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站點
APP客戶版
找律師,、咨詢律師,、打官司,, 就上好律師網
APP律師版
隨時隨地,接單服務,,就在好 律師APP律師版
關注好律師微信
熱點法律問題分析,,盡在好律 師微信公眾號
當前,隨著消費平臺的不斷擴展,,傳統(tǒng)的消費方式已經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近年來,網絡購物已經占據市場銷售份額較大比例,,但由于網絡平臺操作的虛擬性等客觀因素,,消費者往往面臨新的交易風險。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5年至今,,北京市昌平區(qū)人民法院共受理因網絡購物引發(fā)的糾紛案件近200件,涉及多家網絡購物平臺,。昌平法院于2016年4月起,,將10萬元以下買賣合同糾紛集中由速裁庭進行審理,對此類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通過訴前調解機制,、電子送達、網絡法庭和表格式文書等方式,,高效辦理涉網購糾紛案件,,為消費者解除網購之憂。
電池自燃引爆炸 起訴網店及平臺
2015年7月19日,惠某在某網站店鋪購買了一款電動車鋰電池,。8月10日上午,,惠某聞到屋中有股異味,后發(fā)現(xiàn)是放置在自己改裝的電動自行車上的電池溫度異常,?;菽畴S即上網查詢,正準備打電話聯(lián)系廠家時,,電池發(fā)生自燃,。惠某進行簡單滅火后報警,,但因電池發(fā)生爆炸后火勢漸大,,惠某趕快從房內撤離。后消防隊到達現(xiàn)場將火撲滅,,并對現(xiàn)場進行了封閉,。公安消防部門認定火災事故為:房屋客廳西南側物品、墻面,、屋頂過火嚴重,,西南側靠床放置自行車位置地磚破裂嚴重,其他部位電器,、家具等物品不同程度過火燒損,無人員傷亡,。經調查及調取當事人火災發(fā)生時拍攝相片,,起火原因系自行車電池故障所致。
事后,,為了取證,,惠某再次通過該網站向深圳某鋰電池銷售部購買了同款電池,整個購買及收貨過程由北京市某公證處進行了公證,?;菽惩ㄟ^電話、發(fā)函等形式聯(lián)系該網站,,要求披露商家信息,。該網站提供了網店店鋪掌柜會員的ID號以及該ID會員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聯(lián)系電話,、郵箱、地址等信息,。
經查證,,深圳某電子廠通過秦某在該網站的店鋪銷售鋰電池,但均無法提供電池的具體生產廠家和品牌,無法提供合格證明,,進貨后也只通過試用方式審查電池能否正常充電使用,。惠某認為,,該網站作為全國知名的網上交易服務的盈利機構,,未履行法定義務,也未盡到應有的社會責任,,在原告投訴舉報下既未及時披露相關交易人的信息,,也未采取相關措施禁止銷售不合格產品,還縱容商家銷售假冒偽劣的三無產品,,也應依法連帶賠償,,故主張秦某、深圳某電子廠和網站連帶賠償各項損失53萬余元,。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因產品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有義務對產品質量合格與否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否則將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本案中,,秦某與深圳某電子廠作為產品銷售者,,未能提供產品質量合格的相關證據,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該網站提供的是交易平臺,,而且在接到惠某來電后及時進行了處理,披露了銷售者的信息,,因此,,該網站不應承擔責任。法院最終判決被告秦某與深圳某電子廠連帶賠償原告惠某各項損失共計20余萬元,。
法官提示:消費者最好以真實身份網購
本案主審法官認為,,目前網絡購物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網站經營者自營的網絡商城;一種是網站提供網絡平臺供其他經營者進行網上交易,,即第三方交易平臺,。本案的涉案網站即為第三方交易平臺,故應盡到網絡平臺經營者的兩項義務:一是資質審查義務,,二是及時監(jiān)管義務,。平臺經營者要規(guī)范站內經營者的身份、資質,采取網絡實名制,,對相關資格證明文件,、有效身份證件等要進行嚴格審查并進行備案,為網絡購物的消費者把好關,。同時,,還要定期對站內經營者的經營狀況作調查,如果發(fā)現(xiàn)其出售違禁品或是存在違法行為,、侵權行為,,平臺經營者要及時取消其交易資格,做進一步處理,。
