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單位】國家體委
- 【發(fā)布文號】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令第24號
- 【發(fā)布日期】1997-11-21
- 【生效日期】1997-11-21
- 【失效日期】--
- 【文件來源】
- 【所屬類別】國家法律法規(gu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令
(第24號)
《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評定辦法(試行)》,,已于1997年11月21日經國家體委主任辦公會議通過,,現予發(fā)布施行。
主任 伍紹祖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評定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推動城市全民健身活動廣泛深入地開展,,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城市社區(qū)體育是指在街道辦事處的轄區(qū)內,以自然環(huán)境和體育設施為物質基礎,,以全體社區(qū)成員為主要對象,,對滿足社區(qū)成員的體育需求,增進社區(qū)成員的身心健康,,就地就近開展的區(qū)域性群眾體育,。
第三條 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的評定對象為全國城市的街道辦事處。申報審定的城市社區(qū)應是已被評為省級的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
第四條 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是指體育工作成績優(yōu)異,,全面達到《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標準》(見附件,以下簡稱《標準》)的社區(qū),。
第五條 評定機構
(一)國家體委設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評定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定委員會),,負責對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體育行政部門申報的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進行評定,。
(二)評定委員會是在國家體委的領導下,按照《標準》獨立開展評定工作的非常設機構,。評定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國家體委群體司,。
第六條 評定程序
(一)街道辦事處根據《標準》先行自查,符合條件后,,向區(qū),、市(不設區(qū)的即為市、下同)體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
(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體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檢查驗收,,并將結果上報國家體委評定委員會,。
(三)評定委員會運用資格認定,、審定材料、對部分單位抽查的辦法對申報社區(qū)做出評定結論,,并報國家體委審核批準,。
第七條 表彰獎勵與評定周期
(一)批準為“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的街道辦事處,由國家體委授予“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稱號,,予以表彰獎勵,。
(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體育行政部門可參照《標準》,,結合本地情況制定相應標準,評定體育先進社區(qū),。
(三)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體育先進社區(qū)的評定,,應和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評定相銜接,,具體時間自行確定。每一評定周期為2年,。
第八條 抽查與復查
(一)評定委員會可在評定周期內,,對申報的社區(qū)進行抽查,如發(fā)現未能全面達到《標準》的,,不予評定,;對已獲“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的稱號的,取消其稱號,。
(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體育行政部門對獲得“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稱號的社區(qū),,進行定期復查,,如發(fā)現與《標準》不符的,可向國家體委提出建議,,取消“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的稱號,。
(三)評定委員會對“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進行不定期的復查,不符合《標準》的,,取消“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的稱號。
第九條 本辦法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
附: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標準
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qū)標準
