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以案釋法格式條款不免責
持增駕實習期駕駛證,駕駛半掛牽引車發(fā)生
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不理賠,,是否合理?兩級法院均認定應當賠償,,請看詳解。
2018年12月初,,樂某駕駛某運輸公司的重型半掛牽引車行駛至殷祖鎮(zhèn)時,,車輛側翻入路邊田地發(fā)生交通事故,導致該半掛牽引車,、道路波形安全護欄,、樹木,、田地綠化等財物受損。事故發(fā)生后,,樂某代運輸公司墊付各項賠償款合計19萬余元,。另查明,樂某的機動車駕駛證系增駕A2,,實習期至2019年9月19日,。該運輸公司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遭拒,遂訴至大冶法院,。
保險公司辯稱,,樂某在實習期駕駛半掛牽引車,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保險
合同免責條款中亦已載明,,屬免責事項。
原告某運輸公司辯稱,,保險合同中約定的實習期內限制駕駛特種機動車的人員,,應是針對初次申領駕駛證的駕駛人員,并非申領增駕駕駛證的人員,。
所以,,保險公司到底應不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經審理認為,,首先,,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機動車駕駛人初次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后的12個月為實習期,,第三款規(guī)定機動車駕駛人在實習期內不得駕駛公共汽車等機動車,,此兩個條款所規(guī)定的內容系銜接關系,第三款是對第二款內容的補充規(guī)定,。同時,,根據《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guī)定》(公安部令第139號)第十四條規(guī)定,申領牽引車駕駛證系屬于申請增加準駕車型的類型,,并不屬于初次申領機動車駕駛證的范圍,。由此可見,對機動車駕駛人員在實習期內所作的限制性規(guī)定,,系僅針對初次申領機動車駕駛證的駕駛人員,,而申領增駕駕駛證的駕駛人員則不在限制的范圍之內。本案中,,樂某機動車駕駛證系增駕至A2,,其并不屬于初次領取駕駛證的范圍。而且,,其在增駕實習期內駕駛投保車輛并未顯著增加投保車輛的危險程度和加重保險公司的保險義務,。
其次,,根據《保險法》規(guī)定,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對合同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法院應當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本案的原,、被告對案涉免責條款有不同的理解與解釋,該條款又系保險公司提供的格式條款,,因此,,應當作出有利于運輸公司的解釋。且其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僅以“實習期”作概括描述,,未對初次申領駕照的實習期和增駕實習期作出明確區(qū)分和約定,,致使對該條款的理解產生歧義。保險公司作為格式條款的提供方,,應作出對其不利的解釋,,即免責條款中的“實習期”不包括增駕實習期,案涉免責條款不適用于增駕駕駛證的情形,,該條款不產生效力,。故判處被告賠付原告保險金19萬余元。
保險公司不服判決上訴至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
法官提議,第一,,為避免糾紛,,雙方當事人在合同擬定過程中應加強條款內容審查,遵守與合同有關的
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減少格式條款可能引發(fā)的爭議與歧義,,做好解釋說明及糾紛防范;第二,,格式條款多運用于保險,、銀行、運輸,、供水電燃,、
商品房銷售、通訊服務等領域的合同中,,免責條款作為該類合同中的重要條款,,在實踐運用中較為廣泛?!睹穹ǖ洹分袑Ω袷綏l款增加了提供格式條款方“與對方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的說明義務,。由此可見,格式條款“只定不釋”的弊端容易引發(fā)糾紛,,需要加以改善,。
法條鏈接:《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保險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二條 機動車駕駛證的有效期為6年,,本條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機動車駕駛人初次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后的12個月為實習期。在實習期內駕駛機動車的,,應當在車身后部粘貼或者懸掛統(tǒng)一式樣的實習標志,。
機動車駕駛人在實習期內不得駕駛公共汽車、營運客車或者執(zhí)行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以及載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劇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險物品的機動車;駕駛的機動車不得牽引掛車。
《保險法》第三十條 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合同條款有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合同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