同時,,消費者網絡購物中應當注意:一要以真實身份進行登錄、注冊,。一旦糾紛發(fā)生,,消費者向有關部門進行申訴時,真實信息有助于處理部門及時,、準確的確認消費者身份,。二要認真閱讀和保存交易規(guī)則。交易規(guī)則是電子合同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此類交易規(guī)則是賣方制定的格式合同,,消費者應將這些憑證打印保存,條件允許情況下可以進行公證,,以作為糾紛發(fā)生時消費者維權的有利證據,。三要是購物時一定索要發(fā)票,注意保存電子購物單據,。支付后記錄交易的流水單號,以備記錄,、查詢和作為糾紛處理的證據,。
網上商城有點遠 家門口就能打官司
2016年6月,呂某從某網上商城購買了由杭州某公司專營店銷售的女性衛(wèi)生用品,,收貨地址為北京市昌平區(qū)北七家鎮(zhèn)某處,。呂某購買后,發(fā)現(xiàn)店鋪銷售該產品時稱有助排毒和預防多種婦科疾病,。呂某認為該產品存在虛假宣傳,,某網上商城作為網絡經營者,應當知曉該專營店廣告宣傳不符合規(guī)定,,沒有履行檢查監(jiān)督義務,,要求杭州某公司與該網上商城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訴訟過程中,該網上商城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認為呂某注冊賬號時,,雙方就《會員章程》達成一致,該章程中約定由被告住所地管轄,,因此申請將本案移送至江蘇省某人民法院進行審理,。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消費者在該網上商城購物的前提是在其網站上注冊成為會員,,而注冊成為會員需要同意該公司單方制定的《會員章程》,,與本案有關的約定管轄格式條款存在于該公司的《會員章程》之中,注冊頁面上系統(tǒng)默
認消費者同意并接受《會員章程》,,并沒有給消費者提供可以自由選擇的明顯提示,;在具體注冊程序中,系統(tǒng)還作出了特殊設置,,即無論消費者是否點擊并閱讀《會員章程》,,均不影響點擊“同意協(xié)議并注冊”,進而不影響消費者成功注冊為該公司會員,。在《會員章程》中,,該公司恰恰規(guī)定了格式化的約定管轄條款,排除了消費者依照民事訴訟法選擇管轄法院的重要訴訟權利,。網上商城網站的這種注冊程序及技術環(huán)境,,屬于利用技術手段并以格式條款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訴訟權利的情形。且消費者在成功注冊為網上商城網站的會員后,,難以在會員賬戶及其他地方再次查找并閱讀《會員章程》,。因此,網上商城并未采取合理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其以格式條款方式與消費者訂立管轄協(xié)議,。
綜上,,法院認為網上商城在其平臺網站上以《會員章程》形式,單方擬定的約定管轄格式條款無效,,駁回了該網上商城的管轄異議申請,。
法官提示:消費者可選所在地法院起訴
本案主審法官提醒消費者,首先,,消費者在網站注冊會員時,,網站會提供《會員章程》,一般消費者往往直接在《會員章程》選項上自動打鉤,,并不真正閱讀《會員章程》的內容,。作為規(guī)范雙方交易規(guī)則的《會員章程》,消費者一定要審慎閱讀,,而不要直接畫鉤略過,。
發(fā)生網購糾紛,,如果消費者選擇訴訟解決糾紛,該到哪家法院起訴,?網購商品的商家往往遍布各地,,如果到商家所在地法院進行起訴則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那么是否可以到消費者所在地的法院起訴呢,?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合同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xié)議約定管轄法院,有約定的從約定,,但不得違反法律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guī)定,。在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情況下,合同糾紛由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法院進行管轄,。民事訴訟法相關司法解釋規(guī)定,,以信息網絡方式訂立的買賣合同,通過信息網絡交付標的的,,以買受人住所地為合同履行地,;通過其他方式交付標的的,收貨地為合同履行地,。因此,,一般網購商品,消費者自身所在地址為收貨地址,,因此,,消費者可以在家門口法院起訴,通過訴訟方式解決糾紛,。
經營假冒化妝品 知假賣假自食惡果
2013年4月26日至2015年8月13日期間,,被告人劉某伙同王某在北京市昌平區(qū)某小區(qū)內,通過某網站“你放心的店鋪”“匯美美妝小鋪”等店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玫琳凱”“尚赫”“克麗緹娜”等品牌的化妝品,,銷售金額為人民幣50萬余元。
