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第一章 總 則
第1.0.1條 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
新建公路,,必須嚴格按本標準進行建設。
改建公路,,當利用現有公路的局部路段受條件限制時,,對標準規(guī)定的個別技術指標,經過技術經濟比較,,可作合理的變動,;對于改線路段,應遵守本標準的規(guī)定,。
第1.0.2條 公路分級
公路根據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務,、性質分為以下五個等級:
高速公路,一般能適應的年平均晝夜汽車交通量為25,,000輛以上,,為具有特別重要的政治、經濟意義,,專供汽車分道高速行駛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一級公路,一般能適應的年平均晝夜汽車交通量為5,,000-25,,000輛,為連接重要政治,、經濟中心,,通往重點工礦區(qū),可供汽車分道行駛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體交叉的公路,。
二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折合成載重汽車的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2,,000-5,,000輛,為連接政治,、經濟中心或大工礦區(qū)等地的干線公路,,或運輸任務繁忙的城郊公路。
三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折合成載重汽車的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2,,000輛以下,為溝通縣及縣以上城市的一般干線公路,。
四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折合成載重汽車的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200輛以下,為溝通縣,、社,、隊等支線公路,。
第1.0.3條 公路等級的選用
公路等級的選用,應根據公路網的規(guī)劃,,從全局出發(fā),,適當考慮遠景發(fā)展的交通量,結合公路的使用任務,、性質綜合確定,。
對于現有不符合等級的公路,應根據發(fā)展規(guī)劃,,有計劃地改善線形,,改建危橋,改渡為橋,,加鋪路面,,增建交通安全設施、交通管理設施,、防護設施,、停車設施等,使其逐步提高使用質量和通過能力,,以達到規(guī)定的等級標準,。
采用分期修建的公路,應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
第二章 一般規(guī)定
第2.0.1條 設計車輛
公路設計所采用的各種設計車輛的基本外廓尺寸,,一般規(guī)定如表2.0.1。
設計車輛外廓尺寸 表2.0.1
┏━━━━━┳━━┳━━━━┳━━━━┳━━━━┳━━━━┳━━━━┓
┃ 項 目 ┃總長┃ 總寬 ┃ 總高 ┃ 前懸 ┃ 軸距 ┃ 后懸 ┃
┣━━━━━╋━━╋━━━━╋━━━━╋━━━━╋━━━━╋━━━━┫
┃ 尺 寸 米 ┃ ┃ ┃ ┃ ┃ ┃ ┃
┣━━━━━╋━━╋━━━━╋━━━━╋━━━━╋━━━━╋━━━━┫
┃ 車輛類型 ┃ ┃ ┃ ┃ ┃ ┃ ┃
┣━━━━━╋━━╋━━━━╋━━━━╋━━━━╋━━━━╋━━━━┫
┃ 小 客 車 ┃ 6 ┃ 1.8 ┃ 2 ┃ 0.8 ┃ 3.8 ┃1.4 ┃
┣━━━━━╋━━╋━━━━╋━━━━╋━━━━╋━━━━╋━━━━┫
┃ 載重汽車 ┃12┃ 2.5 ┃ 4 ┃ 1.5 ┃ 6.5 ┃ 4 ┃
┣━━━━━╋━━╋━━━━╋━━━━╋━━━━╋━━━━╋━━━━┫
┃ 半 掛 車 ┃16┃ 2.5 ┃ 4 ┃1.2 ┃ 4+8.8 ┃ 2 ┃
┗━━━━━┻━━┻━━━━┻━━━━┻━━━━┻━━━━┻━━━━┛
注:自行車的外廓尺寸為寬0.75米,、高2.00米,。
第2.0.2條 計算行車速度
各級公路的計算行車速度,一般規(guī)定如表2.0.2,。
按不同計算行車速度設計的路段長度不宜過短,,一般情況下,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不小于20公里,;二級公路不小于15公里;三級公路不小于10公里,;四級公路不小于5公里,。
各級公路通過不同地形地區(qū)需要改變計算行車速度時,應設過渡段,。
各公路計算行車速度
━━━━━━┳━━━━━┳━━━━━┳━━━━━┳━━━━━┳━━━━━━
公路等級 ┃ 高速公路 ┃ 一 ┃ 二 ┃ 三 ┃ 四
