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站點
APP客戶版
找律師,、咨詢律師,、打官司, 就上好律師網
APP律師版
隨時隨地,,接單服務,,就在好 律師APP律師版
關注好律師微信
熱點法律問題分析,盡在好律 師微信公眾號
《電子商務法》二審稿仍有改進空間
近來共享單車“押金門”頻現(xiàn),,消費者的押金與預付款安全成為電商活動的重要基礎,二審稿不妨對此做出回應,。
按照立法規(guī)劃,,我國《電子商務法》已經過二審階段,比照之前的立法習慣,,最多再有一次三審可能就會正式發(fā)布實施,。不過,從人大財經委向社會公開的二審稿來看,,該法依然存在一些待改進空間,。在此我想提出四個方面建議。
別讓電商合同成立走了老路
現(xiàn)實購物中,,商家的標價行為屬于邀約,,消費者下單屬于承諾,一旦消費者付錢,,該合同就成立,。電商實踐卻恰恰相反:商家的標價屬于要約邀請,即廣告性質,,消費者下單付款屬于邀約,,商家發(fā)貨是承諾,此時合同才算正式成立,。
所以,,電商消費者權益更難得到保障,即便消費者按照商家的標價下了單交了錢,,但只要商家沒確定發(fā)貨,,這筆生意也就沒成。實踐中,,特別是在雙十一這樣的購物高峰期,,很多不法商家利用這點搞亂標價和虛假宣傳,,低價商品作為幌子,濫用標價權,。
立法者曾試圖改變這種亂象,,但電商平臺提出,之所以存在電商合同成立的特殊性,,主要是因為消費者的不確定多數(shù),,貨源備貨數(shù)量問題限制了合同成立條件。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商家在標價時加入庫存數(shù)量,消費者買一個少一個,,也就不會存在庫存與消費者不確定數(shù)量之間的矛盾了,。
二審稿也明確了當消費者“提交訂單”合同即時成立的規(guī)定,這無疑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更優(yōu)辦法,。不過,,該規(guī)定之后加了一條“另有約定從其規(guī)定”。所謂另有約定,,就單指電商平臺與用戶之間的“用戶協(xié)議”,,這種通過格式條款確定下來的規(guī)則屬于霸王條款,消費者只能選擇接受,。若按二審稿的規(guī)定,,相信任何一家電商平臺都會以格式條款的方式繼續(xù)現(xiàn)狀,排除“提交訂單即合同成立”的規(guī)定,。
《電子商務法》應該是以保護消費者為核心的基本法,,不能成為保護電商平臺、放任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法,。電商合同成立“從其約定”的規(guī)定,,是在為電商平臺留口子,,恐將成電商立法一大隱患,,這點當盡早避免,。
莫讓消費者評價權受侵害
消費者評價電商的自由,,既源自《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的消費者基本權利,,也源自《憲法》中規(guī)定的表達自由,。電商平臺本質屬于網絡服務提供者,,不應該有隨意刪除,、變更、增減消費者評價的權利,。
二審稿明確了電商平臺不得刪除消費者評價商家的規(guī)定,不過,,該條款后半段卻增加了“消費者使用侮辱性,、誹謗性語言或明顯違背事實進行評價”的除外性規(guī)定。這也就是說,,電商平臺在認為消費者的評價存在侮辱、誹謗或違反事實時有權將其主動刪除,,這樣的規(guī)定是不太妥當?shù)摹?/p>
電商平臺作為中立方,,沒有權利對消費者評價主動或主觀的作出是否侵權的認定,,即便存在侮辱性表達,,也應由商家依照通知刪除規(guī)則向平臺發(fā)出通知后,,平臺才能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盡管侮辱性表達是顯而易見的,,但對誹謗和違背事實評價的認定卻是非常困難的,。電商平臺不是法院,,在缺乏雙方舉證、質證和調查的基礎上,,自己憑借主觀認定是無法作出準確判斷的,。
的確,電商實踐中存在不少違法差評師等情況,,但也存在大量網絡公關,,這些公關往往很多都與平臺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若是將判斷消費者對電商評價的權利交給平臺,,可能導致網絡公關的盛行,,平臺的中立性將大打折扣。最重要的是,,平臺代替法院對消費者表達作出判斷是否合法合憲,,值得立法者深思熟慮。
押金和預付款宜在立法中有所體現(xiàn)
