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單位】作者:張瑋 張仁望
- 【發(fā)布文號】--
- 【發(fā)布日期】2013-01-11 16:00:30
- 【生效日期】--
- 【失效日期】--
- 【文件來源】來源:中新網-南方日報
- 【所屬類別】立法追蹤
-深圳立法保護助人行為 誣陷救助者或追究刑責-
被救助人故意隱瞞歪曲事實真相,,要求救助人承擔責任,將被責令公開道歉,?!弊詫τ鲭U者實施救助而“引火燒身”的彭宇案判決后,“老人摔倒,,無人敢扶”事件頻發(fā),。針對不少人對救助他人產生恐懼心理,深圳效仿發(fā)達國家為“見義勇為”者制定免責條款之舉,,將《深圳經濟特區(qū)助人行為保護條例》列入立法計劃,。對于被救助者可能出現的誣陷救助者的行為,條例中規(guī)定,,被救助人明知其提出的主張沒有事實依據或者隱瞞歪曲事實真相,,還要求救助人承擔責任,向有關機關投訴的,,有關機關將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公開賠禮道歉。構成詐騙但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按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將追究刑事責任,。昨日,,這一條例草案公開面向社會征求意見,市民可于2月1日前表達看法,。
舉證責任由被救助人承擔
市人大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條例制定的目的是“弘揚助人為樂美德,保護救助人的合法權益”,,希望能阻止“見義不為”的冷漠行為蔓延,,防止“恩將仇報”的不當索賠?!皸l例草案已由市政府五屆七十次常務會議通過,,擬提交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審議,此次公開征求意見就是想在審議前,,再綜合社會各界的意見作進一步修改,。如果該條例最終通過并實施,將填補國內相關立法鏈條空白?!?
記者注意到,,條例僅十五條、共千余字,,“微條例”已是開了國內先河,。針對目前救助人可能遇到的法律責任,即“被救助人指其遇到的險情就是由救助人造成,,要求救助人承擔侵權責任”,,以及“被救助人指責救助人實施救助行為不當,造成其傷害加重或者救助不成功的后果”這兩種情況,,條例分別予以明確,。
其中,對于前種情況,,條例擬規(guī)定,,如要求救助人承擔法律責任的,被救助人應提供證據證明,。沒有證據證明的,,救助人不承擔法律責任。而對于后種情況,,則如果救助人在救助過程中盡到通常注意義務(記者注:“注意義務”指義務主體謹慎,、小心地行為而不使自己的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義務)的,救助人對被救助的后果不承擔法律責任,。如被救助人認為救助人未盡到這一義務的,,也由被救助人提供證據證明。
為救助行為作證可獲政府獎勵
好心施救卻擔心“引火燒身”是救人者目前最擔心的,,條例對此規(guī)定,,因救助行為被投訴或者被起訴的,救助人可以向市或救助行為發(fā)生地的區(qū)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如被救助人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投訴或者起訴救助人,,將要承擔救助人為應對這些投訴或起訴而花費的合理費用。
條例同時還鼓勵為救助行為作證,,如提供的證據為處理爭議的機關查證采信的,市政府有關部門或對證人予以一定的獎勵,。
對救助行為保護不力或被追責
對于積極主動為遇險人提供救助的市民,,條例稱,將建立救助人慰問制度,,規(guī)定有關部門和單位根據具體情況對救助人或者其家屬進行慰問,。如《深圳經濟特區(qū)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或其他有關規(guī)定對救助行為另有其他獎勵和保護的,按照該有關規(guī)定提供獎勵和保護。同時,,也鼓勵救助人所在的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其他組織對其提供獎勵和保護,。
此外,,市衛(wèi)生部門今后將免費發(fā)放“救助脫險科學普及知識讀本”,并提倡市教育部門在中小學開設救助脫險知識課程,。據悉,,市政府或其授權市綜治部門將制定本條例的實施辦法,并將救助行為保護工作納入綜合治理考核,,對救助行為保護不力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部門將被追責,。
