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果比特幣漲價,,賺了很多錢,,是贓款嗎?
一名1987年出生的銀行員工劉某華,,投資比特幣一星期市值上漲16倍后,,以為找到了賺大錢的途徑,,不斷加碼投入,甚至利用自己的工作身份職務(wù)侵占,、詐騙數(shù)百萬元,,包括偽造貧困戶的職業(yè)和征信記錄來從銀行貸款,。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披露了江西省橫峰縣人民法院對本案的
一審判決。最終迎接劉某華的是怎樣的結(jié)局,?接著往下看,。
87年員工職務(wù)侵占單位185萬
本案被告人劉某華,生于1987年6月,,于2014年8月入職橫峰恒通村鎮(zhèn)銀行(以下簡稱“橫峰恒通銀行”),,2016年3月份開始做信貸員,2017年9月任該行業(yè)務(wù)發(fā)展三部主管,。
法院查明,,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期間,劉某華以貧困戶可以在其工作的橫峰恒通銀行領(lǐng)取貧困補助為由,,利用其擔(dān)任該行信貸員的職務(wù)之便,,采取冒用貧困戶劉某3、蔣某等多人的名義,,使用上述人員的身份證明并偽造征信證明的手段,,在該行辦理信用貸款共計185萬元,用于投資比特幣等開支,,除2019年5月23日歸還15萬元外,,尚有170萬元款項未歸還。
劉某華是如何獲取這185萬元信用貸款的,?裁判文書顯示的證人證言部分還原了案件輪廓,。
以劉某3為例,其與劉某華是同村人,,系貧困戶,。劉某華傳口信說,他作為貧困戶能享受國家的政策扶持,,辦一張銀行卡能補貼1000元,。聽到這個消息,劉某3帶著身份證,、戶口本,、貧困戶證明等資料,到橫峰恒通銀行找到劉某華,。
劉某華幫劉某3辦了銀行卡,,但把卡留在了自己手上,。1000元劉某3會收到,但是對于劉某華用他的名字貸款15萬元的事并不知曉,,也沒有收到貸款,。
而據(jù)劉某華供述,他以劉某3等人的名義,,在他上班的銀行貸款給自己使用,。他偽造劉某3等人是公職人員,偽造他們的征信記錄,,“貸款后可以吃利差,,一年給每名貸款戶1200元的利息”。
那劉某華又是如何
完成審批手續(xù)的呢,?
根據(jù)證人證言顯示,,劉某華經(jīng)辦15萬元信用貸款在2019年1月1日之前可以找其他部門主管審批。橫峰恒通銀行信貸部門主管雷某證實,,他有信用貸款15萬元的審批權(quán),,他審批以后還需要風(fēng)險部的一個人簽字就可以;他和劉某華同時被行里提拔為團長,,都有15萬元的審批權(quán),,他們是相互審批的;2018年12月份劉某3等四筆各15萬元貸款,,審批人都是他,。
證人陳某曾任職橫峰恒通銀行風(fēng)險部,2018年12月份,,他在客戶劉某3等三人的貸款資料上風(fēng)險部一欄中簽字,,該行規(guī)定風(fēng)險部對信用貸款每個人最高額的審批權(quán)是15萬元,所以這幾個人的貸款是他審批的,。按照規(guī)定貸款需要與客戶見面,,因為劉某華提供的這些客戶都是有單位的,加上劉某華跟他說這些客戶沒有時間到現(xiàn)場,,或者說到了現(xiàn)場,,他不在行里,他看了劉某華提供的資料符合該行的貸款客戶準入標準,,劉某華叫他審批他就審批了,。
騙取他人貸款資金77萬元
同時,法院查明,,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期間,,劉某華采取虛構(gòu)貸款資金需要轉(zhuǎn)入第三方賬戶、以及采取貸款需要扣押金,、出具款項已結(jié)清證明,、需走審批程序等欺騙手段,,騙取被害人毛某等人財物共計77萬元,案發(fā)時歸還10萬元,,尚有67萬元至今未歸還,。
