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釋是一種法律制度,,聽說的機會比較少,因此大多數(shù)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下面就來解釋下“假釋”的意思,,以及假釋需要的條件。
假釋的含義:
假釋,,是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zhí)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和改造,確有悔改表現(xiàn),,不致再危害社會,,而附條件地將其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間再犯新罪的,,不構成累犯。假釋在我國刑法中是一項重要的刑罰執(zhí)行制度,正確地使用假釋,,把那些經(jīng)過一定服刑期間確有悔改表現(xiàn),、沒有必要繼續(xù)關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會上進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勵犯罪分子服從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復歸社會,、有利于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需要什么條件可以假釋,?
一,、法定的對象
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適用假釋。根據(jù)我國刑法規(guī)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且屬于累犯和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假釋是對犯罪分子有條件地提前釋放,同時,,國家并不排除對其繼續(xù)執(zhí)行尚未執(zhí)行的那部分刑罰的可能性,。這一特點決定了假釋不適用于被判處其他刑罰的犯罪分子。
二,、法定的實質條件
法定的實質條件
犯罪分子認真遵守監(jiān)視,,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xiàn),,假釋后不至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或者關鍵條件。犯罪分子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的,,應當認為“確有悔改表現(xiàn)”:認罪伏法;遵守罪犯改造行為規(guī)范和監(jiān)獄紀律;積極參加政治,、文化、技術學習;積極參加勞動,,愛護公物,,完成勞動任務。
“不致再危害社會”,,是指罪犯在勞動改造期間一貫表現(xiàn)好,,確有悔改表現(xiàn)不致重新犯罪的,或者老弱病殘并喪失作案能力的。
三,、法定的刑罰執(zhí)行時間條件
假釋只適用于已經(jīng)執(zhí)行一部分刑罰的犯罪分子,。《刑法》第八十一條:“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zhí)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zhí)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xiàn),,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zhí)行刑期的限制。
“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對犯罪分子決定假釋時,,應當考慮其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qū)的影響,。”
四,、在服刑期間如果有特殊情況,,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執(zhí)行刑期的限制,,根據(jù)司法解釋,,這種特殊情況指的是有國家政治、國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況,。“特殊情況”應包括如下情形:
(1)罪犯在服刑期間有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或突出的立功表現(xiàn);
(2)罪犯已經(jīng)基本喪失活動能力,,并有悔改表現(xiàn),,假釋后不會再危害社會;
(3)罪犯有專門技能,,有關單位急需使用;
(4)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難,需本人照顧,,請求假釋的,,在司法實踐中,須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提供證明,。但對犯罪集團的首犯,、慣犯和罪行特別嚴重的罪犯除外;
(5)為了進一步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執(zhí)行對未成年罪犯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對犯罪時未成年,,在刑罰執(zhí)行期間確有悔改表現(xiàn),,不致再危害社會的;
(6)為了政治斗爭的需要,對某些具有外國國籍或不屬于大陸籍的罪犯而適用假釋;
(7)其他特殊情況,。
以上便是為大家總結的“假釋的意思,,以及假釋需要的條件”希望可以幫到您。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若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或您與他人發(fā)生糾紛,,不妨來【好律師網(wǎng)】 請律師幫您采證或幫您解決糾紛,。
加載更多
關于司法賠償案件案由的規(guī)定(2023年4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83次會議通過,,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為正確適用法律,,統(tǒng)一確定案由,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等法律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