一,、組織領導
(一)領導班子重視體育工作。將體育工作列入工作計劃,,作為社區(qū)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擺上議事日程,,既有長遠規(guī)劃,,又有階段性發(fā)展指標;有實施《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具體方案,、措施,;每年專題研究社區(qū)體育工作2次以上(體育隊伍建設、體育場地開放,、體育經費籌措,、成年人體質測定、評比表彰等)并能解決實際問題,。每年召開1次轄區(qū)內各單位參加的體育工作會議,,布置、安排,、總結體育工作,;有1名領導分管體育工作。
(二)健全體育管理機構,。有部門管理社區(qū)體育工作,,配有專、兼職體育干部,。建立社區(qū)群體工作制度,。社區(qū)體育管理部門對晨、晚練指導站(點)負責審查,、登記,、注冊、進行日常管理,。居委會建有體育健身小組或健身指導站,,在街道辦事處指導下,積極宣傳,、發(fā)動,、組織居民開展經常性的體育健身活動。
(三)建立社區(qū)體育組織,。在街道辦事處的領導下,,成立以街道辦事處領導掛帥,駐區(qū)各有關單位組成的社區(qū)體育組織并開展工作,。參加社區(qū)體育組織的單位不少于區(qū)屬以上企事業(yè),、機關(50人以上,下同)總數的70%,,根據本地區(qū)人口結構和群眾喜愛的體育項目,,建立6個以上單項、人群體育組織(含群體體育俱樂部)。
(四)發(fā)揮社區(qū)單位的積極性,,社區(qū)內的機關,、學校、企事業(yè)單位積極承辦社區(qū)各項體育活動,,并提供場地,、工作人員、器材和資金,。每年由社區(qū)單位承辦的各類體育活動占社區(qū)體育活動總次數的60%以上,。
二、健身活動
(一)組織開展體育競賽活動,。每2年舉行1次由社區(qū)各單位參加,、有8個項目以上的綜合性運動會。每年舉辦6次以上的單項體育競賽,。配合雙休日,、節(jié)假日等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和傳播體育科學知識。
(二)開展廣播操等體育活動,。區(qū)屬以上的企事業(yè),、機關單位經常開展廣播操等小型多樣的群眾體育活動,參加人數不少于單位職工總數的60%,;居民中離退休人員,,參加鍛煉人數不少于60%。
(三)開展中國成年人體質測定工作,。建立檢測站,,配備經過培訓的檢測員,完成上級體育行政部門布置的測試任務,。受測人數逐年增長,。
三、骨干隊伍
(一)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每年有計劃地選送體育骨干參加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轄區(qū)內固定的體育活動場所和晨、晚練體育指導站須配備1名以上的社會體育指導員,。
(二)社區(qū)內人群,、單項體育協會每年舉辦2次以上基層體育骨干培訓班,3次以上體育技能訓練班,。體育骨干在社區(qū)全民健身工作中起到組織,、指導作用。
(三)充分發(fā)揮社區(qū)單位體育骨干隊伍的積極作用,,吸收體育教師,、工會體育干部,、離退休人員和體育積極分子參與社區(qū)各類體育組織的領導與管理工作,。
四,、場地設施
(一)體育設施的建設與管理。具有一處使用面積達到100平米以上或二處使用面積達到150平米以上的具有指導,、示范,、培訓等多功能的社區(qū)體育活動室并配備一定數量的體育器材。
舊城區(qū)的街道,,利用空地(數量不限),,指定的體育活動場地面積不少于500平米;新城區(qū)或城郊結合區(qū)的街道必須有一處500平米或兩處相加700平米以上的活動場地,。
以上體育設施應有管理人員,,有管理制度。
(二)社區(qū)內的公園,、閑置空地和樓群間要有布局合理的簡易體育健身設施,;每個居委會有1個以上固定的晨、晚練指導站(點),。
(三)提高社區(qū)各單位體育場地的利用率,。掌握轄區(qū)內企事業(yè)、機關,、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情況,,有統計數,有各開放場地的聯系人,,有具體的管理方法,。區(qū)屬以上單位的體育場地設施和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在不影響工作、生產和教學秩序的前提下,,有組織,、有計劃地向社會開放,開放率達50%以上,,為居民健身服務,。
五、經費保證
(一)街道辦事處對社區(qū)體育有經費投入,,年用于全民健身活動的經費達到常住人口(以社區(qū)戶口為準)人均1元以上,,并逐年有所增加;評定周期內體育競賽的社會集資應占社區(qū)體育競賽總使用經費的60%以上,。
(二)發(fā)展體育產業(yè),,建立以體為本的經濟實體,開展有償服務并能創(chuàng)造一定的經濟效益,。
收藏
分享
“好律師網”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僅供您參考,。您在使用相關資料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須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服務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最新法律法規(guī)
-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工作情況綜述-
- -互金協會發(fā)布網絡小額貸款機構反洗錢行業(yè)規(guī)則-
- -中國人民銀行法將大修 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 -疫情防控北京經驗升級為法規(guī)-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十四次會議第14/12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