被害人毛某稱,他和劉某華是同學(xué),,2019年4月20日左右,,他找到劉某華要求信用貸款15萬元,劉某華說可以,,他就按照劉某華的要求提供了相關(guān)資料并簽字,。
2019年4月24日,,這筆15萬元的貸款到了毛某在橫峰恒通銀行的賬號上,,劉某華要求轉(zhuǎn)到第三方姜某的賬號上,說是兩天就會轉(zhuǎn)回來,。然而過了兩天,,劉某華一直說這筆貸款銀監(jiān)會在查,所以沒有還回給他,,但他的手機上顯示已產(chǎn)生利息,,每個月的利息1224元,他支付了兩個月的利息,;2019年5月15日左右,,因為一直拿不到這筆錢,他又在其他銀行貸了款,,就和劉某華說取消這筆貸款,,劉某華同意了。
2019年5月30日,,劉某華就給了毛某一張加蓋恒通村鎮(zhèn)銀行章子的結(jié)清證明書,,但到了6月24日,毛某又收到了交利息的短信,,他到銀行咨詢才發(fā)現(xiàn)這筆貸款沒有還清,,是被劉某華拿去了,于是毛某報了案,。
實際上,,劉某華已將這15萬元轉(zhuǎn)移。證人姜某證實,,2019年4月24日,,劉某華通過毛某的賬號轉(zhuǎn)了15萬元到他的賬戶上,然后劉某華叫他分三筆將這15萬元轉(zhuǎn)給其他兩個人,,賬號都是劉某華提供的,。
投資比特幣巨虧200萬
那劉某華拿著這些錢干嘛去了呢,?
法院認定,2018年至2019年5月期間,,被告人劉某華因投資比特幣以及與他人合伙投資家具店,,需要大量資金,便侵占單位資金和騙取客戶貸款資金供自己使用,。劉某華所得資金用于其投資比特幣和家具店等個人開支,,期間由于比特幣下跌,其投資比特幣虧損約二百余萬元,。
劉某華供述,,2013年他在上武高速上班時接觸了“比特幣”,2018年的時候,,他感到“比特幣”投資有前景就開始購買這個貨幣,,當(dāng)時投資10萬元,一個星期他的“比特幣”市值就達到160萬元,。
初嘗甜頭,,劉某華認為“能賺到160就能賺到1600萬元”,所以就加大投入,,結(jié)果虧了,;虧了之后,他就利用自己在銀行任信貸員的職務(wù)便利開始以別人的名義貸款,,貸款給他自己使用,,繼續(xù)投資“比特幣”。
劉某華稱,,一開始他以劉某3等五人的名義貸款并給自己使用,,這期間投資了比特幣100萬元左右,虧了70萬元,,只有30萬元在賬上,。除此以外,他還使用了毛某等部分客戶貸款的錢,,用于投資比特幣,,總計52萬元。
劉某華稱,,他于2018年10月開始投資“比特幣”,,2019年3至4月虧得最多,“大概虧了200萬元”,。
比特幣的歷史價格走勢行情顯示,,2018年后價格波動劇烈,在年初曾超過1.5萬美元,而在2019年3月最低跌破了4000美元,。
除了投資比特幣外,,劉某華還將侵占和詐騙的款項部分投入了與他人合伙投資的家具店中。
數(shù)罪并罰被判12年
法院認定,,被告人劉某華的上述行為均已觸犯刑律,,構(gòu)成職務(wù)侵占罪、詐騙罪,,應(yīng)數(shù)罪并罰,。
最終,一審法院判決被告人劉某華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犯職務(wù)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并處沒收個人財產(chǎn)人民幣5萬元,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罰金10萬元,,沒收個人財產(chǎn)5萬元,。
同時,,責(zé)令被告人劉某華退賠受害單位170萬元,退賠受害人損失共計人民幣6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