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
法律法規(guī)庫>
地方法規(guī)>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辦公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轉發(fā)《自治區(q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 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 【發(fā)布單位】82002
- 【發(fā)布文號】桂辦發(fā)[2000]61號
- 【發(fā)布日期】2000-09-16
- 【生效日期】2000-09-16
- 【失效日期】--
- 【文件來源】
-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guī)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辦公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轉發(fā)《自治區(q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 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辦公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轉發(fā)《自治區(q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
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桂辦發(fā)〔2000〕61號)
各地,、市,、縣(區(qū))黨委和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柳州鐵路局,,自治區(qū)黨委和自治區(qū)級國家機關各部委辦廳局,,各人民團體,各大專院校:
《自治區(q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意見》已經自治區(qū)黨委,、自治區(qū)人民政府領導同志同意,,現(xiàn)轉發(fā)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qū)、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zhí)行,。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委員會辦公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
2000年9月16日
自治區(q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
進一步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促進我區(qū)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根據(j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fā)〈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fā)〔2000〕17號)和自治區(qū)黨委的要求,現(xiàn)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擺上重要位置
排查調處矛盾糾紛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預防和減少犯罪及群體性事件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確保社會政治穩(wěn)定的一項重要工作。矛盾糾紛處理不好,,一旦引發(fā)成群體性事件,,不但牽制各級領導的精力,耗費人力,、物力,、財力,而且還嚴重危及當?shù)氐纳鐣€(wěn)定,,影響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和阻礙經濟的發(fā)展。及時發(fā)現(xiàn)和化解各種矛盾糾紛,,是貫徹落實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維護社會政治穩(wěn)定的關鍵性措施,。近年來,,我區(qū)各級黨委,、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認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為維護我區(qū)的社會穩(wěn)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區(qū)一些地方矛盾糾紛仍相當突出,,由此引發(fā)的群體性事件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區(qū)的改革開放、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對此,,各級黨委,、人民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把自治區(qū)黨委提出的“領導服務質量年”和“化解矛盾糾紛活動年”有機結合起來,從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fā),,從講政治和維護穩(wěn)定的高度,,把調處矛盾糾紛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作出具體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二,、健全和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
自治區(qū)黨委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妥善處理我區(qū)歷史遺留下來的大部分矛盾糾紛,。各級黨委,、人民政府要堅決按照自治區(qū)黨委的要求,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加大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力度,,加快調解進度,提高調解質量,,按時完成任務,。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要認真組織協(xié)調有關部門對本地區(qū)存在的矛盾糾紛案件進行一次全面的排查,摸清底數(shù)和情況,,分門別類,,逐一建檔立卡。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調解計劃和措施。要把集中排查調處和經常性排查調處結合起來,,既要針對一個地區(qū),、一個時期的突出問題,集中排查調處矛盾糾紛,,又要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作為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形成制度,健全機制,,長期堅持下去,。要堅持定期召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xié)調會議的制度,縣級以上單位每個月召開一次,,鄉(xiāng)鎮(zhèn),、街道每半個月召開一次,矛盾糾紛比較集中的單位要根據(jù)需要及時召開,。每次會議必須形成會議紀要,,寫清排查出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并注明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會議紀要要報告同級黨委,、政府和上一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經過排查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的,,也要記錄在案,,并向上級報告,,實行“零報告”制度。排查工作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重點在基層??h(市,、區(qū))特別是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要把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作為首要任務和當務之急,,因地制宜,,盡快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并加強督促檢查,。要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及居(家,、村)委會、治保會,、調委會等基層組織的作用,,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落到實處。
三,、明確分工,,層層分解落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責任
調處矛盾糾紛要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歸口調處,、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把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級人民政府,、各個部門和有關人員,,嚴格實行調解矛盾糾紛責任制。
(一)各地,、各部門內部的矛盾糾紛,,由當?shù)厝嗣裾驮摬块T領導負責調處,不允許把本地區(qū),、本部門能自行調解的矛盾糾紛推給上級,,推向社會。實在調處不了的復雜疑難矛盾糾紛,,可由當?shù)厝嗣裾蛟摬块T書面報請上級人民政府或上級部門幫助調解,。
(二)接邊地區(qū)或跨部門的重大矛盾糾紛,由相關地區(qū)的人民政府或部門領導協(xié)商調解,,協(xié)商調解不了的由相關地區(qū)人民政府或相關部門書面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或相關上級部門協(xié)調解決,。
(三)國家、自治區(qū)駐各地、市,、縣(區(qū))單位之間或當?shù)仄渌麊挝恢g發(fā)生的“三大糾紛”案件,,按屬地管理的原則,由當?shù)乜h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因案件重大,,案情復雜,經當?shù)厝嗣裾{處不能達成協(xié)議又不便作出處理決定的,,由當?shù)厝嗣裾畷鎴笊弦患壢嗣裾幚怼?