2013年9月22日至2015年8月13日期間,,被告人劉某某從被告人劉某,、王某處購進大量假冒注冊商標的“玫琳凱”等品牌的化妝品后,通過某網站“朵妍美膚” 店鋪進行銷售,,銷售金額為人民幣31萬余元。被告人黃某從被告人劉某,、王某處購進大量假冒注冊商標的“玫琳凱”等品牌的化妝品后,,通過某網站“柚子社美妝” 店鋪進行銷售,銷售金額為人民幣11萬余元,。
2015年8月14日,,被告人劉某,、王某、劉某某,、黃某在北京市昌平區(qū)某小區(qū)被查獲,。公安機關起獲被告人劉某、王某尚未銷售的假冒注冊商標的品牌化妝品,,貨值金額人民幣26萬余元,。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劉某,、王某,、劉某某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shù)額巨大,;被告人黃某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均已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依法應予懲處,。最終判決被告人劉某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三個月,,罰金人民幣40萬元,。被告人王某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三個月,,罰金人民幣40萬元,。被告人劉某某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罰金人民幣16萬元。被告人黃某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罰金人民幣6萬元。
法官提示:網購最好選擇品牌網店
如何在眾多賣家中甄別假冒偽劣產品,,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后如何維護自身權益呢,?本案主審法官提示消費者:
一是要選擇品牌官網,最好在品牌網店購買,。品牌官網或者品牌網店雖然在價格上沒有優(yōu)勢,,但是在品質上更有保障。沒有官方指定店面的,,最好選擇所賣物品比較專一,,產品介紹提供點擊實拍圖片,或者提供進貨小票的店家,。不能單純依靠銷售數(shù)額來選擇店家,,本案中被告人王某當庭認可經營店鋪的銷售數(shù)額存在70%的刷單率,,只有30%的銷售金額是真實的,大部分銷售額均是偽造,。
二是消費者一旦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首先要保留相關購買發(fā)票和網絡交易信息,然后可以從消費投訴和行政舉報兩個途徑進行維權,。消費投訴主要是與經營者協(xié)商和解,,或請求消費者組織調解;行政舉報主要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消費者協(xié)會、企業(yè)主管部門,、商檢部門和公安機關進行舉報,。如果自身權益受侵害,向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或撥打12315電話投訴并要求賠償?shù)?,應說明投訴人和被投訴方信息,、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并提供發(fā)票等有關憑證。
司法觀察:引入舉證責任部分倒置機制
近年來,,網絡購物已經占據市場銷售越來越多的份額,,但由于網絡平臺操作的虛擬性等諸多因素,消費者往往面臨一定交易風險,。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五條之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采取措施,方便消費者提起訴訟”,。北京市昌平區(qū)人民法院于2016年4月成立了小額速裁法庭,,專門審理簡易民事案件,其中就包括10萬元以下的網絡購物買賣糾紛,。
“網絡購物中,,消費者權益易受損害,主要是因為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部分商家誠信經營的意識較差,、相關部門監(jiān)管不到位等原因所致?!辈椒ㄔ核俨猛シü僦赋?,目前受理的網絡購物糾紛案件主要為以下類型:
一類是因網上商家虛假宣傳引發(fā)的糾紛。為推銷商品,,一些商家會在網站上發(fā)布廣告,,對商品的功能、價格,、材質等進行宣傳,,而當消費者下單后,卻發(fā)現(xiàn)商品與店家的宣傳不一致,,因而引發(fā)糾紛,。
