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單位】中國殘聯(lián)辦公廳 衛(wèi)生部辦公廳
- 【發(fā)布文號】殘聯(lián)明電〔2010〕11號
- 【發(fā)布日期】2010-05-05
- 【生效日期】2010-05-05
- 【失效日期】--
- 【文件來源】衛(wèi)生部
- 【所屬類別】政策參考
關于印發(fā)《地震傷員常見損傷輔助器具適配與使用指導原則》的通知
關于印發(fā)《地震傷員常見損傷輔助器具適配與使用指導原則》的通知
(殘聯(lián)明電〔2010〕11號)
四川,、西藏、陜西,、甘肅,、青海省(自治區(qū))殘聯(lián),、衛(wèi)生廳:
青海玉樹縣地震發(fā)生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衛(wèi)生部,、中國殘聯(lián)積極行動,迅速組建了醫(yī)療隊和康復專家組,,支援災區(qū)開展傷員醫(yī)療救治和康復工作,。
為進一步促進地震傷員康復工作科學規(guī)范開展,提高醫(yī)療救治和康復的整體水平和效果,,最大程度地減輕殘疾程度,,中國殘聯(lián)與衛(wèi)生部共同組織編寫了《地震傷員常見損傷輔助器具適配與使用指導原則》,對脊髓損傷,、四肢骨折,、截肢傷員的輔助器具介入時機及標準、適配與使用,、注意事項等提出指導原則,,現(xiàn)印發(fā)給你們,,供接收傷員的醫(yī)院為傷員實施康復治療時參考使用,。
中國殘聯(lián)辦公廳
衛(wèi)生部辦公廳
二○一○年五月五日
地震傷員常見損傷輔助器具適配與使用指導原則
輔助器具是地震傷員預防和減少損傷程度,補償和改善功能狀況,,提高生存質量,,增強社會生活參與能力的有效手段。為使醫(yī)務人員和專業(yè)服務人員適時,、有序的為地震傷員選配輔助器具并正確的指導使用,,特制定本指導原則。
本原則適用于脊髓損傷、四肢骨折,、截肢的地震傷員,。
一、脊髓損傷傷員輔助器具適配與使用指導
(一)輔助器具介入時機及標準
輔助器具貫穿脊髓損傷傷員救治,、治療和康復的全過程,。
(二)輔助器具適配與使用指導
脊髓損傷傷員的輔助器具適配分為急性期和穩(wěn)定期。急性期輔助器具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和限制異常運動,、預防關節(jié)畸形,,輔助體位變換、預防壓瘡的產生,;穩(wěn)定期輔助器具的主要作用是借助輔助器具實現(xiàn)轉移和移動,,以及功能的訓練和改善。
1,、急性期
脊髓損傷或術后4周內為急性期,。
(1)固定、防護用矯形器
包括:頸托,、腰圍等,。
作用:頸托和腰圍用于頸椎和腰椎的固定和穩(wěn)定。
注意事項:
①矯形器應在醫(yī)務人員指導下,,并通過適合性使用訓練后使用,。
②適應性訓練過程中要注意使用頸托和腰圍。
(2)導尿裝置,、失禁用品
包括:導尿管,、導尿包、集尿器,;尿不濕,、尿墊等。
作用:導尿,,避免尿潴留,,刺激膀胱功能的恢復,輔助尿失禁的臨床護理,。
注意事項:
①使用導尿包時應當置于身體最低位,,臥位時置于床邊下方20公分,坐位時置于小腿下端,;
②導尿包需要定時排放尿液,、及時清洗、定期更換,;
③在使用中對乳膠囊壁過敏或引起陰莖皮膚潰瘍,應及時停用并進行治療,;
④防止導尿管的導管折曲造成尿流梗阻、返流。
(3)防壓瘡墊
包括:各類體位墊,、防壓瘡床墊等,。
作用:各類體位墊用于身體骨突部位的局部減壓。防壓瘡床墊用于臥床期間,、均衡身體壓力,、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防壓瘡產生,。
注意事項:了解各類防壓瘡墊的特點,,有助于防壓瘡墊的正確選擇和使用。
①普通海綿床墊雖有均壓作用,,但易變形,、透氣性差,因此要選擇蜂窩狀,、慢回彈的聚氨酯泡沫制成的床墊,。
②充氣型床墊均壓效果更好,但穩(wěn)定性差,,在使用時注意氣不要充得太滿,,并防止氣墊被劃破。
(4)用于翻身坐起的輔助器具
包括:起身繩梯,、楔形墊等,。
作用:起身繩梯用于患者從仰臥到坐起的訓練。楔形墊用于翻身和仰臥等體位的變換,。
注意事項:使用起身繩梯時注意身體的適應性,,逐步完成起身動作。