(四)各級人民政府要把調處矛盾糾紛的任務分解落實到各職能部門,,充分發(fā)揮職能部門的作用,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按照中央有關規(guī)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部門分工如下:國有企業(yè)職工下崗及其基本生活保障、企業(yè)離退休人員基本養(yǎng)老金發(fā)放問題,,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牽頭負責,,有關部門協(xié)助配合;國有企業(yè)改革中出現(xiàn)的問題,,按部門分工牽頭負責,,企業(yè)“三亂”問題,由經貿部門牽頭負責,;農民負擔過重和“三亂”問題,,由農業(yè)部門牽頭,紀檢,、監(jiān)察,、財政、計劃(物價),、法制等部門共同負責;因集資款,、“白條”欠款,、債券、存儲款等不能正常兌付引發(fā)的矛盾,,由人民政府協(xié)調政法,、計劃、財政,、金融等部門共同負責,;土地、山林,、水利等邊界權屬及資源糾紛,,按矛盾糾紛的性質,分別由民政、國土資源,、林業(yè),、水利等部門牽頭負責;學校問題,,凡由學?;蚪逃到y(tǒng)內部因素引發(fā)的矛盾糾紛,由教育部門牽頭負責,;因學?;蚪逃到y(tǒng)以外因素引發(fā)的矛盾糾紛,由地方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牽頭,,教育及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共同負責,;因宗教、民族問題引發(fā)的矛盾,,由統(tǒng)戰(zhàn)部門牽頭,,民委、宗教等部門共同負責,;因房地產交易及住房拆遷,、建筑施工等城市建設工作引發(fā)的問題,由建設部門牽頭負責,;婚姻,、家庭、鄰里等民間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以司法行政部門為主,,公安、民政,、法院,、婦聯(lián)等各負其責;由移民安置問題引發(fā)的矛盾糾紛,,由政府移民辦牽頭負責,,所在地有關部門協(xié)助配合。
(五)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要注意全面掌握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情況,,認真做好協(xié)調組織工作,充分發(fā)揮參謀助手作用,。
四,、注意工作方法,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fā)生的各種矛盾和糾紛,,是人民群眾內部利益沖突的反映,,屬于人民內部矛盾,,只能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去解決。要堅持“預防為主,,教育疏導,,依法處理,防止激化”的方針,,堅持標本兼治,,把工作做深做細,從根本上化解矛盾,。
(一)以防為主,,防患于未然。認真學習和推廣“楓橋經驗”化解矛盾糾紛的“四前”工作方法,,即:組織建設走在工作前,,預測工作走在預防前,預防工作走在調解前,,調解工作走上激化前,。對那些可能引發(fā)重大治安問題和群體性事件的矛盾糾紛,要迅速組織力量,,扎扎實實開展工作,,盡可能將之及時化解,不致釀成事端,。
(二)要深入調查研究,,耐心細致地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人民內部的矛盾糾紛,,情況復雜,,政策性強,只有深入調查研究,,弄清真實情況,,才能對癥下藥。要主動走出去,,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特別是深入到矛盾糾紛比較多的地方去,通過個別談心和座談等形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了解矛盾糾紛的由來和發(fā)展,弄清問題的癥結所在,。要向群眾宣傳相關的政策,、法律和法規(guī),做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別要做好基層干部和關鍵人員的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幫助他們增強法制觀念和大局意識,,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并同他們一起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千方百計團結大多數(shù),孤立極少數(shù),。
(三)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對于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合理要求,要千方百計幫助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說明理由,,講清道理,并且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做出逐步解決的方案,,爭取群眾的理解,。對矛盾糾紛問題,要在深入調查,、弄清真相,、分清責任的基礎上,依據(jù)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作出公正的裁決和處理,以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政策法律的嚴肅性,。
(四)對由于人民內部矛盾糾紛引發(fā)的群體性事件,要按照“可散不可聚,,可順不可激,,可解不可結”的原則和依法處置的方針,堅持正面教育,,耐心疏導,,千方百計疏散群眾,平息事態(tài),。不能用簡單粗暴的辦法對待群眾,,更不能濫用警力對付群眾,激化矛盾,。與此同時,,要嚴密注視少數(shù)不法分子的策劃和煽動,,及時揭露他們的陰謀,并采取堅決果斷的措施制止他們所挑起的打,、砸,、搶等破壞活動,以維護正常的生產,、生活,、工作秩序,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五,、嚴格實行責任制,落實各項工作制度,,確保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落到實處
(一)各級黨委,、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矛盾糾紛調處工作的領導,定期聽取調處工作情況的匯報,,分析調處工作的形勢,,解決調處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對調處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及時作出決策和部署,。各級黨委,、人民政府的主要領導作為“保一方平安”的第一責任人,要經常過問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情況,,遇到可能影響本地社會穩(wěn)定的重大矛盾和突出問題,,要親自部署、親自檢查,、親自落實,,切實解決排查調處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黨委,、政府分管穩(wěn)定工作的領導是維護穩(wěn)定的直接責任人,,要具體抓好調處方案的實施,組織協(xié)調各有關方面認真履行職責,,齊抓共管,。
