支付相應工程款元,。
■法官提醒
“包工包料”的裝修方式只是裝修行業(yè)的慣用說法,。消費者在簽訂裝修合同時,一是要明確裝修范圍,;二是要明確材料信息,;三是合同中要有關于增項的約定,裝修預算做出后,,合同中應當增加“實際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增項,,增項以消費者書面確認為準,并以實際工程量結算”等條款,。
莫忘約定“環(huán)?!睏l款
張某委托某裝修公司裝修房屋后,張某就和妻子搬入了新居,??蓻]多久張某就咳了起來,后來不僅咳嗽越來越嚴重,,還出現(xiàn)眼睛充血,、頭痛等癥狀。隨著身體越發(fā)不適,,張某逐漸意識到可能是裝修污染惹了禍,,于是便委托專業(yè)檢測機構對其房屋進行家裝污染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房屋內空氣中甲醛含量超出國家標準2倍多,。張某遂將該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賠償。裝修公司以張某自行采購的家具也可能釋放甲醛等有害物質為由,,不認可檢測報告,。審理過程中,檢測機構在空置房屋內的檢測結果依然顯示房屋室內空氣不合格,。最終法院以裝修工程質量未達到約定標準為由,,判決裝修公司承擔檢測費800元并賠償租金損失元。
■法官提醒
避免家裝污染,消費者要在簽訂裝修合同時加入“環(huán)保家裝”條款,,約定裝修后室內空氣符合環(huán)保標準(住建部頒布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2001),、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約定在家具進場前由第三方檢測機構驗收,,并列明違反環(huán)保標準相應的違約責任條款,。
預防裝修延期“扯皮”
劉某與裝修公司簽訂了家裝合同,約定工程期限65日,。劉某在裝修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存在多處問題,,便要求裝修公司返修,后裝修公司并未如期完成裝修工程,。兩個月后,,劉某與裝修公司簽署工程延期單,約定將工期順延50天,。工期到期后,裝修依然沒有完成,。劉某將裝修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裝修公司依照合同支付延誤工期違約金并賠償工程修理費。
法院審理后認為,,本案中因裝修公司原因導致工期延誤,,裝修公司應根據(jù)合同約定賠償相應違約金,而對劉某主張的物業(yè)費,、供暖費等并非因工程質量不合格所引發(fā)的損失未予支持,。
■法官提醒
劉某在家裝合同中約定了工程期限,補簽了工程延期單,,明確了延期責任,,取得了事后維權的主動權。依照法律規(guī)定,,對于因施工單位施工進度安排不合理,、工程質量不達標、設計方案改動而導致工期延誤的,,消費者可按照
施工合同約定要求施工單位向其支付相應的工期拖延違約金,。如果沒有違約金約定,可以主張實際損失,。
■司法觀察
營造公平誠信家裝市場
據(jù)統(tǒng)計,,近5年來,北京西城法院共受理裝飾裝修合同糾紛291件,,且案件數(shù)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在這些案件中,家庭裝飾裝修合同糾紛案件占八成以上。從家裝案件爭議的焦點來看,,爭議主要集中在質量問題,、工期問題、裝修資質,、設計變更以及后續(xù)保修問題等方面,。從審判角度看,消費者作為合同相對方,,大多數(shù)情況下完全可以通過增強防范意識,、妥善簽訂合同,避免糾紛,、減少損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為了營造公平誠信的家裝市場環(huán)境,,西城法院在處理家庭裝飾裝修合同糾紛時,,充分發(fā)揮司法能動性,通過司法裁判和普法宣傳積極引導消費者理性規(guī)避風險,、裝飾裝修公司規(guī)范經(jīng)營行為,,保護合同雙方的合法權益。
一是盡其善言,,舉證,、審查“雙充分”。法院會向當事人充分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雙方在合理期限內積極全面地舉證,,并對雙方往來短信、,、電子郵件,、照片等能夠確認雙方之間施工范圍、工程價款,、內容變更等的證據(jù)予以充分審查,,必要時還會進行現(xiàn)場勘驗,以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
二是能動引導,,協(xié)商、調解“雙促進”,。在一方舉證能力明顯不足時,,法院會引導雙方尊重客觀事實進行協(xié)商,并加大調解力度,,加強釋明義務,。
三是以案釋法,普法、答疑“雙發(fā)力”,。在裝修旺季到來之前,,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為廣大消費者介紹涉及家庭裝修類糾紛的常見問題,,盤點裝修必備
法律知識,,以期有效避免裝修風險。
來源: 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