目前,市民在深圳人大網,、深圳政府在線網,、深圳新聞網、都可以看到條例全文,,有意見可發(fā)送到市人大法制委員會郵箱,。
?專家觀點
盡管屬于創(chuàng)新之舉,但針對“好人法”是否有必要立,、舉證責任由被救助者承擔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被救助者受到傷害該由誰買單等問題引來不少爭議。
贊
“條款有操作性,,應積分入戶獎勵救助者”
北京市東元(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春立:
“深圳從立法上去保護助人行為,,非常有必要,也非常好,?!北本┦袞|元(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全國律協行政法委員會委員朱春立認為,。
從法律層面來看,,雖然有關助人行為的相關法律條款在我國的民法等法律中已經有不少規(guī)定,但大多都是原則性的規(guī)定,,且相對也比較零散,。“深圳通過立法的形式進行確定,,有兩個好處,,一是讓一些原則性的規(guī)定變得更加具體。之前很多基層警察,、法官等司法人員,,遇到類似案件,,可能不太敢用民法中一些原則性的規(guī)定,或者說對法律的理解也沒有那么透徹,,這個立法對于司法人員的具體執(zhí)行將有很大幫助,。二是將原來比較零散的條款集中到一部法律法規(guī)中,有助于民眾理解和具體的司法執(zhí)行,。從條例的核心條款上看,,都是對民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具體細化,,更集中,也更加具有操作性,?!?
而針對條例中“對證人及救助人由相關政府部門進行獎勵”,朱春立認為,,這在之前的相關立法中,,都沒有出現過。不僅可操作性強,,所起到的作用也比較大,。
同時,他表示,,深圳是一個外來工比較多的城市,,目前對社工、義工等公益行為都可以作為積分入戶的依據,。建議助人行為保護條例也能夠增加積分入戶的相關條款,,對救助人在這方面予以一定的獎勵。
彈
“被救助者沒有舉證能力怎么辦,?”
廣東德納律師事務所律師龐琨:
廣東德納律師事務所律師龐琨認為,,從目前的立法條款來看,民法,、侵權法等法律都已經有了相關規(guī)定了,,深圳作為有立法權的城市,再進行重復立法,、過度立法,,可能會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實質意義可能不大,。而且,,如果相關的立法在細節(jié)上,和之前的法律法規(guī)存在一定的沖突或者解釋的不同,,也會讓法律的適用產生一些沒有必要的麻煩。
龐琨說,從立法目的上看,,是為了弘揚助人為樂的美德,。在立法上,最好能有一些創(chuàng)新,,把重點放在建立社會保障,、國家救濟等制度上,現在條例只提到建立慰問制度,,所能起到的作用比較有限,。“因為畢竟救人會遇到各種危險,,包括受傷或者條例中所說的被誣陷產生很多糾紛,。如果救助人受傷了,沒有錢進行救治怎么辦,?或者產生糾紛,,沒有經濟能力應對法律程序怎么辦?立法如果能夠放在這上面,,建立一定的制度去保護救助人,,應該會有比較大的創(chuàng)新,也能夠比較好地鼓勵社會風氣的形成,?!?
一些網友也提出,如果救人者因為救助不當,,真的出現重大過失,,而被救者又無法舉證,那被救者所受到的傷害該由誰買單,?“根據目前的條例草案所寫,,舉證責任都是由被救助人承擔,而危機時刻,,被救者家屬未必在身邊,,自己也可能是昏迷或頭腦發(fā)暈的,怎么可能有舉證能力,?”網友“蝸牛寶寶”說,。
收藏
分享
“好律師網”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僅供您參考。您在使用相關資料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須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服務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最新法律法規(guī)
-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工作情況綜述-
- -互金協會發(fā)布網絡小額貸款機構反洗錢行業(yè)規(guī)則-
- -中國人民銀行法將大修 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 -疫情防控北京經驗升級為法規(guī)-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十四次會議第14/12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