2,、恢復期
脊髓損傷或術后4-6周為恢復期,。
(1)站立架
作用:用于喪失姿勢感覺和平衡反應能力者重新建立站立位姿勢的訓練。
(2)助行器
作用:支撐體重,,減輕下肢承重,,輔助站立和行走訓練。
注意事項:
①使用時要注意始終保持身體平衡,,眼睛看向前方,,推動助行器前行時,身體不應距助行器太遠,,邁步時腿不要太靠近助行器,;
②每次使用助行器時,,需要先站立片刻達到平衡,,觀察有無頭暈等癥狀發(fā)生;
③護理者要協(xié)助檢查助行器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如支腳底部是否平穩(wěn)接觸地面,、手握部位是否防滑,、定位銷是否松動等。
(3)矯形器
包括:膝踝足矯形器,、踝足矯形器,、交替式截癱行走器等。
作用:穩(wěn)定膝踝關節(jié),,輔助站立和行走,;可根據(jù)需要配合站立架和輪椅共同使用。
注意事項:
①穿戴時,,矯形器應與踝關節(jié)的功能位相吻合,,并用帶子固定;
②經常保持矯形器表面清潔,;
③注意觀察矯形器與肢體皮膚接觸的表面是否有發(fā)紅等異?,F(xiàn)象。
(4)輪椅
包括:裝有活動扶手,、活動腳踏和必要的限位用安全帶等裝置的功能輪椅,。
作用:用于轉移和移動的代步工具。
注意事項:
①急性期的脊髓損傷者和高位截癱者可選擇靠背可傾躺或靠背與座椅能同時傾躺的高靠背輪椅,;
②選擇輪椅時要考慮從床到輪椅,、從輪椅到床等位置轉移的需求,腳踏板要能夠外旋,,扶手要能夠上掀和拆卸,;
③選擇輪椅時要考慮驅動能力的需求,如手部抓握,、伸展及活動能力受限者要選擇增大摩擦的驅動手圈,。
④不能穩(wěn)定坐姿者要選擇具有姿勢保持功能的輪椅,以防止脊柱側彎,、骨盆傾斜,,必要時可以選擇骨盆固定帶、背部支撐,、頭枕等,。
⑤使用輪椅時要注意避免骨突部位產生壓瘡,除了調整姿勢進行減壓外,,還要配置減壓坐墊,。
⑥使用輪椅時要充分考慮安全因素,安全帶要綁好,,使用者離開輪椅時要剎車,,裝有的防傾翻輪不要隨意拆除,,上下坡道時不要隨意改變行進方向。
⑦要保證輪椅使用的無障礙環(huán)境,,如設置坡道等,。
(5)移乘裝置
包括:移乘板、轉移帶等,。
作用:用于輔助從輪椅與床之間的轉移裝置,。
注意事項:
①涉及到與輪椅有關的轉移時需要剎車;
②護理者要幫助檢查保證移乘板放置平穩(wěn),。
(6)腋杖,、手杖、肘杖
作用:腰段損傷者可借助踝足矯形器,,利用腋杖,、手杖和肘杖進行行走。
注意事項:
①使用腋杖時要注意上臂夾緊,,控制重心,、防止身體傾斜,保持身體直立,。主要通過手握把手負重,,而不是腋托。持杖時腋托抵在側胸肋骨上,,而不是腋窩,,以避免傷及腋窩內臂叢神經。
②注意著地點控制在腳掌前的外側部位,。
(7)生活自理的輔助器具
包括:萬能袖帶,、易握勺叉、盤子擋圈,、帶吸管的飲水杯等,。
作用:萬能袖帶用來訓練手部抓握功能喪失或減弱者自助用餐;盤子擋圈用來防止食物推出撒落,。
注意事項:病情穩(wěn)定后,,及早進行此類功能適應性訓練,以適應生活自理的需要,。
(三)輔助器具適配要點
1,、脊髓損傷傷員輔助器具的適配要適時、有序,,急性期要及時適配固定和保護及預防壓瘡的輔助器具,,以防止和減少功能障礙的發(fā)生。
2,、脊髓損傷傷員的損傷平面不同,,引發(fā)的功能障礙和康復的目標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據(jù)傷員的損傷平面、障礙程度適配適宜的輔助器具,。
二、四肢骨折傷員輔助器具適配與使用指導
(一)輔助器具介入時機及標準
用于骨科保守治療或早期康復介入,,輔助治療工作,。具體介入時間和標準應根據(jù)治療計劃、需求,、早期康復介入計劃,、臨床醫(yī)生的輔具處方提供。生命體征平穩(wěn),、內固定良好,,但可能出現(xiàn)四肢功能障礙的骨折傷員。輔助器具可積極介入到其康復過程中來,。
(二)輔助器具適配與使用指導
1,、急性不穩(wěn)定期
(1)矯形器亦稱支具、夾板
骨折患者,,第一時間需要限位和固定,。矯形器能夠穩(wěn)定關節(jié),保護骨與關節(jié),,減少疼痛,,促進骨折愈合、方便觀察,、護理,。
①肱骨干骨折矯形器