最近一段時期,,共享單車的“押金門”事件層出不窮,,消費者的押金與預付款安全成為電商活動的重要基礎。我們非常遺憾地看到,二審稿也沒有涉及電商押金和預付款的監(jiān)管的措施,。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沒有對押金和預付款安全做出明文規(guī)定,,直至2015年國家工商總局出臺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處罰辦法》才將預付款安全問題納入到消保法保護范圍,,但僅規(guī)定了不退還消費者預付款的商家,要承擔消保法第56條責任,,即罰款,、停業(yè)整頓和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這樣的規(guī)定幾乎沒有影響到平臺挪用押金和預付費的情況,,一方面,該規(guī)定側重事后處罰,,事先缺乏未雨綢繆的監(jiān)管;另一方面,,平臺一旦出現(xiàn)退押金難,,也就到了破產邊緣,罰款等行政處罰對其已無法產生任何影響。
針對這種情況,,立法不妨從根本上解決押金和預付款安全的問題:從押金第三方銀行合作,,到消費者退還程序,,從政府全方位監(jiān)管,到平臺破產清算中消費者優(yōu)先清償?shù)?,都需要寫到電商法中?/p>
宜有對微商等新型電商模式的規(guī)范
我國電商市場微商異軍突起,,已達到超過三千萬微商的市場,。微商作為互聯(lián)網新零售代表,擴展了電商渠道,,增加了就業(yè),發(fā)展了地方經濟,,符合分享經濟發(fā)展模式,。同時,諸如虛假宣傳、傳銷,、電信詐騙,、侵害消費者權益等微商亂象也層出不窮,未來的《電子商務法》必須對此進行回應,。
微商中的平臺責任與傳統(tǒng)電商截然不同,,諸如微信、微博和直播平臺中的微商平臺是純粹網絡技術服務提供者,,與傳統(tǒng)電商不同,,微商平臺從電商交易中沒有任何獲利,不屬于傳統(tǒng)電商經營者范疇,,平臺僅在“明知”或“應知”違法情況出現(xiàn)后,,未能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才承擔責任。微商與傳統(tǒng)電商平臺責任的差異,,也直接影響到消費者權益保護,,微商消費者很難維權,根源就在于法律缺乏對此類平臺責任的明確性規(guī)定,。
值得注意的是,,二審稿未能明確微商定位,這就是將微商平臺與電商平臺混為一談,,意味著本來作為網民交流平臺的微商平臺要承擔更高的責任,,這必然導致微信、微博,、直播等平臺為避免承擔過多責任而“封殺”微商,,客觀上使傳統(tǒng)電商平臺占據(jù)更高市場份額。這種現(xiàn)象希望能在隨后的電商法三審稿中得到改進,。
□朱巍(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一篇: 農村集體產權改革試點明年擴圍 試點縣將增加到300個
下一篇: 政治局會議:深化供給側改革 確保打贏三大攻堅戰(zhàn)
您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人評論,,趕快搶沙發(fā)吧!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
京ICP證150520號 | 京ICP備15016857號-2 | 京網文(2015)0522-202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8006號 | 軟著登字第1079818號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3450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50699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4008771559
Copyright?2015-2020 好律師 haolvshi.com.cn版權所有
好律師
首次登錄,,您需要設置登錄密碼
請使用好律師APP掃碼登錄
掃碼成功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
評論:《電子商務法》二審稿仍有改進空間
《電子商務法》二審稿仍有改進空間
近來共享單車“押金門”頻現(xiàn),,消費者的押金與預付款安全成為電商活動的重要基礎,二審稿不妨對此做出回應,。
按照立法規(guī)劃,,我國《電子商務法》已經過二審階段,比照之前的立法習慣,,最多再有一次三審可能就會正式發(fā)布實施,。不過,從人大財經委向社會公開的二審稿來看,,該法依然存在一些待改進空間,。在此我想提出四個方面建議。
別讓電商合同成立走了老路
現(xiàn)實購物中,,商家的標價行為屬于邀約,,消費者下單屬于承諾,一旦消費者付錢,,該合同就成立,。電商實踐卻恰恰相反:商家的標價屬于要約邀請,即廣告性質,,消費者下單付款屬于邀約,,商家發(fā)貨是承諾,此時合同才算正式成立,。
