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單位】科學技術部
- 【發(fā)布文號】國科發(fā)獎字[1999]211號
- 【發(fā)布日期】1999-05-28
- 【生效日期】1999-05-28
- 【失效日期】--
- 【文件來源】
- 【所屬類別】國家法律法規(guī)
科學技術部關于推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 科學技術合作獎評審委員的通知
科學技術部關于推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
科學技術合作獎評審委員的通知
(國科發(fā)獎字〔1999〕211號)
各有關部門:
根據(jù)1993年7月經(jīng)全國人大常委會八屆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的規(guī)定,,國務院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簡稱國際科技合作獎),,旨在獎勵在中外科技合作與交流中,為推進我國科技進步,,增進中外科技界合作與友誼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科技管理專家等。
首屆國際科技合作獎評審委員會成立于1994年,,已完成其使命,。根據(jù)國際科技合作獎的有關規(guī)定,我部組建第二屆國際科技合作獎評審委員會,。評委會的職責是代表國家行使評審權力,,審查候選人的推薦材料、審定推薦人選并向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提出獲獎人名單,、處理評審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評審經(jīng)驗并提出報告和建議。請你單位推薦一名主管國際科技合作的領導或?qū)<易鳛樵u審委員會人選,,待批準后正式聘任,,評委任期三年。
請?zhí)顚憽皣H科學技術合作獎評審委員推薦表”,,蓋章后于6月20日前寄至我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附件:一、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評審委員推薦表
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情況簡介
科學技術部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八日
附件一 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評審委員推薦表
┌─────┬──┬────┬──────┬───────┬─────┐
│ 姓名 │ │ 性別 │ 男 女 │ 出生年月 │ │
├─────┼──┼────┼──────┼───────┼─────┤
│ 民族 │ │ 黨派 │ │技術職稱 │ │
├─────┼──┴────┴──────┼───────┼─────┤
│工作單位 │ │ 職務 │ │
├─────┼──┬────┬──────┴───────┴─────┤
│熟悉專業(yè) │ │外語水平│ 1. 語熟練一般 2.語 │
├─────┼──┴────┴──────┬───────┬─────┤
│單位地址 │ │聯(lián)系電話 │ │
├─────┼──────────────┼───────┼─────┤
│家庭地址 │ │聯(lián)系電話 │ │
├─────┼──┬────┬──────┼───────┼─────┤
│秘書姓名 │ │聯(lián)系電話│ │ 傳真 │ │
├─────┴──┴────┴──────┴───────┴─────┤
│ 主要從事科技和國際合作工作簡歷 │
│ │
│ │
│ │
│ │
│ │
├──────────────────────────────────┤
│推薦部門意見: │
│ │
│ │
│ 蓋 章 │
│ 年 月 日 │
└──────────────────────────────────┘
附件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情況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簡稱國際科技合作獎)是根據(jù)1993年7月經(jīng)全國人大常委會八屆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的規(guī)定,,由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級科技獎勵。它的宗旨是獎勵在中外科技合作與交流中,,為推進科技進步,,增進中外科技界合作與友誼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科技管理專家等,。國際科技合作獎由科技部負責組織實施,,并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負責辦理。
國際科技合作獎候選人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各總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及其派出機構和其他有關群眾團體負責推薦,。國家科技部設立國際科技合作獎評委會負責評審工作,。
國際科技合作獎不分等級,每年評審一次,。國際科技合作獎獲獎者,由國家頒發(fā)榮譽獎牌和證書,。此項獎勵在國內(nèi)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1965年評選出的6名獲獎者是;英籍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國際知識產(chǎn)權專家,、原德國專利局局長豪依塞爾,日籍水稻專家原正市,,美籍物理學家楊振寧和李政道,,美籍數(shù)學家陳省身。
首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獎儀式于1996年5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宋健代表中國政府向豪依塞爾,、原正市和陳省身頒發(fā)了國際科技合作獎獎牌和證書。5月21日,、8月30日由國家科委副主任朱麗蘭分別向李正道和楊振寧頒發(fā)了獎牌和證書,。因李約瑟已去世,1997年9月9日由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魏志淵將獎牌和證書轉(zhuǎn)交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所長何丙郁先生,。
1996年國際科技合作獎4名獲獎者是:美籍物理學家丁肇中,,俄籍飛機空氣動力學專家格?比施根斯,德籍發(fā)育生物專家烏里?施瓦茨和美籍建筑學家貝聿銘,。1997年3月3日國家科委副主任徐冠華在北京友誼賓館代表國務委員宋健向烏里?施瓦茨頒發(fā)獎牌和證書,,6月5日宋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向丁肇中和比施根斯頒發(fā)獎牌、證書,,9月中國駐美國大使李道豫在美國向貝聿銘頒發(fā)了獎牌和證書,。
1997年度國際科技合作獎2名獲獎者是歐盟信息總司官員、法籍專家勒伯漢和新加坡眼科專家林少明,。1999年3月22日科技部部長朱麗蘭在北京友誼賓館向勒伯漢頒發(fā)了獎牌和證書,。
1998年度國際科技合作獎2名獲獎者是法國科學院院長、數(shù)學家利翁斯和加拿大國際開發(fā)署高級項目經(jīng)理薩樸漢,。
收藏
分享
“好律師網(wǎng)”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僅供您參考,。您在使用相關資料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須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服務而產(chǎn)生的風險及責任。
最新法律法規(guī)
-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工作情況綜述-
- -互金協(xié)會發(fā)布網(wǎng)絡小額貸款機構反洗錢行業(yè)規(guī)則-
- -中國人民銀行法將大修 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 -疫情防控北京經(jīng)驗升級為法規(guī)-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十四次會議第14/12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