作用:適用于肱骨干骨折,保守治療4―6周,,拆除石膏后換用矯形器,。
注意事項:
①穿戴時,矯形器應與肢體骨折部位曲線相吻合,。并用帶子將其固定好,;
②開始使用時,只需短時間站立,、步行,,然后臥床,抬高肢體,,防止肢體遠側水腫,;
③穿用一周后,更換一次肢體的襯套,,以后每4~5天更換一次,;
④認真觀察骨折的對線,。一旦發(fā)現(xiàn)成角畸形則及時矯正;經常保持矯形器表面清潔,;經常觀察矯形器與肢體接觸的皮膚表面是否有異?,F(xiàn)象。應用低溫塑化塑料板材制造的骨折矯形器需注意遠離熱源,,以免矯形器變形,。
②前臂骨折矯形器
作用:前臂骨折,保守治療4―6周,,拆除石膏后換用,,用于骨折部位固定術后,坐位,、站立位及活動時的固定和保護,。
注意事項:(參見肱骨干骨折矯形器)。
③脛骨骨折矯形器
作用:用于閉合脛骨骨折,,骨折部位穩(wěn)定,,骨折對位、對線可以接受,,拆除石膏后使用,,輔助早期康復訓練介入;開放性骨折:用于帶著敷料轉運患者,;內固定術后,,增加固定性和舒適度。
注意事項:(詳細事項參見肱骨干骨折矯形器),。
④免荷性踝足矯形器
作用:用于脛骨遠段骨折和踝關節(jié)融合術后,,促進骨折愈合;骨折部位固定術后及穩(wěn)定后,,站立及步行康復訓練,。
注意事項:
①矯形器的承重部位類似髕韌帶承重接受腔,除了髕韌帶部位要求良好的承重功能外,,要求小腿上部,,特別是脛骨髁的斜面能承擔一定的負荷;
②穿戴時,,矯形器應與肢體骨折部位相吻合,。并用帶子將其固定好;
③全免荷的踝足矯形器的鞋底距離足蹬3公分到5公分,,確?;颊哒玖ⅰ⒉叫兄凶慵獠粫|地,;
④訓練患者注意步行中足尖不觸地,;足蹬應大致位于足的舟骨下方,,在矢狀面和額狀面都有正確的對線;
⑤足蹬,、足托或鞋底都應成搖椅狀,,以利于足的向前滾動;
⑥健側鞋底應墊高到骨盆兩側的髂前上棘處于同一水平,。
⑦免荷性膝踝足矯形器
作用:用于脛腓骨上段,、膝關節(jié)、股骨及髖關節(jié)部位的骨折,,促進骨折愈合,,輔助治療骨折的遲延愈合,、不愈合,;骨折部位固定術后及穩(wěn)定后,站立及步行康復訓練,。
注意事項:
①用于坐骨承重的口型圈,,要與肢體形狀相吻合;
②部分免荷的,,其踝部應固定于背屈5~7度位,,鞋底的形狀應有利于足的向前滾動;
③全免荷的,,其馬鐙下方的膠墊應利于向前滾動,,鞋底與馬鐙間應留有3―5公分的距離,以確保步行中足尖不會觸地,;健肢應補高到患者的骨盆的兩側髂前上棘處于水平位,。
④模塑型塑料軀干固定矯形器
作用:用于創(chuàng)傷性脊柱骨折治療和骨折手術后的治療等。
注意事項:
①矯形器的各個部位都能與軀干的皮膚全面接觸,,能將脊柱固定在合適的位置,;
②髂前上棘、髂嵴,、胸托部位,、恥骨托部位沒有局部壓痛;
③不妨礙呼吸,;
④不明顯地妨礙上肢運動,。
⑤軟性脊柱矯形器 俗稱腰圍
作用:用于輔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腰部軟組織損傷,、慢性下腰痛等,。
注意事項:
①仰臥位穿戴,系緊后站起來檢查,;
②圍腰的各部位與體形相符,;其前上緣位于胸骨劍突水平,,前下緣位于恥骨聯(lián)合,后上緣應位于肩胛下角以下.后下緣男性達臀的最隆起部位,,女性則應達于臀皺襞,。
③骨盆兜帶
作用:用于骨盆骨折的患者。
注意事項:
①矯形器的各個部位都能與骨折部位全面接觸,,型號使用準確,;
②經常保持矯形器表面清潔。
(2)肘杖
作用:當急性不穩(wěn)定期下肢骨折的患者骨折固定良好的時候,,可利用肘杖部分負重下地活動,。
注意事項:
①選擇肘杖要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能夠充分支撐自己的體重,;
②重視安全方面的問題,,使用前要注意肘杖把手是否牢固,調節(jié)長度的銷釘能否鎖定,,底端橡膠支腳墊是否有松動和磨損,。
(3)腋杖
作用:當急性不穩(wěn)定期下肢骨折的患者骨折固定良好的時候,可用腋杖部分負重下地活動,。腋杖能夠提高身體的平衡性和側向穩(wěn)定性,、較大限度減輕下肢的負荷。
注意事項:
①選擇腋杖要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能夠充分支撐自己的體重,;