二類是消費者網購商品存在質量瑕疵索賠未果引發(fā)的糾紛。這類糾紛中,,消費者除了起訴商品的銷售商家,,往往還將網購平臺列為共同被告;而網購平臺是否應當承擔責任,,則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三類是因網購評價引發(fā)的名譽權糾紛。消費者購買商品后,,可以將對該商品的評價上傳至網站,,作為其他消費者購物的參考。因店家對網購評價也尤為重視,,故由此產生的糾紛頻頻出現(xiàn),。
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5年至今,,昌平法院共受理因網絡購物引發(fā)的糾紛案件近200件,,涉及多家網絡購物平臺。
為此,,該院適用小額訴訟程序,,通過訴前調解機制、電子送達,、網絡法庭和表格式文書等方式,,高效辦理小額消費糾紛案件,提高消費者的維權積極性,。
“由于在網絡購物過程中,,買方和賣方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xiàn)象?!狈ü龠€指出,,司法實踐中,大量的電子數(shù)據是由網絡賣家和網絡平臺掌握的,,購買方往往不能提供有效的電子證據,。因此,在審理此類案件時,,需引入“舉證責任部分倒置”的機制,,即要求網絡賣家舉證證明其所賣出商品不是假貨,并提供網絡購物合同等憑證,,或要求網絡平臺證明履行了資質審查義務和及時監(jiān)管義務,。作為網上交易中處于信息優(yōu)勢地位的賣方,,有義務保存網上交易的各類記錄和資料,確保上述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
上一篇: 企業(yè)間借貸的法律風險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 安邦因未能獲得監(jiān)管批準,海外并購的審批流程是什么
您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人評論,,趕快搶沙發(fā)吧,!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
京ICP證150520號 | 京ICP備15016857號-2 | 京網文(2015)0522-202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8006號 | 軟著登字第1079818號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3450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50699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4008771559
Copyright?2015-2020 好律師 haolvshi.com.cn版權所有
好律師
首次登錄,您需要設置登錄密碼
請使用好律師APP掃碼登錄
掃碼成功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
小額速裁 讓網購無后顧之憂
當前,隨著消費平臺的不斷擴展,,傳統(tǒng)的消費方式已經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近年來,網絡購物已經占據市場銷售份額較大比例,,但由于網絡平臺操作的虛擬性等客觀因素,,消費者往往面臨新的交易風險。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5年至今,,北京市昌平區(qū)人民法院共受理因網絡購物引發(fā)的糾紛案件近200件,涉及多家網絡購物平臺,。昌平法院于2016年4月起,,將10萬元以下買賣合同糾紛集中由速裁庭進行審理,對此類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通過訴前調解機制,、電子送達、網絡法庭和表格式文書等方式,,高效辦理涉網購糾紛案件,,為消費者解除網購之憂。
電池自燃引爆炸 起訴網店及平臺
2015年7月19日,惠某在某網站店鋪購買了一款電動車鋰電池,。8月10日上午,,惠某聞到屋中有股異味,后發(fā)現(xiàn)是放置在自己改裝的電動自行車上的電池溫度異常,?;菽畴S即上網查詢,正準備打電話聯(lián)系廠家時,,電池發(fā)生自燃,。惠某進行簡單滅火后報警,,但因電池發(fā)生爆炸后火勢漸大,,惠某趕快從房內撤離。后消防隊到達現(xiàn)場將火撲滅,,并對現(xiàn)場進行了封閉,。公安消防部門認定火災事故為:房屋客廳西南側物品、墻面,、屋頂過火嚴重,,西南側靠床放置自行車位置地磚破裂嚴重,其他部位電器,、家具等物品不同程度過火燒損,無人員傷亡,。經調查及調取當事人火災發(fā)生時拍攝相片,,起火原因系自行車電池故障所致。
事后,,為了取證,,惠某再次通過該網站向深圳某鋰電池銷售部購買了同款電池,整個購買及收貨過程由北京市某公證處進行了公證,?;菽惩ㄟ^電話、發(fā)函等形式聯(lián)系該網站,,要求披露商家信息,。該網站提供了網店店鋪掌柜會員的ID號以及該ID會員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聯(lián)系電話,、郵箱、地址等信息,。