━━━━━━╋━━┳━━╋━━┳━━╋━━┳━━╋━━┳━━╋━━┳━━━
地 ┃平原┃山嶺┃平原┃山嶺┃平原┃山嶺┃平原┃山嶺┃平原┃山嶺
形 ┃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
計算行 ┃ ┃ ┃ ┃ ┃ ┃ ┃ ┃ ┃ ┃
車速度 ┃120 ┃80┃100 ┃60┃80┃40┃60┃30┃40┃20(公里/時)┃ ┃ ┃ ┃ ┃ ┃ ┃ ┃ ┃ ┃
━━━━━━┻━━┻━━┻━━┻━━┻━━┻━━┻━━┻━━┻━━┻━━━
計算行車速度變更點的位置,,應選擇在駕駛人員能夠明顯判斷情況發(fā)生變化的地點,如村鎮(zhèn)、車站,、交叉道口或地形,、地物變更等處,并應設置相應的標志,。
第2.0.3條 公路建筑限界公路建筑限界一般規(guī)定如圖2.0.3。在建筑限界內,,不得有任何部件等侵入,。
第2.0.4條公路抗震設防標準
公路工程以設計烈度表示的設防起點,一般為8度,,對以下情況應為7度:
一,、修建于地震時可能發(fā)生大規(guī)模滑坡,、崩塌地段的公路工程,。
二、修建于軟弱粘土層,、可液化土層上的公路工程,。
三、連續(xù)梁,、剛構等橋型的橋梁,。
四、板式橋和梁式橋的防止落梁措施,。
第三章 路線
第3.0.1條 路線設計的基本要求
路線設計,,應根據公路的使用任務、性質,、合理利用地形,,正確運用標準,保證線形標準的均衡性,。在條件許可時,,應論證地選用較好的技術指標,以提高公路的使用質量,。
公路的平,、縱、橫三方面應進行綜合設計,,做到平面順適,、縱坡均衡、橫面合理,。線形設計,, 應考慮車輛行駛的安全舒適、 駕駛人員的視覺和心理反應、引導駕駛人員的視線,、保持線形的連續(xù)性,,注意與當地環(huán)境和景觀相協調,并避免采用長直線,。為保證和提高公路使用質量,,對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以及風景區(qū)公路的個別路段,應采用透視圖法進行檢驗,。
越嶺路線應根據技術,、經濟比較采用隧道或展線方案。當采用展線方案時,,應充分利用地形布線,,確需采用回頭曲線時,應盡量避免在同一山坡上布置較多的回頭曲線,。
路線應盡量避免穿過地質不良地區(qū),。
干線公路應避免穿過城鎮(zhèn)。
路線設計,,應少占田地,,少拆房屋,方便群眾,,不損壞重要歷史文物,。
第3.0.2條 行車道寬度
各級公路的行車道寬度,一般規(guī)定如表3.0.2,。
注:各級公路的行車道寬度表(略)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一般為4個車道,必要時車道數可按雙數增加,。
二級公路,,平原、微丘區(qū)慢行車很少或將慢行車分開的路段,,行車道寬度為7米,,并設路緣線;有一定混合交通的路段,,行車道寬度一般為9米,;混合交通量大,并且將慢行道分開又有困難時,,其行車道寬度可加寬到12米,,并劃線分快、慢行道,。
四級公路,,平原、微丘區(qū)的行車道寬度,當交通量較大時,,可采用6.0米,。
第3.0.3條 爬坡車道和變速車道。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當縱坡大于4%時,,可沿上坡方向設爬坡車道,爬坡車道的寬度一般為3米,。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體交叉,、服務區(qū)、車站等處,,應設置變速車道,。變速車道的寬度一般為3米,。
第3.0.4條 中間帶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應設置中間帶,。
中間帶由兩條左側路緣帶及中央分隔帶組成。路緣帶的構造應起到誘導視線的作用,。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帶應設置必要的安全和防眩,、導向設施。
中間帶的寬度,,一般規(guī)定如表3.0.4,。
注:中間帶寬度表(略)
長度≥100米的隧道、總長≥50米的橋梁或高架橋,、或受地形條件及其它特殊情況限制時,,可采用表3.0.4的低限值 。
在中央分隔帶上設置路上設施時,,其寬度應符合設置該設施的要求,。
因受條件限制未能設置中間帶的一級公路,必須劃出路面標線或設分隔器,。
第3.0.5條 路肩
與行車道連接部分應設路肩,。各級公路的路肩寬度,一般規(guī)定如表3.0.5,。注:各級公路肩寬度表(略)
高速公路和設中間帶的一級公路 ,,行車道左側不設路肩 ;當為分離式斷面的路基時,,行車道左側路肩可適當減窄 ,,一般寬度為 :高速公路平原 、微丘區(qū) ≥ 1 .25米(0.75)米 ,,山嶺 ,、重丘區(qū)≥1.00(0.50)米 ;一
級公路平原 、微丘區(qū)≥1.00(0.50)米,,山嶺,、重丘區(qū)大于或等于0.