(二)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要密切關注本地區(qū)改革、發(fā)展的形勢,,深入研究重大改革措施出臺以后可能引發(fā)的社會矛盾,,預測可能引發(fā)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問題,及時掌握社會動向,。特別是那些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要跟蹤調查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重要情況和突出問題,廣泛搜集社會反映,,及時向黨委,、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提出工作建議,并適時組織協(xié)調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
(三)土地,、山林、水利糾紛(簡稱“三大糾紛”)案件的排查調處是我區(qū)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要按照《自治區(qū)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我區(qū)“三大糾紛”調處工作的通知》(桂政發(fā)〔1999〕77號)要求,,認真抓好落實。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加大調處工作的力度,,加快調處工作的進度,提高調處工作的質量,,力爭用三年時間對全區(qū)的“三大糾紛”積案進行集中調處,。總的目標和任務是:地,、市,、縣(區(qū))的“三大糾紛”積案調結率要求達到80%以上,新發(fā)案件調結率要求達到95%以上,。
(四)要加強督促檢查,。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對矛盾糾紛排查工作的督查,。對調處矛盾糾紛工作計劃和分解給各部門的調解任務,,要定期檢查,狠抓落實,。對排查出來的重大矛盾糾紛要進行掛牌督辦,,限期化解。對排查調處工作協(xié)調會議決議的落實情況,,特別是化解工作過程及其效果,,要深入實際進行檢查并寫出專題報告。對下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上報的排查調處工作協(xié)調會議紀要,,要建立檔案,,密切關注落實情況,必要時進行實地考核,。
(五)要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加強基層調解組織和群防群治網絡建設,充分發(fā)揮他們的預防和調解作用,,是化解矛盾糾紛的根本性措施,。各級黨政領導一定要高度重視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和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等基層調解組織及群防群治網絡的建設,,做到組織機構,、人員、報酬三落實,,充分發(fā)揮其作用,,以構筑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政治穩(wěn)定的第一道防線,。
(六)要建立獎懲激勵機制,,嚴格執(zhí)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和一票否決制。矛盾糾紛調處工作開展情況和實際效果與責任人的政績,、晉級,、獎懲、年度考核考評等緊密掛鉤,,嚴格檢查驗收,,考評結果列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和雙文明考核總分。對工作得力,、成績顯著的,,要記錄在案,形成專門報告,,在報送黨政主要領導的同時,,送并組織、人事部門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材料和評功受獎的重要依據(jù),;對工作不力,,釀成重大治安問題和群體性事件的,由上一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按照中央五部委《關于對發(fā)生嚴重危害社會穩(wěn)定重大問題的地方實施領導責任查究的通知》(綜治委〔2000〕17號)和《中共中央關于印發(fā)〈中央政法委員會關于當前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主要問題和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發(fā)〔1999〕4號)規(guī)定,,區(qū)別責任類別,,分級下達領導責任查究通知書,對負有責任的有關領導和人員進行責任查究,。
接到《責任查究通知書》的地,、市、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要與紀檢,、組織、監(jiān)察,、人事等部門進行研究,,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對查究對象的責任進行調查,根據(jù)應負的責任作出相應的處理,,調查結果及追究責任的情況在半年內分別報上級綜治,、紀檢、組織、監(jiān)察,、人事等五部門,。
凡被上級綜治委下達《責任查究通知書》的責任單位,所在地區(qū)的綜治委要對其實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在一年內取消被評為文明,、先進、模范等各種榮譽稱號的資格,;負有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的干部,當年不得晉升職務,,推遲一年晉升工資檔次,,在治安面貌改變之前,取消干部本人評先受獎的資格,;受到行政處分的,,處分期間還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受到行政處分或黨紀處分的人員的年度考核,,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
收藏
分享
“好律師網”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僅供您參考,。您在使用相關資料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須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服務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最新法律法規(guī)
-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工作情況綜述-
- -互金協(xié)會發(fā)布網絡小額貸款機構反洗錢行業(yè)規(guī)則-
- -中國人民銀行法將大修 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 -疫情防控北京經驗升級為法規(guī)-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十四次會議第14/12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