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網(wǎng) > 專題 > 商事仲裁 > 政策法規(guī) > 正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證技術合同仲裁機構(以下稱“仲裁機構”)正確處理合同爭議,,提高辦案效率和質(zhì)量,,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jù)《技術合同仲裁機構管理暫行規(guī)定》第二十條的規(guī)定,,制定本規(guī)則,。
第二條 本規(guī)則適用于經(jīng)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準成立的仲裁機構以仲裁方式進行的下列活動:
(一)處理技術合同爭議;
(二)處理其他合同中有關技術開發(fā),、技術轉(zhuǎn)讓,、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權利與義務關系所發(fā)生的爭議;
(三)根據(jù)技術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九條,,裁定技術合同的變更或者撤銷,。
第三條 仲裁機構依法行使仲裁權,獨立開展業(yè)務活動,,不受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的干涉。
仲裁機構應當通過其全部活動教育當事人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全面履行技術合同義務。
第四條 仲裁機構處理技術合同爭議,,應當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按照有利于科學技術進步的原則進行仲裁。
第五條 仲裁機構應當公正辦案,,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仲裁活動中的各項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六條 仲裁機構處理技術合同爭議,,應當根據(jù)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diào)解,;調(diào)解不成的,應當及時裁決,。
第七條 仲裁機構處理技術合同爭議,,實行合議和一次裁決制度。
第八條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設立技術合同仲裁委員會,,管理全國仲裁機構,,指導仲裁工作。
第二章 受理
第九條 仲裁機構受理技術合同爭議,,應當依據(jù)當事人在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后達成的書面仲裁協(xié)議,。仲裁條款或者仲裁協(xié)議應當寫明仲裁機構的名稱和提交仲裁的事項。
沒有仲裁條款或者仲裁協(xié)議的,,仲裁機構不予受理,。
仲裁機構發(fā)現(xiàn)仲裁條款或者仲裁協(xié)議約定的仲裁機構不是本仲裁機構的,應當告知當事人向約定的仲裁機構提出申請,。
第十條 當事人在仲裁條款或者仲裁協(xié)議中沒有寫明仲裁機構或者選擇多個仲裁機構的,,應當通過協(xié)商約定一個仲裁機構;協(xié)商不成的,,按沒有仲裁條款或者仲裁協(xié)議處理,。
第十一條 仲裁機構受理技術合同爭議,不受地域,、級別限制,。
第十二條 仲裁機構受理仲裁案件,應當依據(jù)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提出的申請,。當事人一方提出仲裁申請的,,提出的一方為申訴人,另一方為被訴人,;當事人雙方提出仲裁申請的,,先申請的一方為申訴人,后申請的一方為被訴人,;當事人雙方同日提出申請的,,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為申訴人,另一方為被訴人。
第十三條 申訴人申請仲裁時,,應當向仲裁機構提交仲裁申請書,、合同副本、仲裁協(xié)議,,并按規(guī)定交納仲裁費,。
仲裁申請書應當寫明:申訴人和被訴人的名稱、地址,,申請仲裁的要求及所依據(jù)的事實和證據(jù),。
第十四條 仲裁機構應當在收到仲裁申請書之日起十日內(nèi),對仲裁申請進行審查,;符合下列條件的,,應予受理,并書面通知當事人:
(一)申請仲裁的合同為經(jīng)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或者有關爭議為技術開發(fā),、技術轉(zhuǎn)讓,、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權利義務關系的爭議;
(二)有符合要求的仲裁條款或者仲裁協(xié)議,;
(三)申訴人是合同一方當事人;
(四)有明確的被訴人,,且為合同另一方當事人,;
(五)有具體的仲裁要求和事實根據(jù);
(六)申請日期未超過申請仲裁的法定期限,。
第十五條 仲裁機構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十日內(nèi)將受理通知書和申訴人的仲裁申請書副本發(fā)送被訴人,。
被訴人應當在收到受理通知書和仲裁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仲裁機構提交答辯書及有關證明材料。
被訴人未按時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機構審理,。
第十六條 被訴人可以在規(guī)定提交答辯書的期限內(nèi)提起反訴。反訴書應當寫明反訴要求及所依據(jù)的事實和證據(jù),,并附具有關證明材料,。
