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單位】83102
- 【發(fā)布文號】重慶市人民政府第72號
- 【發(fā)布日期】1995-05-29
- 【生效日期】1995-06-01
- 【失效日期】--
- 【文件來源】
-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guī)
重慶市社會團體管理辦法
重慶市社會團體管理辦法
(1995年5月2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第72號令
發(fā)布,1995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障公民結社權利,,加強對社會團體的管理,,根據國務院《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本市行政區(qū)域內的社會團體,必須按本辦法核準登記后方可開展社會性活動。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第三條 經核準登記的社會團體,依照其登記的章程活動,,受法律保護,,全體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四條 社會團體必須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自覺接受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的監(jiān)督和管理。
第五條 本市社會團體的登記管理機關是市民政論局和各區(qū)市縣民政局,。
第二章 管轄
第六條 成立全市性和跨區(qū)市縣的社會團體,,由市有機業(yè)務主管部門進行資格審查后,向市民政局申請登記,。
成立各區(qū)市縣的社會團體,,由區(qū)市縣的有關業(yè)務主管部門進行資格審查后,賂區(qū)市縣民政局申請登記,。
第七條 全國性,、全省性和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社會團體在本市設立會赴,、派出或分支機構,應當持原登記管理機關證明文件,,向市民政局備案,,并接受監(jiān)督管理。
全市性社會團體在區(qū)市縣設立派出或分支機構,,應當經市民政局批準,,接受當地民政局的監(jiān)督管理。
第三章 成立登記
第八條 凡申請成立社會團體,,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符合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規(guī)定、反映成員意志的章程,;
(二)有負責人和20名以上成員,;
(三)有固定的辦公或聯絡地地址;
(四)有必要的資金或經費,。
學術性社會團體還應當有學科帶頭人,。
第九條 申請成立社會團體,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遞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和可行性報告,;
(二)資格審查文件,;
(三)章程,;
(四)會長(理事長)及秘書長候選人簡歷;
(五)成員或會員名冊,;
(六)辦公用房產權或使用權證明,;
(七)資金信用證明。
第十條 社會團體章程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名稱(法人社會團體應當有英文譯名),;
(二)宗旨;
(三)活動地域和業(yè)務范圍,;
(四)會員資格和權利義務,;
(五)組織機構產生程序和職權;
(六)負責人產生程序,、職權范圍和任職期限,;
(七)章程的修改程序;
(八)社會團體的終止程序,;
(九)經費來源及財務管理,;
(十)其他事項。
第十一條 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與其業(yè)務范圍,、成員分布,、活動地域相一致。
非全市性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標明所在地的行政區(qū)劃名稱,。
第十二條 在同一行政區(qū)域范圍或同一行業(yè)內,,不得重復成立相同或相似的社會團體。
第十三條 登記管理機關在收到登記申請書后10日內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受理申請后30日內,,應當作出核準登記不予登記書面答復。
申請人對登記管理機關不予登記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答復后10日內,,向上一級登記管理機關申請復議,上一級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在30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第十四條 經核準登記的社會團體,由登記管理機關發(fā)給《社會團體登記證》,。符合法人條件的,,發(fā)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
第十五條 經核準登記的社會團體,,憑登記證按照有關規(guī)定刻制印章和開立銀行帳戶,,其啟用印章、帳戶,、會員證樣張應當報送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第四章 變更和注銷登記
第十六條 社會團體改變名稱、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就事業(yè)務主管部門,、辦公或聯絡地址,,應當經原資格審查機關同意后1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第十七條 社會團體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向原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一)非法人社會團體變更為法人社會團體的,;
(二)完成了章程規(guī)定的宗旨和任務的;
(三)會員數額不足20人的,;
(四)兩年內不開展活動或自行解散的,;
(五)無經費的。
第十八條 社會團體辦理注銷登記應當持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簽署的注銷登記申請書,、業(yè)務主管部門審查意見,,債權債清結證明和登記證書及印章,到登記管理機關注銷登記,。
第五章 監(jiān)督管理
第十九條 社會團體的業(yè)務活動受有關業(yè)務主管部門的指導,。
第二十條 社會團體的業(yè)務主管部門可由登記管理機關委托有能力進行資格審查和業(yè)務指導的單位承擔。
社會團體的業(yè)務主管部門,,應當配合登記管理機關對社會團體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條 登記管理機關履行下列職責:
(一)監(jiān)督社會團體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
(二)監(jiān)督社會團體依法登記,;
(三)監(jiān)督社會團體按核準的章程活動;
(四)監(jiān)督社會團體的財務收支,;
(五)督促社會團體按時接受年度檢查,。
第二十二條 社會團體接受國內外贊助或增贈的款物,應當報送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第二十三條 社會團體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標準收取會員會費,。
第二十四條 社會團體依法興辦經濟實體或對社會開展有償服務,其批準文件應當抄送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第二十五條 社會團體興辦經濟實體和開發(fā)有償服務取得的財產,,屬社會團體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侵占,。
第二十六條 社會團體舉行重大活動應當事前報告登記管理機關或業(yè)務主管部門,。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 社會團體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登記管理機關可給予警告,、責令停止活動、撤銷登記的處罰:
(一)申請人隱瞞事實或采取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登記證書的,;
(二)應當辦理變更登記而不辦理的,;
(三)不接受年度檢查的,。
第二十八條 社會團體超過規(guī)定標準收取會費的,由登記管理機關責令退還,,并可處多收部分1至3倍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 凡涂改、轉讓,、出勝登記證書情節(jié)輕微未構成犯罪的,,由登記管理機關責令其停止活動或撤銷登記。
第三十條 社會團體逾兩年未開展活動的,,登記管理機關可責令其改正或撤銷登記,。
第三十一條 社會團體從事危害國家利益活動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予以警告,、責令其停止非法活動,直至予以取締,。
社會團體被撤銷登記或被取締,,由登記管理機關予以公告。
第三十二條 未經核準登記擅自以社會團體名議活動不聽勸阻的,,由登記管理機關責令解散,。
第三十三條 登記管理機關醒外社會團體的違法行為,應當查明事實,,依法處理,,并將處理決定書面通知社會團體。
第三十四條 拒絕,、阻礙阻礙登記管理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違反治安管理規(guī)定的,由公安機關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guī)定處罰,;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社會團體對登記管理機關的處罰決定不服,,可在接到處罰決定書后10日內,,向本級人民政府或上一級登記管理機關申請復議;復議機關應當在30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對復議不服的,,可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社會團體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復議或訴訟期間,,除受警告處罰的社會團體外,受其處罰的社會團體應當停止一切活動,。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具體執(zhí)行中的問題,,由重慶市國政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
收藏
分享
“好律師網”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僅供您參考,。您在使用相關資料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須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服務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最新法律法規(guī)
-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工作情況綜述-
- -互金協會發(fā)布網絡小額貸款機構反洗錢行業(yè)規(guī)則-
- -中國人民銀行法將大修 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 -疫情防控北京經驗升級為法規(guī)-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十四次會議第14/12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