75(0.50)米。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路肩,,除加固處理部分外,,應設有不小于0.5米的土路肩。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硬路肩,,在受地形限制及其它特殊情況的路段,,可采用本條和表3.0.5括號內的減少值。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應在路肩寬度內設右側路緣帶,。其寬度一般為0.5米。
四級公路路肩寬度,,當采用單車道路面時,,一般為1.50米;其余情況下為
0.50米,。
二,、 三、 四級公路在村鎮(zhèn)附近以及混合交通量大的路段,,路肩應予加固,,以充分利用。
在路肩上設置路上設施時,,應增加設置路止設施所需寬度,。
第3.0.6條 緊急停車帶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當右側硬路肩的寬度小于2.25米時,,應設緊急停車帶,。緊急停車帶的設置間距,平原,、微丘區(qū)為300米左右,,山嶺、重丘區(qū)為500米左右,;緊急停車帶的寬度包括硬路肩在內為3米,,有效長度≥30米。
第3.0.7條 錯車道
四級公路,,當采用4.5米的單車道路基時 ,,應在適當距離內設置錯車道 。錯車道應設在有利地點 ,,并使駕駛員能看到相鄰兩錯車道間駛來的車輛 ,。錯車道的路基寬度≥6.5米,,有效長度≥20米。
第3.0.8條 慢行道
為保證公路交通安全和良好的交通秩序,,有必要分隔汽車和其它車輛及行人的路段,,應將快、慢行道分開,??臁⒙械婪中械臈l件一般規(guī)定如下:
一,、不允許慢速車輛與汽車混合行駛的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
二、汽車及其它車輛的交通量都很大的二級公路,,當混合行駛相互干攏較大的路段,;
三、城鎮(zhèn)附近混合交通量較大的三級公路,。
當沿行車道設慢行道時,, 應以足夠盡寸的外側分隔帶分開; 專供自行車通行的慢行道,,行車道與慢行道可用分隔器分隔或用路面標線分開,。
通行拖拉機或獸力車為主的慢行道,,其寬度應根據當地行駛拖拉機或獸力車車型及交通量而定,。當沿公路一側設置時,應不小于雙向行駛要求的寬度,。
一個自行車道的寬度為1.0米,。自行車道數應根據自行車交通量而定,當單獨設置自行車道時,,一般不應少于雙車道的寬度,。
人行道的寬度為0.75米或1米,大于1米時按0.5米的倍數增加,。
第3.0.9條 視距
各級公路在平曲線和縱斷面上的停車視距,,應不小于表3.0.9的規(guī)定。
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的停車視距,,應按表3.0.9的規(guī)定采用,。其它各級公路的視距應不小于兩倍表3.0.9規(guī)定的視距的長度。
對向行駛的雙車道公路,,根據需要,,應結合地形設置保證具有超車視距的路段。
第3.0.10條 平曲線半徑
各級公路的最小平曲線半徑,,規(guī)定于表3.0.10,。一般情況下,,應盡量采用大于或等于表列一般最小半徑,以提高公路的使用質量,。當受地形或其它條件限制時,,方可采用表列極限最小半徑。
注:各級公路的最小平曲線半徑表(略)
改建公路利用現有公路路段,, 二級公路山嶺,、 重丘區(qū)的極限最小半徑可采用50米;三級公路山嶺,、重丘區(qū)的極限最小半徑可采用25米,。采用以上極限最小半徑時,宜相應增加超高橫坡度,。
為保證行車安全,,位于平地或下坡的長直線的盡頭不得采用小半徑的平曲線。
第3.0.11條 平曲線超高
當平曲線半徑小于表3.0.10規(guī)定的不設超高的最小半徑時,,應在曲線上設置超高,。超高的橫坡度按計算行車速度、半徑大小,,結合路面種類,、自然條件等情況確定,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的超高橫坡度不超過10%,,其它各級公路不超過8%。
在積雪,、寒冷地區(qū),、最大超高橫坡度不宜大于6%。
當超高橫坡度的計算值小于路拱坡度時,,設置等于路拱坡度的超高,。
第3.0.12條 平曲線加寬
平曲線半徑等于或小于250米時,應在平曲線內側加寬,。雙車道路面的加寬值規(guī)定如表3.0.12,。單車道路面加寬值按表列數值折半。
注:平曲線加寬表(略)