第十七條 仲裁機構認為必要時,可以要求被訴人預繳一部分仲裁費,。
第十八條 申訴人增加仲裁要求,,被訴人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請求,,仲裁機構可以合并審理,。
第十九條 當事人提交的仲裁申請書、答辯書,、反訴書和有關證明材料以及其他文件,,應當按照對方當事人和組成仲裁庭的仲裁員人數(shù),備具副本。
第二十條 當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辦理仲裁事項,。代理人應當向仲裁機構提交由委托人簽名,、蓋章的授權委托書。代理人在委托人授權范圍內(nèi)辦理仲裁事項所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由委托人承擔,。
第二十一條 仲裁機構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仲裁決定不能執(zhí)行或者難以執(zhí)行的爭議案件,,可以根據(jù)另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和法律的規(guī)定,,提請對方當事人財產(chǎn)所在地或者仲裁機構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作出保全措施的裁定。
第三章 仲裁庭
第二十二條 仲裁機構設立仲裁員名冊,。仲裁員包括專職仲裁員和兼職仲裁員,。
專職仲裁員和兼職仲裁員在技術合同仲裁活動中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三條 仲裁機構受理仲裁申請后,,應當向雙方當事人提交仲裁員名冊,,并按照下列順序組成仲裁庭;
(一)申訴人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十日內(nèi)指定一名仲裁員,;
(二)被訴人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十日內(nèi)指定一名仲裁員,;
(三)仲裁機構在申訴人、被訴人指定仲裁員后五日內(nèi)決定首席仲裁員,。
第二十四條 雙方當時人可以在仲裁員名冊中共同指定一名仲裁員為獨任仲裁員,,成立仲裁庭,單獨審理案件,。
第二十五條 申訴人,、被訴人可以委托仲裁機構指定仲裁員。
申訴人,、被訴人在本規(guī)則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未指定仲裁員的,,仲裁機構有權決定。
第二十六條 仲裁案件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申訴人或者被申訴人時,,申訴人之間或者被訴人之間應當協(xié)商指定一名仲裁員,。申訴人之間或者被申訴人之間未能在本規(guī)則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共同指定仲裁員的,仲裁機構有權決定,。
第二十七條 仲裁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應當自行向仲裁機構請求回避,。當事人認為仲裁員有回避情形的,,有權向仲裁機構請求該仲裁員回避。
仲裁員回避的決定,,由仲裁機構作出,。
第二十八條 仲裁員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其職責時,,當事人應當按照原程序重新指定仲裁員。
第四章 審理
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應當就其申訴或者答辯所依據(jù)的事實提出證據(jù),。仲裁庭認為必要時,,可以自行調(diào)查,收集證據(jù),。
第三十條 證據(jù)有下列幾種:
(一)書證,;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
(四)證人證言,;
(五)當事人的陳述;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筆錄,;
(八)技術評價材料。
第三十一條 證據(jù)由仲裁庭審定,。
第三十二條 申請仲裁的技術合同爭議涉及國家安全和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仲裁機構應當采取措施保守國家秘密。
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了保密義務,,或者在申請仲裁時要求保守技術秘密的,,仲裁機構應當保守當事人的秘密。
本條規(guī)定適用于仲裁過程中的有關證據(jù),。
第三十三條 仲裁庭應當開庭審理案件,。但經(jīng)雙方當事人請求或者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仲裁庭可以不開庭審理,。
第三十四條 仲裁庭開庭審理的日期、地點,,由仲裁機構決定,,并提前三十日通知當事人。當事人有正當理由不能按期到庭的,,應當提前十五日向仲裁機構提出延期開庭的請求,。
第三十五條 仲裁庭開庭審理案件,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無正當理由不出席的,,仲裁庭可以缺席審理并作出裁決,。
第三十六條 仲裁庭開庭審理案件不公開進行,但雙方當事人要求公開審理的除外,。
與案件爭議無關的人,,除得到仲裁庭和雙方當事人的同意外,不得出席,。
第三十七條 仲裁庭應當將庭審活動記入筆錄或者錄音,,并可以要求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證人和其他有關人員在筆錄上簽字。