經查證,,深圳某電子廠通過秦某在該網站的店鋪銷售鋰電池,但均無法提供電池的具體生產廠家和品牌,無法提供合格證明,,進貨后也只通過試用方式審查電池能否正常充電使用,。惠某認為,,該網站作為全國知名的網上交易服務的盈利機構,,未履行法定義務,也未盡到應有的社會責任,,在原告投訴舉報下既未及時披露相關交易人的信息,,也未采取相關措施禁止銷售不合格產品,還縱容商家銷售假冒偽劣的三無產品,,也應依法連帶賠償,,故主張秦某、深圳某電子廠和網站連帶賠償各項損失53萬余元,。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因產品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有義務對產品質量合格與否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否則將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本案中,,秦某與深圳某電子廠作為產品銷售者,,未能提供產品質量合格的相關證據,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該網站提供的是交易平臺,,而且在接到惠某來電后及時進行了處理,披露了銷售者的信息,,因此,,該網站不應承擔責任。法院最終判決被告秦某與深圳某電子廠連帶賠償原告惠某各項損失共計20余萬元,。
法官提示:消費者最好以真實身份網購
本案主審法官認為,,目前網絡購物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網站經營者自營的網絡商城;一種是網站提供網絡平臺供其他經營者進行網上交易,,即第三方交易平臺,。本案的涉案網站即為第三方交易平臺,故應盡到網絡平臺經營者的兩項義務:一是資質審查義務,,二是及時監(jiān)管義務,。平臺經營者要規(guī)范站內經營者的身份、資質,采取網絡實名制,,對相關資格證明文件,、有效身份證件等要進行嚴格審查并進行備案,為網絡購物的消費者把好關,。同時,,還要定期對站內經營者的經營狀況作調查,如果發(fā)現(xiàn)其出售違禁品或是存在違法行為,、侵權行為,,平臺經營者要及時取消其交易資格,做進一步處理,。
同時,,消費者網絡購物中應當注意:一要以真實身份進行登錄、注冊,。一旦糾紛發(fā)生,,消費者向有關部門進行申訴時,真實信息有助于處理部門及時,、準確的確認消費者身份,。二要認真閱讀和保存交易規(guī)則。交易規(guī)則是電子合同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此類交易規(guī)則是賣方制定的格式合同,,消費者應將這些憑證打印保存,條件允許情況下可以進行公證,,以作為糾紛發(fā)生時消費者維權的有利證據,。三要是購物時一定索要發(fā)票,注意保存電子購物單據,。支付后記錄交易的流水單號,以備記錄,、查詢和作為糾紛處理的證據,。
網上商城有點遠 家門口就能打官司
2016年6月,呂某從某網上商城購買了由杭州某公司專營店銷售的女性衛(wèi)生用品,,收貨地址為北京市昌平區(qū)北七家鎮(zhèn)某處,。呂某購買后,發(fā)現(xiàn)店鋪銷售該產品時稱有助排毒和預防多種婦科疾病,。呂某認為該產品存在虛假宣傳,,某網上商城作為網絡經營者,應當知曉該專營店廣告宣傳不符合規(guī)定,,沒有履行檢查監(jiān)督義務,,要求杭州某公司與該網上商城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訴訟過程中,該網上商城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認為呂某注冊賬號時,,雙方就《會員章程》達成一致,該章程中約定由被告住所地管轄,,因此申請將本案移送至江蘇省某人民法院進行審理,。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消費者在該網上商城購物的前提是在其網站上注冊成為會員,,而注冊成為會員需要同意該公司單方制定的《會員章程》,,與本案有關的約定管轄格式條款存在于該公司的《會員章程》之中,注冊頁面上系統(tǒng)默
認消費者同意并接受《會員章程》,,并沒有給消費者提供可以自由選擇的明顯提示,;在具體注冊程序中,系統(tǒng)還作出了特殊設置,,即無論消費者是否點擊并閱讀《會員章程》,,均不影響點擊“同意協(xié)議并注冊”,進而不影響消費者成功注冊為該公司會員,。在《會員章程》中,,該公司恰恰規(guī)定了格式化的約定管轄條款,排除了消費者依照民事訴訟法選擇管轄法院的重要訴訟權利,。網上商城網站的這種注冊程序及技術環(huán)境,,屬于利用技術手段并以格式條款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訴訟權利的情形。且消費者在成功注冊為網上商城網站的會員后,,難以在會員賬戶及其他地方再次查找并閱讀《會員章程》,。因此,網上商城并未采取合理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其以格式條款方式與消費者訂立管轄協(xié)議,。
