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網(wǎng) > 專題 > 涉外法律 > 海事海商 > 正文
(一)海難救助的概念
海難救助又稱海上救助,,是指在海上或者與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對遇險的船舶和其他財產(chǎn)進行的救助,。
(二)海難救助的構成要件
1、存在海上危險,。海難救助必須發(fā)生在海上或者與海相通的可航水域,。而且,被救助的船舶或其他財產(chǎn)必須處于真實的危險當中,。
2,、救助標的是法律所認可的。船舶是海難救助中最常見的對象,。海商法特別規(guī)定,,船舶是指該法第3條所指的船舶以及與其發(fā)生救助關系的任何其他非用于軍事的或者政府公務的船舶。因此,,如果是船舶間的救助,,救助的一方必須是海商法第3條規(guī)定的,20總噸以上的并非用于軍事的,、政府公務的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動式裝置,,另一方則可以是任何非用于軍事的或者政府公務的船舶,包括內(nèi)河船和 20總噸以下的小船等,。
船舶以外的其他財產(chǎn)應該是海上財產(chǎn),,即任何非永久地和非有意地依附于岸線的財產(chǎn),,包括有風險的運費。所謂有風險的運費是指到付運費,,因為這種運費的支付是以貨物到達目的地為支付前提的,,如果貨物不能安全送達,則不予支付,,因此對應收運費的承運人構成一種損失,。但是,海商法對海難救助的法律規(guī)定不適用于海上已經(jīng)就位的從事海底礦物資源的勘探,、開發(fā)或者生產(chǎn)的固定式,、浮動式和移動式近海鉆井裝置。
海難救助的對象限于財產(chǎn),,對人命進行救助是人道主義的行為,,是每個人應有的道義責任,因此,,對海上人命的救助不應適用海難救助的相關法律制度,。但為了獎勵對人命的救助,如果在救助海上財產(chǎn)的同時也救助了人命,,人命救助者也有權從財產(chǎn)救助者應得的報酬中分享一定的份額,。
3、有自愿而為的施救行為,。施救行為可以多種多樣,,但必須是自愿的,不能是基于既有的義務而為的行為,。如船員對本船在遇險時提供的勞動,,引航員對船舶的引領,國家消防職能部門進行的滅火等行政行為,,都不是海商法上的施救行為,。
專業(yè)救助公司或?qū)iT為救助作業(yè)而設計的船舶進行的救助,并不違背自愿原則,。由于我國政治經(jīng)濟體制的原因,,在我國沿海發(fā)生的許多救助行為都是由國有船舶進行的,或是在我國港口當局的指揮,、控制下進行的,,這種救助也并不違背救助的自愿性質(zhì),仍然應該適用海難救助的法律加以調(diào)整,。
上一篇: 什么是國際海事欺詐,?
下一篇: 什么是海商企業(yè)?
加載更多
補償貿(mào)易(compensaticntrade)是指一方從國外另一方引進機器設備,、技術或勞務,其應支付的價款不是以現(xiàn)金支付,,而是在雙方約定的期限內(nèi),,用商品或勞務作價分期償還。這種貿(mào)易方式通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