第三十八條 仲裁庭可以根據(jù)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的請求,,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情況下,在開庭審理前或者開庭審理中進行調(diào)解,。當事人經(jīng)調(diào)解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調(diào)解書。當事人不愿調(diào)解或者調(diào)解不成的,,仲裁庭應當作出裁決,。
第三十九條 仲裁機構受理的案件,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的,,申訴人應當及時向仲裁機構申請撤銷案件,。案件的撤銷由仲裁機構作出決定。
當事人就已經(jīng)撤銷的案件再次向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的,,仲裁機構有權決定受理或者不受理,。
第五章 裁決
第四十條 仲裁庭應當在案件審理終結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作出仲裁決定。
仲裁決定包括仲裁決定書和仲裁機構送達當事人的調(diào)解書,。
第四十一條 仲裁決定依據(jù)多數(shù)仲裁員的意見決定,,少數(shù)仲裁員的意見應當作成記錄附卷。
第四十二條 仲裁決定應當寫明:
(一)案由,、仲裁要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二)仲裁決定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依據(jù),;
(三)仲裁結果和仲裁費用的負擔,;
(四)履行仲裁決定的期限。
仲裁決定由仲裁庭全體仲裁員署名,,加蓋仲裁機構印章,。
第四十三條 仲裁庭認為必要或者當事人提出并經(jīng)仲裁庭同意時,可以在仲裁過程中就案件的有關問題作出中間裁決或者部分裁決,。
第四十四條 涉及專利權,、專利申請權、專利實施權,、非專利技術成果使用權和轉(zhuǎn)讓權以及技術成果完成者權利的技術合同爭議,,依法由有關科學技術委員會或者專利管理機關處理的,仲裁機構應當委托有關機關作出結論后再行裁決,。
第四十五條 涉及技術水平和學術評價的技術合同爭議,,仲裁機構可以委托省級以上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定的科研機構或者學術團體提出意見后再行裁決。
第四十六條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技術合同仲裁委員會對各仲裁機構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仲裁決定,,發(fā)現(xiàn)確有錯誤的,,有權指令仲裁機構變更仲裁決定或者重新仲裁,。
各仲裁機構對本機構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仲裁決定,認為確有錯誤,,需要變更仲裁決定或者重新仲裁的,,應當報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技術合同仲裁委員會審批。
第四十七條 根據(jù)本規(guī)則第四十六條決定變更仲裁決定或者重新仲裁的,,必須具備下列情形之一:
(一)仲裁庭組成或者仲裁程序違反法定程序,;
(二)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jù)不足;
(三)適用法律確有錯誤,;
(四)仲裁員在辦案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
第六章 執(zhí)行
第四十八條 仲裁決定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當事人均不得向法院起訴。
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應當在仲裁決定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自動履行仲裁決定,。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也可以通過作出仲裁決定的仲裁機構請求人民法院執(zhí)行,。
第五十條 人民法院依據(jù)《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對仲裁決定裁定不予執(zhí)行的,,當事人可以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七章 附則
第五十一條 仲裁文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直接送達有困難的,仲裁機構可以郵寄送達或者委托當事人所在地的科學技術委員會代為送達,。受送達人應當在送達回執(zhí)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受送達人在送達回執(zhí)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五十二條 本規(guī)則由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技術合同仲裁委員會解釋,。
第五十三條 本規(guī)則自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加載更多
超市購物時,很多父母會把孩子放在購物車里,,這樣既方便購物,,孩子也比較喜歡。但看似省心省力的做法,,卻伴隨著潛在的風險,。案情回顧:2022年某日,,在一人群熙熙攘攘的商場內(nèi),突然傳來孩童的哭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