綜上,,法院認為網上商城在其平臺網站上以《會員章程》形式,單方擬定的約定管轄格式條款無效,,駁回了該網上商城的管轄異議申請,。
法官提示:消費者可選所在地法院起訴
本案主審法官提醒消費者,首先,,消費者在網站注冊會員時,,網站會提供《會員章程》,一般消費者往往直接在《會員章程》選項上自動打鉤,,并不真正閱讀《會員章程》的內容,。作為規(guī)范雙方交易規(guī)則的《會員章程》,消費者一定要審慎閱讀,,而不要直接畫鉤略過,。
發(fā)生網購糾紛,,如果消費者選擇訴訟解決糾紛,該到哪家法院起訴,?網購商品的商家往往遍布各地,,如果到商家所在地法院進行起訴則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那么是否可以到消費者所在地的法院起訴呢,?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合同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xié)議約定管轄法院,有約定的從約定,,但不得違反法律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guī)定,。在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情況下,合同糾紛由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法院進行管轄,。民事訴訟法相關司法解釋規(guī)定,,以信息網絡方式訂立的買賣合同,通過信息網絡交付標的的,,以買受人住所地為合同履行地,;通過其他方式交付標的的,收貨地為合同履行地,。因此,,一般網購商品,消費者自身所在地址為收貨地址,,因此,,消費者可以在家門口法院起訴,通過訴訟方式解決糾紛,。
經營假冒化妝品 知假賣假自食惡果
2013年4月26日至2015年8月13日期間,,被告人劉某伙同王某在北京市昌平區(qū)某小區(qū)內,通過某網站“你放心的店鋪”“匯美美妝小鋪”等店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玫琳凱”“尚赫”“克麗緹娜”等品牌的化妝品,,銷售金額為人民幣50萬余元。
2013年9月22日至2015年8月13日期間,,被告人劉某某從被告人劉某,、王某處購進大量假冒注冊商標的“玫琳凱”等品牌的化妝品后,通過某網站“朵妍美膚” 店鋪進行銷售,,銷售金額為人民幣31萬余元。被告人黃某從被告人劉某,、王某處購進大量假冒注冊商標的“玫琳凱”等品牌的化妝品后,,通過某網站“柚子社美妝” 店鋪進行銷售,銷售金額為人民幣11萬余元,。
2015年8月14日,,被告人劉某,、王某、劉某某,、黃某在北京市昌平區(qū)某小區(qū)被查獲,。公安機關起獲被告人劉某、王某尚未銷售的假冒注冊商標的品牌化妝品,,貨值金額人民幣26萬余元,。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劉某,、王某,、劉某某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shù)額巨大,;被告人黃某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均已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依法應予懲處,。最終判決被告人劉某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三個月,,罰金人民幣40萬元,。被告人王某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三個月,,罰金人民幣40萬元,。被告人劉某某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罰金人民幣16萬元。被告人黃某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罰金人民幣6萬元。
法官提示:網購最好選擇品牌網店
如何在眾多賣家中甄別假冒偽劣產品,,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后如何維護自身權益呢,?本案主審法官提示消費者:
一是要選擇品牌官網,最好在品牌網店購買,。品牌官網或者品牌網店雖然在價格上沒有優(yōu)勢,,但是在品質上更有保障。沒有官方指定店面的,,最好選擇所賣物品比較專一,,產品介紹提供點擊實拍圖片,或者提供進貨小票的店家,。不能單純依靠銷售數(shù)額來選擇店家,,本案中被告人王某當庭認可經營店鋪的銷售數(shù)額存在70%的刷單率,,只有30%的銷售金額是真實的,大部分銷售額均是偽造,。
二是消費者一旦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首先要保留相關購買發(fā)票和網絡交易信息,然后可以從消費投訴和行政舉報兩個途徑進行維權,。消費投訴主要是與經營者協(xié)商和解,,或請求消費者組織調解;行政舉報主要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消費者協(xié)會、企業(yè)主管部門,、商檢部門和公安機關進行舉報,。如果自身權益受侵害,向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或撥打12315電話投訴并要求賠償?shù)?,應說明投訴人和被投訴方信息,、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并提供發(fā)票等有關憑證。
司法觀察:引入舉證責任部分倒置機制
近年來,,網絡購物已經占據市場銷售越來越多的份額,,但由于網絡平臺操作的虛擬性等諸多因素,消費者往往面臨一定交易風險,。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五條之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采取措施,方便消費者提起訴訟”,。北京市昌平區(qū)人民法院于2016年4月成立了小額速裁法庭,,專門審理簡易民事案件,其中就包括10萬元以下的網絡購物買賣糾紛,。
“網絡購物中,,消費者權益易受損害,主要是因為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部分商家誠信經營的意識較差,、相關部門監(jiān)管不到位等原因所致?!辈椒ㄔ核俨猛シü僦赋?,目前受理的網絡購物糾紛案件主要為以下類型:
一類是因網上商家虛假宣傳引發(fā)的糾紛。為推銷商品,,一些商家會在網站上發(fā)布廣告,,對商品的功能、價格,、材質等進行宣傳,,而當消費者下單后,卻發(fā)現(xiàn)商品與店家的宣傳不一致,,因而引發(fā)糾紛,。
二類是消費者網購商品存在質量瑕疵索賠未果引發(fā)的糾紛。這類糾紛中,,消費者除了起訴商品的銷售商家,,往往還將網購平臺列為共同被告;而網購平臺是否應當承擔責任,,則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三類是因網購評價引發(fā)的名譽權糾紛。消費者購買商品后,,可以將對該商品的評價上傳至網站,,作為其他消費者購物的參考。因店家對網購評價也尤為重視,,故由此產生的糾紛頻頻出現(xiàn),。
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5年至今,,昌平法院共受理因網絡購物引發(fā)的糾紛案件近200件,,涉及多家網絡購物平臺。
為此,,該院適用小額訴訟程序,,通過訴前調解機制、電子送達,、網絡法庭和表格式文書等方式,,高效辦理小額消費糾紛案件,提高消費者的維權積極性,。
“由于在網絡購物過程中,,買方和賣方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xiàn)象?!狈ü龠€指出,,司法實踐中,大量的電子數(shù)據是由網絡賣家和網絡平臺掌握的,,購買方往往不能提供有效的電子證據,。因此,在審理此類案件時,,需引入“舉證責任部分倒置”的機制,,即要求網絡賣家舉證證明其所賣出商品不是假貨,并提供網絡購物合同等憑證,,或要求網絡平臺證明履行了資質審查義務和及時監(jiān)管義務,。作為網上交易中處于信息優(yōu)勢地位的賣方,,有義務保存網上交易的各類記錄和資料,確保上述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
上一篇: 企業(yè)間借貸的法律風險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 安邦因未能獲得監(jiān)管批準,海外并購的審批流程是什么
文章評論()
您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人評論,,趕快搶沙發(fā)吧,!
平臺大事
誠信守法經營,打擊假冒偽劣,,維護生活正...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
1,、積極回復問律師且質量較好,;
2、提供訂單服務的數(shù)量及質量較高;
3,、積極向“業(yè)界觀點”板塊投稿,;
4、服務方黃頁各項信息全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