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雖然不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受害人家屬可以要求賠償,。
該類賠償,,不應該適用最高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解釋,該解釋中,,對于追究刑事責任的被告人,,不支持
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撫慰金。
但是該案件并沒有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因此,,監(jiān)護人應該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給被害人家屬賠償,,賠償金額包括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撫慰金!
故意殺人只賠償幾萬元 應盡快修改標準
北京市春林律師事務所 徐雪梅
目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死案件刑事附帶
民事訴訟中,被害人得到的賠償非常少,,因為不包括死亡賠償金,、精神
損害賠償,往往只有五六萬元。
作者只找到了一起案件法院判決賠償死亡賠償金的案件,,系刑事案件審理結束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北京房山區(qū)法院判決賠償,。
民事案件致死賠償,,包括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被撫養(yǎng)人撫養(yǎng)費,但是更為惡劣的故意殺人案件卻沒有,,這并不合理,。
希望最高法院能夠從保護被害人家屬利益,預防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等惡性案件發(fā)生的角度出發(fā),,盡快明確被害人死亡刑事案件賠償,,應該包括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撫慰金、被撫養(yǎng)人撫養(yǎng)費,。
1.韓淑芬與郭某,、劉建華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
一審民事判決書
審理法院: 北京市房山區(qū)人民法院
案件類型: 民事(刑事結束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裁判日期: 2017-11-30
裁判結果:被告郭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韓淑芬死亡賠償金.5元(含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5元),、喪葬費元、精神損害撫慰金6萬元,,以上合計.5元,。
2. 陳昌明等故意傷害罪二審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
審理法院: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案件類型: 刑事附帶民事二審
裁判日期: 2016年2月5日
裁判結果:駁回一審原告上訴(原告要求被告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交通費,、誤工費、停尸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共計人民幣50萬元),維持原審附帶民事部分判決(被告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各項經(jīng)濟損失共計人民幣元),。
3. 李洪嶺等故意殺人罪二審刑事裁定書
審理法院: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案件類型: 刑事附帶民事二審
裁判日期: 2014年7月11日
裁判結果:維持一審判決(被告的故意殺人行為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朱×造成的喪葬費的經(jīng)濟損失三萬一千三百三十八元五角,,依法應予合理賠償),駁回一審原告上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醫(yī)療費、死亡賠償金等.4元的訴訟請求及代理意見,,經(jīng)查,,精神損害撫慰金、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醫(yī)療費,、死亡賠償金依法不屬于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直接物質損失,,不予支持。)
4. 劉俊雷故意傷害罪二審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
審理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案件類型:刑事附帶民事二審
裁判日期: 2015年7月14日
裁判結果:被告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交通費7935.5元,、喪葬費元,、住宿費4813元,誤工費6517.2元,,共計.7元,。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所提醫(yī)藥費之訴訟請求,并非用于本案被害人,,所提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之訴訟請求不屬刑事附帶民事的受案范圍,不予支持,。
………………………附:最高法院規(guī)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guī)定
(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48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0〕47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guī)定》已于2000年12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48次會議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00年12月19日起施行,。
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根據(jù)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六十四條和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的有關規(guī)定,,現(xiàn)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問題規(guī)定如下:
第一條 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條 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的物質損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為已經(jīng)遭受的實際損失和必然遭受的損失,。
第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依法判決后,查明被告人確實沒有財產(chǎn)可供執(zhí)行的,,應當裁定中止或者終結執(zhí)行,。
第四條 被告人已經(jīng)賠償被害人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jié)予以考慮,。
第五條 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chǎn)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追繳,、退賠的情況,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jié)予以考慮,。
經(jīng)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賠償范圍問題的答復
(法辦﹝2011﹞159號)
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賠償范圍問題,我院的傾向性意見是: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依法只應賠償直接物質損失,即按照犯罪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的實際損害賠償,,一般不包括死亡賠償金和
殘疾賠償金,,但經(jīng)過調解,被告人有賠償能力且愿意賠償更大數(shù)額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調解不成,,被告人確實不具備賠償能力,而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堅持在物質損失賠償之外要求賠償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對于卻有困難的被害人,,給予必要的國家救助。主要理由是:
(1)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和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jīng)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jù)情況判處經(jīng)濟損失”的規(guī)定,,這里的“物質損失”和“經(jīng)濟損失”僅指物質財產(chǎn)損失,不包括精神損失,。同時,,
刑事犯罪造成財產(chǎn)損失與單純民事侵權行為造成損失在應當賠償、能夠賠償以及法理上存在明顯不同,。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對附帶民事案件與單純民事案件不應適用同樣賠償標準。
(2)司法實踐中,,刑事案件被告人絕大多數(shù)是農(nóng)民,、無業(yè)人員和進城務工人員,非常貧窮,,幾乎沒有什么財產(chǎn)可供賠償,,如果超出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判其高額賠償,必定要打法律“白條”,。由于無法得到實際執(zhí)行,,既影響裁判的權威,更常常引發(fā)被害方上訪,、鬧訪問題,,法律與社會效果均無法保障。
(3)簡單套用《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賠償?shù)臄?shù)額標準高達十幾萬,、二三十萬元,常常使被害方對巨額賠償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一旦被告人不能足額賠償,,就認為其沒有悔罪誠意和表現(xiàn),,導致民事調解根本無法進行,并進而在刑罰訴求方面堅決要求對被告人判處重刑乃至死刑,,甚至以纏訟,、鬧訪相威脅、要挾,,嚴重影響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和“保留死刑,,嚴格控制,慎重適用死刑”政策的貫徹落實,,嚴重影響社會矛盾的有效化解和和諧社會的建設,。
(4)高額賠償表面上看似乎有利于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這是有的學者和部門認為附帶民事訴訟應與單純民事賠償執(zhí)行統(tǒng)一標準的主要考慮,,但由于刑事案件被告方實際賠償能力很低,,甚至沒有,而被害方“要價”又太高,,導致實踐中許多被告人親屬認為,,與其東借西湊代賠幾萬元被害方也不滿意,索性不再湊錢賠償,,結果造成被害方反倒得不到任何賠償,。命案中這種情況尤為普遍,直接導致的結果是被害方的境遇更加悲慘,,既不利于被害方權益的切實維護,,也不利于社會關系的及時修復。
(5)解決這一問題應當立足實際,,充分考慮我國的現(xiàn)實國情,,嚴格依法審判,并著眼于案件裁判的實際效果,,促進社會和諧,。
感謝您對人民法院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