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單位】福建省
- 【發(fā)布文號】閩政辦[2005]66號
- 【發(fā)布日期】2005-04-15
- 【生效日期】2005-04-15
- 【失效日期】--
- 【文件來源】福建省
- 【所屬類別】政策參考
福建省2005年全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要點
福建省2005年全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要點
(閩政辦[2005]66號)
各市、縣(區(qū))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yè),,各高等院校:
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小組制定的《2005年全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要點》已經(jīng)省人民政府同意,,現(xiàn)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中的有關情況和問題,,請徑向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小組反映。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五年四月十五日
2005年全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要點
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小組
(二○○五年三月三十日)
2005年全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根據(jù)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進一步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和《關于貫徹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實施意見》(閩政〔2005〕1號),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為建設海峽西岸經(jīng)濟區(qū)提供體制機制保障。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繼續(xù)做好行政審批項目的清理,,積極探索配套改革工作
(一)繼續(xù)做好省級政府行政審批項目的審核、清理工作,,八月底前基本完成,。省編辦、省審改辦會同省政府法制辦等有關部門要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和省政府規(guī)章是否有直接,、明確的條款或表述來確定行政審批事項設定的依據(jù)是否合法,,對各部門報送的行政審批項目按照行政許可類和非行政許可類的不同要求,提出保留,、合并,、下放或取消的處理意見,報省政府審定后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項目,,編印《福建省省級政府行政審批項目目錄》,,各部門不得對未列入保留目錄的審批項目再進行審批。
(二)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下放審批權限的規(guī)定,。根據(jù)省委、省政府關于發(fā)展壯大中心城市的部署,,結合省級單位行政審批項目的清理工作,,省編辦要在十一月底前研究提出下放給各設區(qū)市有關非行政許可類審批項目的具體方案。認真貫徹執(zhí)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的若干意見》(閩委發(fā)〔2003〕11號),,省直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做好簡政放權工作,未制訂配套文件的部門應于5月底前制訂下發(fā),,并做好銜接工作,;已制訂下發(fā)配套文件的部門要加強對下指導,并根據(jù)實施情況加以完善,。省編辦應加強跟蹤督辦并將各有關部門下放審批權的意見匯總,,于6月中旬報省政府。
(三)研究調整省直有關單位“三定”規(guī)定,,理順審批職能,。根據(jù)行政審批事項的清理結果,省編辦要對有關單位的“三定”規(guī)定進行調整,,理順部門之間的審批職能配置,,切實解決職能交叉、權責脫節(jié),、多頭審批等問題,。
(四)扎實推進行政審批領域的電子政務建設。省編辦,、省監(jiān)察廳,、效能辦、省發(fā)改委,、省數(shù)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省直部門和各市,、縣(區(qū))網(wǎng)上審批和并聯(lián)審批試點工作的指導和檢查,。
二、加強監(jiān)督檢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五)根據(jù)不同情況對有關審批項目作出相應處理,。對于保留的審批項目,省直各單位要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嚴格規(guī)范審批行為,,制定并完善相應的審批操作規(guī)程,減少審批環(huán)節(jié),,簡化審批手續(xù),,改進審批方式,提高審批效率,;對于取消的審批項目,,省直各單位要強化服務和監(jiān)督;對于下放和改變審批方式的審批項目,,要落實承接的組織和機構,,確保改革決定的落實。
(六)建立健全行政審批責任追究制度,。對保留的審批事項,要研究查找容易產生問題的部位和環(huán)節(jié),,通過加強監(jiān)督檢查,,完善制度,最大限度地減少審批人的自由裁量權和避免審批隨意性,。省監(jiān)察廳,、省編辦、省政府法制辦要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福建省行政許可責任追究辦法》,,對行政審批的責任主體,、追究內容、追究辦法等做出具體規(guī)定,。該辦法年內出臺執(zhí)行,。
(七)建立、完善行政審批的相關配套制度,。省編辦要探索建立由行政審批的實施機關建立統(tǒng)一受理許可申請,、統(tǒng)一送達許可決定的制度;省政府法制辦要探索建立由行政審批的實施機關建立健全受理,、審查,、聽取申請人和利害關系人意見,、聽證、招標,、拍賣,、考試、檢驗檢測檢疫,、登記等具體工作程序和有關制度,;省監(jiān)察廳要探索建立和完善由行政審批的實施機關對相對人的監(jiān)督檢查制度以及建立對違法和不當行政審批的申訴、檢舉制度,;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探索建立和完善“一個窗口對外”的審批工作機制,,簡化手續(xù),減少環(huán)節(jié),,提高效率,,方便群眾辦事。
(八)加強對各級各部門行政審批項目實施情況的監(jiān)督檢查,。要嚴格規(guī)范備案,、核準的范圍和程序,對已經(jīng)取消的和下放下去的審批事項,,絕不能以“備案”的名義搞變相審批和權力上收,。探索加強非行政審批項目管理的辦法。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制定《福建省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管理暫行規(guī)定》,,年底前要提出初步意見。
三,、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落實
(九)加強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領導。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市,、縣(區(q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領導,,結合政府機構改革,理順職能配置,,及時調整,、充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小組成員和具體辦事人員,加強力量,,確保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各項工作能夠落實,。
(十)加強對市、縣(區(q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導,。省編辦,、省審改辦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對市,、縣(區(q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導,;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加強與市,、縣(區(qū))政府的溝通,、交流。上半年要制定下發(fā)《關于進一步推進市,、縣(區(qū))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意見》,。適時舉辦市、縣(區(q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業(yè)務培訓班,,提高業(yè)務素質,。
四、加強調查研究,,加大宣傳力度
(十一)不斷加強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調查研究,。各級各部門要深入探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特點和規(guī)律,注意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與行政體制,、經(jīng)濟體制,、文化體制改革和機構改革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合力,,整體推進,,從而不斷完善政府的經(jīng)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十二)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宣傳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各項政策和工作部署,,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任務,。省編辦、省審改辦要及時跟蹤省內外好的經(jīng)驗和做法,,營造有利于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輿論氛圍,。
收藏
分享
“好律師網(wǎng)”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僅供您參考。您在使用相關資料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須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服務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最新法律法規(guī)
-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工作情況綜述-
- -互金協(xié)會發(fā)布網(wǎng)絡小額貸款機構反洗錢行業(yè)規(guī)則-
- -中國人民銀行法將大修 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 -疫情防控北京經(jīng)驗升級為法規(guī)-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十四次會議第14/12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