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式摇摇乳猛烈XXOO_揉到高潮嗯啊~喷水抽搐A片男男_欧美一区二区揉揉揉揉_少妇被多人C夜夜爽爽av_人人揉揉香蕉大免费网站_夜夜揉揉AV_人人揉揉亚洲_男女费亚欧二区_w71喷枪w77喷嘴入口视频_好爽视频AV无码一区二区,午夜精品成人在线视频,又爽又黄又无遮掩的免费视频,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对白

我的訂單

好律師網 > 專題 > 知識產權 > 政策法規(guī) > 正文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時間:2016-12-09 10:50:43 來源:好律師網
收藏
0條回復

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以下簡稱教科文組織)大會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舉行的第三十二屆會議,參照現(xiàn)有的國際人權文書,,尤其是1948年的《世界人權宣言》以及1966年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盟約》和《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盟約》這兩個盟約,,考慮到1989年的《保護民間創(chuàng)作建議書》,、2001年的《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和2002年第三次文化部長圓桌會議通過的《伊斯坦布爾宣言》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它是文化多樣性的熔爐,,又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證,,考慮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之間的內在相互依存關系,承認全球化和社會變革進程除了為各群體之間開展新的對話創(chuàng)造條件,,也與不容忍現(xiàn)象一樣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損壞,、消失和破壞的嚴重威脅,而這主要是因為缺乏保護這種遺產的資金,,意識到保護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普遍的意愿和共同關心的事項,,承認各群體,尤其是土著群體,,各團體,,有時是個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chuàng)作、保護,、保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從而為豐富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作出貢獻,注意到教科文組織在制定保護文化遺產的準則性文件,,尤其是1972年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方面所做的具有深遠意義的工作,,還注意到迄今尚無有約束力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邊文件,考慮到國際上現(xiàn)有的關于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協(xié)定,、建議書和決議需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新規(guī)定有效地予以充實和補充,,考慮到必須提高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的重要意義的認識,,考慮到國際社會應當本著互助合作的精神與本公約締約國一起為保護此類遺產做出貢獻,,憶及教科文組織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項計劃,,尤其是“宣布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計劃,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密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之間進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于2003年10月17日通過本公約。


I.總則

第1條:本公約的宗旨

本公約的宗旨如下:

(a)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b)尊重有關群體,、團體和個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c)在地方,、國家和國際一級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相互鑒賞的重要性的意識,;

(d)開展國際合作及提供國際援助。

第2條:定義

在本公約中,,

1.“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xiàn)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huán)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chuàng)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在本公約中,只考慮符合現(xiàn)有的國際人權文件,,各群體,、團體和個人之間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順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按上述第1段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

(a)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b)表演藝術,;

(c)社會風俗,、禮儀、節(jié)慶,;

(d)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e)傳統(tǒng)的手工藝技能。

3.“保護”指采取措施,,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包括這種遺產各個方面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承傳(主要通過正規(guī)和非正規(guī)教育)和振興。

4.“締約國”指受本公約約束且本公約在它們之間也通用的國家,。

5.根據(jù)本條款所述之條件,,本公約經必要修改對成為其締約方之第33條所指的領土也適用。從這個意義上說,,“締約國”亦指這些領土,。

第3條:與其它國際文書的關系

本公約的任何條款均不得解釋為:

(a)有損被宣布為1972年《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世界遺產、直接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的財產的地位或降低其受保護的程度,;或

(b)影響締約國從其作為締約方的任何有關知識產權或使用生物和生態(tài)資源的國際文書所獲得的權利和所負有的義務,。

II.公約的有關機關

第4條:締約國大會

1.茲建立締約國大會,下稱“大會”,。大會為本公約的最高權力機關,。

2.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常會。如若它作出此類決定或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或至少三分之一的締約國提出要求,,可舉行特別會議,。

