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對于罪犯都是持坦白從寬的態(tài)度,,對于自首的罪犯可以適當?shù)臏p輕對其的處罰,那么有關自首的認定情形到底有哪些呢,?
有關自首的認定情形有哪些,?
1、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這是自首的本質特征,。犯罪分子供述的必須是自己實施并由自己承擔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自首時,不僅要求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而且要交待所知的共同犯罪,,如果是主犯必須揭發(fā)同案犯的罪行。否則,,不構成自首,。
2、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
3、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4,、可供自首的對象:
①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②其所在單位,。
③城鄉(xiāng)基層組織。
④以上單位的有關負責人員,。
有關認定自首的條件有哪些,?
1.自首投案的方式和動機。
犯罪分子出于真誠悔罪自動投案的自首,,犯罪分子雖有投案的誠意,,但由于傷病不能投案而委托他人代為投案,或首先信電投案的等一切方式,,總之不論采取何種方式和出于何種動機都屬于投案自首,。
至于被公安機關,,群眾圍攻,走投無路,,當場投案的,,以及經(jīng)司法機關傳訊,采取強制措施歸案的,,都不是自動投案,。
5. 犯罪人愿意接受國家的審查和追訴。
犯罪人主動的聽候司法機關的偵查,、起訴,、審判活動是衡量犯罪人是否悔改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
若投案后,,又逃脫司法機關對他采取的強制措施,;或僅以電信方式交待罪行,久不歸案的,;或偷偷把贓物送到司法機關門口,,不肯講明身份;這些明顯是不愿接受國家的制裁的表現(xiàn),,不能以自首論,只能視為悔罪的一般表現(xiàn),。
以上便是幫大家總結的有關自首的認定情形以及認定自首的條件,,希望可以幫到您。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若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或您與他人發(fā)生糾紛,,不妨來【好律師網(wǎng)】 請律師幫您采證或幫您解決糾紛。
上一篇: 微信上哪些東西不能賣
加載更多
關于司法賠償案件案由的規(guī)定(2023年4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83次會議通過,,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為正確適用法律,,統(tǒng)一確定案由,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等法律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