②重視安全方面的問題,使用前要注意腋杖把手是否牢固,,調節(jié)長度的銷釘能否鎖定,,底端橡膠支腳墊是否有松動和磨損。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腋杖,,腋窩部位會長期受壓,,易造成腋窩的搓傷及腋窩的血管和神經受損。
(4)輪椅
包括:完全需要護理人員推動前進的他人推動輪椅,,可以打開腳踏板,、掀起扶手方便患者靠近床邊移位的功能型輪椅。
作用:輔助下肢骨折患者移動,。
注意事項:
①當使用者要離開輪椅時要注意剎車,。
②輪椅上裝有安全帶的要注意綁好。
(5)座便器
作用:下肢骨折患者無法站立和行走,,如廁時可使用座便器,。
2、急性穩(wěn)定期
(1)肘杖、腋杖,、四腳杖,、手杖
作用:手術后4――12周左右,骨折患者需要加強肌力及關節(jié)活動度的訓練,,增強肌肉力量,,增大關節(jié)活動度。傷員需借助扶拐等開始漸進性負重下地活動,。
(2)洗澡椅
作用:下肢骨折患者移動困難,,不能長期站立,可使用洗澡椅,。
三,、截肢傷員輔助器具適配與使用指導
正確地選擇截肢部位,盡可能形成具有良好控制,、懸吊假肢能力的殘肢,,殘肢末端應具有較好的承重能力;有條件的應在術前邀請康復治療師,、假肢技師會診,。
截肢術后殘肢護理注意事項:
(一)保持正確的肢體位置
截肢者由于殘肢肌力不平衡,,容易發(fā)生關節(jié)攣縮,。大腿截肢者容易出現(xiàn)髖關節(jié)屈曲、外展畸形,。小腿截肢者容易出現(xiàn)膝關節(jié)屈曲畸形,。一旦關節(jié)畸形,會對假肢的設計,、裝配帶來影響,。術后大腿截肢者仰臥位時,不要在腰部下面或在兩腿之間放入枕頭,,或在站立時將殘肢放在腋拐的扶手上,。小腿截肢的截肢者仰臥位時,不要在膝部下墊枕頭,,或在床邊或輪椅上下垂小腿,。
(二)傷口愈合后殘肢的保護
1、殘肢應保持清潔,、干燥,。
2、正確使用彈性繃帶,,消除殘肢腫漲,,促進殘肢定型,也可以安裝臨時假肢,或者采用先進的環(huán)境控制療法,。
3,、穿戴殘肢套時一定要注意防止出現(xiàn)皺折,避免損傷殘肢皮膚,。
4,、開始穿用假肢時,一旦殘肢末端皮膚出現(xiàn)紅腫,、水泡,、汗疹等應及時積極地采取措施。局部用外用藥涂抹,,暫時不穿帶假肢,,及時請假肢技師改進殘肢接受腔底部接觸、承重不良,。
5,、教會傷員經常拍打、摩擦殘肢皮膚,。
6,、告知傷員幻肢感和幻肢的輕微不適是正常現(xiàn)象,。即便是比較明顯的幻肢痛,,一般在穿用假肢后會逐漸消失。
(三)彈力繃帶的包扎
截肢術后兩周殘肢傷口基本愈合,,由于殘肢的血液循環(huán)低下,,出現(xiàn)殘肢腫脹??稍跉堉p繞彈力繃帶,,以改善靜脈和淋巴回流,減輕疼痛,,促進殘肢定型,。彈性繃帶包扎時應采用遠端緊,近端較松的方法,,不要像止血帶那樣中間部位纏繞過緊,,從而妨礙淋巴靜脈回流。每四小時可以改纏繞一次,,夜間可持續(xù)包扎,。
1、小腿截肢后彈性繃帶纏繞方法:
(1)從前方開始到
收藏
分享
“好律師網”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僅供您參考,。您在使用相關資料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須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服務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最新法律法規(guī)
-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工作情況綜述-
- -互金協(xié)會發(fā)布網絡小額貸款機構反洗錢行業(yè)規(guī)則-
- -中國人民銀行法將大修 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 -疫情防控北京經驗升級為法規(guī)-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十四次會議第14/12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