3.大會應通過自己的議事規(guī)則。

第5條: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

1.茲在教科文組織內設立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下稱“委員會”,。在本公約依照第34條的規(guī)定生效之后,委員會由參加大會之締約國選出的18個締約國的代表組成,。

2.在本公約締約國的數(shù)目達到50個之后,,委員會委員國的數(shù)目將增至24個。

第6條:委員會委員國的選舉和任期

1.委員會委員國的選舉應符合公平的地理分配和輪換原則,。

2.委員會委員國由本公約締約國大會選出,,任期四年。

3.但第一次選舉當選的半數(shù)委員會委員國的任期為兩年,。這些國家在第一次選舉后抽簽指定,。

4.大會每兩年對半數(shù)委員會委員國進行換屆。

5.大會還應選出填補空缺席位所需的委員會委員國,。

6.委員會委員國不得連選連任兩屆,。

7.委員會委員國應選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各領域有造詣的人士為其代表。

第7條:委員會的職能

在不妨礙本公約賦予委員會的其它職權的情況下,,其職能如下:

(a)宣傳公約的目標,,鼓勵并監(jiān)督其實施情況,;

(b)就好的做法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措施提出建議;

(c)按照第25條的規(guī)定,,擬訂利用基金資金的計劃并提交大會批準,;

(d)按照第25條的規(guī)定,努力尋求增加其資金的方式方法,,并為此采取必要的措施,;

(e)擬訂實施公約的業(yè)務指南并提交大會批準;

(f)根據(jù)第29條的規(guī)定,,審議締約國的報告并將報告綜述提交大會,;

(g)根據(jù)委員會制定的、大會批準的客觀遴選標準,,審議締約國提出的申請并就以下事項作出決定:

(i)列入第16,、第17和第18條述及的名錄和提名;

(ii)按照第22條的規(guī)定提供國際援助,。

第8條:委員會的工作方法

1.委員會對大會負責,。它向大會報告自己的所有活動和決定。

2.委員會以其委員的三分之二多數(shù)通過自己的議事規(guī)則,。

3.委員會可臨時設立它認為對執(zhí)行其任務所需的咨詢機構,。

4.委員會可邀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各領域確有專長的任何公營或私營機構以及任何自然人參加會議,就任何具體的問題向其請教,。

第9條:咨詢組織的認證

1.委員會應就由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確有專長的非政府組織做認證向大會提出建

議。這類組織的職能是向委員會提供咨詢意見,。

2.委員會還應向大會就此認證的標準和方式提出建議,。

第10條:秘書處

1.委員會由教科文組織秘書處協(xié)助。

2.秘書處起草大會和委員會文件及其會議的議程草案和確保其決定的執(zhí)行,。

III.在國家一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11條:締約國的作用

各締約國應該:

(a)采取必要措施確保其領土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保護,;

(b)在第2條第3段提及的保護措施內,由各群體,、團體和有關非政府組織參與,,確認和確定其領土上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12條:清單

1.為了使其領土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確認以便加以保護,,各締約國應根據(jù)自己的國情擬定一份或數(shù)份關于這類遺產的清單,,并應定期加以更新。

2.各締約國在按第29條的規(guī)定定期向委員會提交報告時,,應提供有關這些清單的情況,。

第13條:其它保護措施

為了確保其領土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弘揚和展示,,各締約國應努力做到:

(a)制定一項總的政策,,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會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并將這種遺產的保護納入規(guī)劃工作;

(b)指定或建立一個或數(shù)個主管保護其領土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機構,;

(c)鼓勵開展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是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技術和藝術研究以及方法研究,;

(d)采取適當?shù)姆?、技術、行政和財政措施,,以便:

(i)促進建立或加強培訓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機構以及通過為這種遺產提供活動和表現(xiàn)的場所和空間,,促進這種遺產的承傳;

(ii)確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享用,,同時對享用這種遺產的特殊方面的習俗做法予以尊重,;

(iii)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機構并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對它的利用。