四級公路和山嶺,、重丘區(qū)的三級公路采用第1類加寬值,;其余各級公路采用第3類加寬值,對不經常通行集裝箱運輸的半掛車的公路,,可采用第2類加寬值,。
第3.0.13條 緩和段
當平曲線半徑小于表3.0.10所列不設超高的最小半徑時,應設緩和曲線,。四級公路的緩和曲線可用超高緩和段代替,。
緩和曲線采用回旋曲線,,緩和曲線的長度應等于或大于表3.0.13的規(guī)定。
行車道的超高或加寬應在緩和曲線內進行,。
第3.0.14條 回頭曲線
回頭曲線各部分的極限指標規(guī)定如表3.0.14,。
回頭曲線極限指標
━━━━━━━━━━━━━━━┳━━━━━━━━━━━━━━━━━━━━
┃ 公 路 等 級
項 目 ┣━━━━━━┳━━━━━━┳━━━━━━
┃ 二 ┃ 三 ┃ 四
━━━━━━━━━━━━━━━╋━━━━━━╋━━━━━━╋━━━━━━
計算行車速度(公里/時) ┃ 30 ┃ 25 ┃ 20
━━━━━━━━━━━━━━━╋━━━━━━╋━━━━━━╋━━━━━━
主曲線最小半半徑(米) ┃ 30 ┃ 20 ┃ 15
━━━━━━━━━━━━━━━╋━━━━━━╋━━━━━━╋━━━━━━
緩和曲線最小長度(米) ┃ 30 ┃ 25 ┃ 20
━━━━━━━━━━━━━━━╋━━━━━━╋━━━━━━╋━━━━━━
超高橫坡度(%) ┃ 6 ┃ 6 ┃ 6
━━━━━━━━━━━━━━━╋━━━━━━╋━━━━━━╋━━━━━━
雙車道路面加寬值(米) ┃ 2.5 ┃ 2.5 ┃ 3
━━━━━━━━━━━━━━━╋━━━━━━╋━━━━━━╋━━━━━━
最大縱坡(%) ┃ 3 ┃ 3.5 ┃ 4
━━━━━━━━━━━━━━━┻━━━━━━┻━━━━━━┻━━━━━━
第3.0.15條 縱坡
各級公路的最大縱坡,應不大于表3.0.15的規(guī)定,。
各級公路最大縱坡 表3.0.15
━━━━━━┳━━━━━┳━━━━━┳━━━━━┳━━━━━┳━━━━━━
公路等級 ┃ 高速公路 ┃ 一 ┃ 二 ┃ 三 ┃ 四
━━━━━━╋━━┳━━╋━━┳━━╋━━┳━━╋━━┳━━╋━━┳━━━
地 ┃平原┃山嶺┃平原┃山嶺┃平原┃山嶺┃平原┃山嶺┃平原┃山嶺
形 ┃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
最大縱波 ┃ ┃ ┃ ┃ ┃ ┃ ┃ ┃ ┃ ┃
┃ 3 ┃ 5 ┃ 4 ┃ 6 ┃ 5 ┃ 7 ┃ 6 ┃ 8 ┃ 6 ┃ 9
(%) ┃ ┃ ┃ ┃ ┃ ┃ ┃ ┃ ┃ ┃
━━━━━━┻━━┻━━┻━━┻━━┻━━┻━━┻━━┻━━┻━━┻━━━
在海拔2,,000米以上或嚴寒冰凍地區(qū)的山嶺、重丘區(qū)四級公路,,最大縱坡應不大于8%,。
各級公路的長路塹路段,以及其它橫向排水不暢的路段,,均應采用不小于0.3%的縱坡,。
第3.0.16條 縱坡長度
山嶺、重丘區(qū)的公路,,當連續(xù)縱坡大于5%時,,應在不大于表3.0.16所規(guī)定的長度處設置緩和坡段。緩和坡段的縱坡應不大于3%,。
縱坡長度限制 表3.0.16━━━━━━━━┳━━━━━━━━━┳━━━━━━━━┳━━━━━━━━
縱坡坡度 ┃ 坡長限制 ‖ 縱坡坡度 ┃ 坡長限制
(%) ┃ (米) ‖ (%) ┃ (米)
收藏
分享
“好律師網”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僅供您參考,。您在使用相關資料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須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服務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最新法律法規(guī)
-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工作情況綜述-
- -互金協會發(fā)布網絡小額貸款機構反洗錢行業(yè)規(guī)則-
- -中國人民銀行法將大修 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 -疫情防控北京經驗升級為法規(guī)-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十四次會議第14/12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