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網 > 專題 > 互聯(lián)網金融 > 眾籌 > 正文
一,、眾籌的概念和特征
(一)眾籌的法律概念
隨著互聯(lián)網金融的發(fā)展,創(chuàng)業(yè)者通過利用互聯(lián)網和社交網絡傳播的特性,,發(fā)動公眾的力量,,集中公眾的資金、能力和渠道,,為小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者或個人進行某項活動或某個項目或創(chuàng)辦企業(yè)提供必要的資金,這樣募集資金的方式叫眾籌,。
(二)眾籌的法律特點
眾籌的最大特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出資,,投資者不是某個財大氣粗的金融機構,而是很多普通人,。一群陌生人因為對一個創(chuàng)意或者項目的共同賞識走到一起,,讓這個創(chuàng)意或者項目有了能夠實現(xiàn)的可能。
二,、眾籌與非法集資的區(qū)別
債權眾籌,、股權眾籌、獎勵眾籌,、慈善眾籌這四種眾籌模式與非法集資的關系與區(qū)別,。
(一)債權眾籌與非法集資的“三條紅線”
1、當前相當普遍的理財-資金池模式,,即一些P2P網絡借貸平臺通過將借款需求設計成理財產品出售給放貸人,,或者先歸集資金、再尋找借款對象等方式,,使放貸人資金進入平臺的中間賬戶,,產生資金池,此類模式下,,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2、不合格借款人導致的非法集資風險,。即一些P2P網絡借貸平臺經營者未盡到借款人身份真實性核查義務,,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甚至默許借款人在平臺上以多個虛假借款人的名義發(fā)布大量虛假借款信息(又稱借款標),向不特定多數(shù)人募集資金,,用于投資房地產,、股票、債券,、期貨等市場,,有的直接將非法募集的資金高利貸出賺取利差,這些借款人的行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3,、典型的龐氏騙局。個別P2P網絡借貸平臺經營者,,發(fā)布虛假的高利借款標募集資金,,并采用在前期借新貸還舊貸的龐氏騙局模式,短期內募集大量資金后用于自己生產經營,,有的經營者甚至卷款潛逃,。此類模式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
1、債權眾籌已經明確規(guī)定為銀監(jiān)會監(jiān)管,,目前主要的監(jiān)管解釋為:明確平臺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不得歸集資金搞資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更不能實施集資詐騙,。建立平臺資金第三方托管機制。平臺不直接經手歸集客戶資金,,也無權擅自動用在第三方托管的資金,,讓債權眾籌回歸撮合的中介本質。
2,、這意味著債權眾籌應當盡到一定程度的審核義務,,并向借貸雙方當事人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對于出借人而言,,其不應過分追求高利率的借貸回報,,應當綜合考慮利息收入和資金風險,作出理性的投資選擇,。實踐中很多借款人利用高息誘餌吸收大量資金后,,明知利率太高難以償還,直接卷款潛逃“玩失蹤”,;還有一些借款人募集資金的初衷是為了經營業(yè)務,,并寄希望于業(yè)務盈利后歸還借款,但是畸高的利息成本迫使他們投資高風險,、高回報行業(yè),,一旦投資失敗資金鏈斷鏈,就會導致出借人血本無歸,。
(二)對于股權眾籌
股權類眾籌目前是存在最大法律風險的眾籌模式,,最可能涉及的犯罪是非法集資犯罪中(廣義的非法集資,最高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司法解釋把虛假發(fā)行股份,、擅自發(fā)行股份歸入非法集資犯罪大概念中界定)的擅自發(fā)行股份犯罪,,該罪有兩紅線不能碰:一是公開(不限制人數(shù),因為涉及不特定人),,二是超過200人(雖然有些非上市公眾公司股東超過200人,,但是特殊原因造成,原則上不允許突破),。
縱觀股權類眾籌,,如果采用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模式,那就必須公開或者超過200人,就有可能直接觸犯擅自發(fā)行股份罪,。我們看到部分股權眾籌采取了創(chuàng)新和保守的方式,,采用實名認證的投資人,限于特定的投資人中間并不對外,,然后采用線下一對一方式單談,,再以合伙基金方式投入股權。
(三)對于獎勵眾籌
如果規(guī)范運作,,嚴格審核項目發(fā)起人資質,對募集資金嚴格監(jiān)管,,該種模式采用的是預售+團購模式,,目前是比較安全的眾籌模式,不會觸犯非法集資紅線,,當然,,一些利用該模式實施的虛假回報眾籌則可能涉嫌非法集資類中的集資詐騙犯罪。
(四)對于慈善眾籌
如果規(guī)范運作,,從事公益慈善或夢想幫助,,則不存在法律障礙,反之,,如果以此實施詐騙則可能涉嫌非法集資類犯罪中的集資詐騙犯罪,。
上一篇: 股權眾籌模式各參與方的風險及回報
下一篇: 經營權眾籌的主要內容
加載更多
【警方破獲10億虛擬幣傳銷案】近日,江蘇徐州睢寧警方披露了一起特大網絡傳銷案,。民警偵查發(fā)現(xiàn),,這個平臺通過所謂的“BBGO全球生態(tài)”項目鼓動投資人購買BBGO虛擬幣,并以高額回報和高返利為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