第14條:教育,、宣傳和能力培養(yǎng)

各締約國應竭力采取種種必要的手段,,以便:

(a)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會中得到確認、尊重和弘揚,,主要通過:

(i)向公眾,,尤其是向青年進行宣傳和傳播信息的教育計劃;

(ii)有關群體和團體的具體的教育和培訓計劃,;

(iii)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管理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活動;

(iv)非正規(guī)的知識傳播手段,。

(b)不斷向公眾宣傳對這種遺產造成的威脅以及根據(jù)本公約所開展的活動,;

(c)促進保護表現(xiàn)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需的自然場所和紀念地點的教育。

第15條:群體,、團體和個人的參與

締約國在開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時,,應努力確保創(chuàng)造、保養(yǎng)和承傳這種遺產的群體,、團體,,有時是個人的最大限度的參與,并吸收他們積極地參與有關的管理,。

IV.在國際一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16條: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為了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提高對其重要意義的認識和從尊重文化多樣性的角度促進對話,委員會應根據(jù)有關締約國的提名編輯,、更新和公布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委員會擬訂有關編輯、更新和公布此代表作名錄的標準并提交大會批準,。

第17條: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為了采取適當?shù)谋Wo措施,,委員會編輯,、更新和公布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根據(jù)有關締約國的要求將此類遺產列入該名錄,。

2.委員會擬訂有關編輯,、更新和公布此名錄的標準并提交大會批準。

3.委員會在極其緊急的情況(其具體標準由大會根據(jù)委員會的建議加以批準)下,,可與有關締約國協(xié)商將有關的遺產列入第1段所提之名錄,。

第18條: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計劃、項目和活動

1.在締約國提名的基礎上,,委員會根據(jù)其制定的,、大會批準的標準,兼顧發(fā)展中國家的特殊需要,,定期遴選并宣傳其認為最能體現(xiàn)本公約原則和目標的國家,、分地區(qū)或地區(qū)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計劃、項目和活動,。

2.為此,,委員會接受、審議和批準締約國提交的關于要求國際援助擬訂此類提名的申請,。

3.委員會按照它確定的方式,,配合這些計劃、項目和活動的實施,,隨時推廣有關經驗,。

V.國際合作與援助

第19條:合作

1.在本公約中,國際合作主要是交流信息和經驗,,采取共同的行動,,以及建立援助締約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機制。

2.在不違背國家法律規(guī)定及其習慣法和習俗的情況下,,締約國承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符合人類的整體利益,保證為此目的在雙邊,、分地區(qū),、地區(qū)和國際各級開展合作。

第20條:國際援助的目的

可為如下目的提供國際援助:

(a)保護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遺產,;

(b)按照第11和第12條的精神編制清單,;

(c)支持在國家、分地區(qū)和地區(qū)開展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計劃,、項目和活動,;

(d)委員會認為必要的其它一切目的。

第21條:國際援助的形式

第7條的業(yè)務指南和第24條所指的協(xié)定對委員會向締約國提供援助作了規(guī)定,,可采取的形式如下:

(a)對保護這種遺產的各個方面進行研究,;

(b)提供專家和專業(yè)人員,;

(c)培訓各類所需人員;

(d)制訂準則性措施或其它措施,;

(e)基礎設施的建立和營運,;

(f)提供設備和技能;

(g)其它財政和技術援助形式,,包括在必要時提供低息貸款和捐助,。

第22條:國際援助的條件

1.委員會確定審議國際援助申請的程序和具體規(guī)定申請的內容,包括打算采取的措施,、必需開展的工作及預計的費用,。

2.如遇緊急情況,委員會應對有關援助申請優(yōu)先審議,。

3.委員會在作出決定之前,,應進行其認為必要的研究和咨詢。

第23條:國際援助的申請

1.各締約國可向委員會遞交國際援助的申請,,保護在其領土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此類申請亦可由兩個或數(shù)個締約國共同提出。

3.申請應包含第22條第1段規(guī)定的所有資料和所有必要的文件,。

第24條:受援締約國的任務

1.根據(jù)本公約的規(guī)定,,國際援助應依據(jù)受援締約國與委員會之間簽署的協(xié)定來提供。

2.受援締約國通常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分擔國際所援助的保護措施的費用,。

3.受援締約國應向委員會報告關于使用所提供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援助的情況,。

VI.非物質文化遺產基金

第25條:基金的性質和資金來源

1.茲建立一項“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基金”,下稱“基金”,。

2.根據(jù)教科文組織《財務條例》的規(guī)定,,此項基金為信托基金。

3.基金的資金來源包括:

(a)締約國的納款,;

(b)教科文組織大會為此所撥的資金,;

(c)以下各方可能提供的捐款、贈款或遺贈:

(i)其它國家,;

(ii)聯(lián)合國系統(tǒng)各組織和各署(特別是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以及其它國際組織,;

(iii)公營或私營機構或個人;

(d)基金的資金所得的利息,;

(e)為本基金募集的資金和開展活動之所得,;

(f)委員會制定的基金條例所許可的所有其它資金。

4.委員會對資金的使用視大會的方針來決定,。

5.委員會可接受用于某些項目的一般或特定目的的捐款及其它形式的援助,,只要這些項目已獲委員會的批準。

6.對基金的捐款不得附帶任何與本公約所追求之目標不相符的政治、經濟或其它條件,。

第26條:締約國對基金的納款

1.在不妨礙任何自愿補充捐款的情況下,,本公約締約國至少每兩年向基金納一次款,其金額由大會根據(jù)適用于所有國家的統(tǒng)一的納款額百分比加以確定,。締約國大會關于此問題的決定由出席會議并參加表決,,但未作本條第2段中所述聲明的締約國的多數(shù)通過。在任何情況下,,此納款都不得超過締約國對教科文組織正常預算納款的百分之一,。

2.但是,本公約第32條或第33條中所指的任何國家均可在交存批準書,、接受書,、贊同書或加入書時聲明不受本條第1段規(guī)定的約束。

3.已作本條第2段所述聲明的本公約締約國應努力通知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總干事收回所作聲明,。但是,收回聲明之舉不得影響該國在緊接著的下一屆大會開幕之日前應繳的納款,。

4.為使委員會能夠有效地規(guī)劃其工作,,已作本條第2段所述聲明的本公約締約國至少應每兩年定期納一次款,納款額應盡可能接近它們按本條第1段規(guī)定應交的數(shù)額,。

5.凡拖欠當年和前一日歷年的義務納款或自愿捐款的本公約締約國不能當選為委員會委員,,但此項規(guī)定不適用于第一次選舉。已當選為委員會委員的締約國的任期應在本公約第6條規(guī)定的選舉之時終止,。

第27條:基金的自愿補充捐款

除了第26條所規(guī)定的納款,,希望提供自愿捐款的締約國應及時通知委員會以使其能對相應的活動作出規(guī)劃。

第28條:國際籌資運動

締約國應盡力支持在教科文組織領導下為該基金發(fā)起的國際籌資運動,。

VII.報告

第29條:締約國的報告

締約國應按照委員會確定的方式和周期向其報告它們?yōu)閷嵤┍竟s而通過的法律,、規(guī)章條例或采取的其它措施的情況。

第30條:委員會的報告

1.委員會應在其開展的活動和第29條提及的締約國報告的基礎上,,向每屆大會提交報告,。

2.該報告應提交教科文組織大會。

VIII.過渡條款

第31條:與宣布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關系

1.委員會應把在本公約生效前宣布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遺產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把這些遺產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絕不是預設按第16條第2段將確定的今后列入遺產的標準,。

3.在本公約生效后,將不再宣布其它任何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IX.最后條款

第32條:批準、接受或贊同

1.本公約須由教科文組織會員國根據(jù)各自的憲法程序予以批準,、接受或贊同,。

2.批準書、接受書或贊同書應交存教科文組織總干事。

第33條:加入

1.所有非教科文組織會員國的國家,,經本組織大會邀請,,均可加入本公約。

2.沒有完全獨立,,但根據(jù)聯(lián)合國大會第1514(XV)號決議被聯(lián)合國承認為充分享有內部自治,,并且有權處理本公約范圍內的事宜,包括有權就這些事宜簽署協(xié)議的地區(qū)也可加入本公約,。

3.加入書應交存教科文組織總干事,。

第34條:生效

本公約在第三十份批準書、接受書,、贊同書或加入書交存之日起的三個月后生效,,但只涉及在該日或該日之前交存批準書、接受書,、贊同書或加入書的國家,。對其它締約國來說,本公約則在這些國家的批準書,、接受書,、贊同書或加入書交存之日起的三個月之后生效。

第35條:聯(lián)邦制或非統(tǒng)一立憲制

對實行聯(lián)邦制或非統(tǒng)一立憲制的締約國實行下述規(guī)定:

(a)在聯(lián)邦或中央立法機構的法律管轄下實施本公約各項條款的國家的聯(lián)邦或中央政府的義務與非聯(lián)邦國家的締約國的義務相同,;

(b)在構成聯(lián)邦,,但無須按照聯(lián)邦立憲制采取立法手段的各個國家、地區(qū),、省或州的法律管轄下實施本公約的各項條款時,,聯(lián)邦政府應將這些條款連同其關于通過這些條款的建議一并通知各個國家、地區(qū),、省或州的主管當局,。

第36條:退出

1.各締約國均可宣布退出本公約。

2.退約應以書面退約書的形式通知教科文組織總干事,。

3.退約在接到退約書十二個月之后生效,。在退約生效日之前不得影響退約國承擔的財政義務。

第37條:保管人的職責

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作為本公約的保管人,,應將第32條和第33條規(guī)定交存的所有批準書,、接受書、贊同書或加入書和第36條規(guī)定的退約書的情況通告本組織各會員國,、第33條提到的非本組織會員國的國家和聯(lián)合國,。

第38條:修訂

1.任何締約國均可書面通知總干事,對本公約提出修訂建議,??偢墒聭獙⒋送ㄖD發(fā)給所有締約國。如在通知發(fā)出之日起六個月之內,至少有一半的締約國回復贊成此要求,,總干事應將此建議提交下一屆大會討論,,決定是否通過。

2.對本公約的修訂須經出席并參加表決的締約國三分之二多數(shù)票通過,。

3.對本公約的修訂一旦通過,,應提交締約國批準、接受,、贊同或加入,。

4.對于那些已批準、接受,、贊同或加入修訂的締約國來說,,本公約的修訂在三分之二的締約國交存本條第3段所提及的文書之日起三個月之后生效。此后,,對任何批準,、接受、贊同或加入修訂的締約國來說,,在其交存批準書,、接受書、贊同書或加入書之日起三個月之后,,本公約的修訂即生效,。

5.第3和第4段所確定的程序對有關委員會委員國數(shù)目的第5條的修訂不適用。此類修訂一經通過即生效,。

6.在修訂依照本條第4段的規(guī)定生效之后成為本公約締約國的國家如無表示異議,,應:

(a)被視為修訂的本公約的締約方;

(b)但在與不受這些修訂約束的任何締約國的關系中,,仍被視為未經修訂之公約的締約方,。

第39條:有效文本

本公約用英文、阿拉伯文,、中文,、西班牙文、法文和俄文擬定,,六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第40條:備案

根據(jù)《聯(lián)合國憲章》第102條的規(guī)定,本公約應按教科文組織總干事的要求交聯(lián)合國秘書處備案,。

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收藏
0條回復

評論()

您還可以輸入140

加載更多

熱門推薦
合同下載
    close

    好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