所以,,電商消費者權益更難得到保障,即便消費者按照商家的標價下了單交了錢,,但只要商家沒確定發(fā)貨,,這筆生意也就沒成。實踐中,,特別是在雙十一這樣的購物高峰期,,很多不法商家利用這點搞亂標價和虛假宣傳,,低價商品作為幌子,濫用標價權,。
立法者曾試圖改變這種亂象,,但電商平臺提出,之所以存在電商合同成立的特殊性,,主要是因為消費者的不確定多數(shù),,貨源備貨數(shù)量問題限制了合同成立條件。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商家在標價時加入庫存數(shù)量,消費者買一個少一個,,也就不會存在庫存與消費者不確定數(shù)量之間的矛盾了,。
二審稿也明確了當消費者“提交訂單”合同即時成立的規(guī)定,這無疑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更優(yōu)辦法,。不過,,該規(guī)定之后加了一條“另有約定從其規(guī)定”。所謂另有約定,,就單指電商平臺與用戶之間的“用戶協(xié)議”,,這種通過格式條款確定下來的規(guī)則屬于霸王條款,消費者只能選擇接受,。若按二審稿的規(guī)定,,相信任何一家電商平臺都會以格式條款的方式繼續(xù)現(xiàn)狀,排除“提交訂單即合同成立”的規(guī)定,。
《電子商務法》應該是以保護消費者為核心的基本法,,不能成為保護電商平臺、放任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法,。電商合同成立“從其約定”的規(guī)定,,是在為電商平臺留口子,,恐將成電商立法一大隱患,,這點當盡早避免,。
莫讓消費者評價權受侵害
消費者評價電商的自由,,既源自《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的消費者基本權利,,也源自《憲法》中規(guī)定的表達自由,。電商平臺本質屬于網絡服務提供者,,不應該有隨意刪除,、變更、增減消費者評價的權利,。
二審稿明確了電商平臺不得刪除消費者評價商家的規(guī)定,不過,,該條款后半段卻增加了“消費者使用侮辱性,、誹謗性語言或明顯違背事實進行評價”的除外性規(guī)定。這也就是說,,電商平臺在認為消費者的評價存在侮辱、誹謗或違反事實時有權將其主動刪除,,這樣的規(guī)定是不太妥當?shù)摹?/p>
電商平臺作為中立方,,沒有權利對消費者評價主動或主觀的作出是否侵權的認定,,即便存在侮辱性表達,,也應由商家依照通知刪除規(guī)則向平臺發(fā)出通知后,,平臺才能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盡管侮辱性表達是顯而易見的,,但對誹謗和違背事實評價的認定卻是非常困難的,。電商平臺不是法院,,在缺乏雙方舉證、質證和調查的基礎上,,自己憑借主觀認定是無法作出準確判斷的,。
的確,電商實踐中存在不少違法差評師等情況,,但也存在大量網絡公關,,這些公關往往很多都與平臺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若是將判斷消費者對電商評價的權利交給平臺,,可能導致網絡公關的盛行,,平臺的中立性將大打折扣。最重要的是,,平臺代替法院對消費者表達作出判斷是否合法合憲,,值得立法者深思熟慮。
押金和預付款宜在立法中有所體現(xiàn)
最近一段時期,,共享單車的“押金門”事件層出不窮,,消費者的押金與預付款安全成為電商活動的重要基礎。我們非常遺憾地看到,二審稿也沒有涉及電商押金和預付款的監(jiān)管的措施,。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沒有對押金和預付款安全做出明文規(guī)定,,直至2015年國家工商總局出臺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處罰辦法》才將預付款安全問題納入到消保法保護范圍,,但僅規(guī)定了不退還消費者預付款的商家,要承擔消保法第56條責任,,即罰款,、停業(yè)整頓和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這樣的規(guī)定幾乎沒有影響到平臺挪用押金和預付費的情況,,一方面,該規(guī)定側重事后處罰,,事先缺乏未雨綢繆的監(jiān)管;另一方面,,平臺一旦出現(xiàn)退押金難,,也就到了破產邊緣,罰款等行政處罰對其已無法產生任何影響。
針對這種情況,,立法不妨從根本上解決押金和預付款安全的問題:從押金第三方銀行合作,,到消費者退還程序,,從政府全方位監(jiān)管,到平臺破產清算中消費者優(yōu)先清償?shù)?,都需要寫到電商法中?/p>
宜有對微商等新型電商模式的規(guī)范
我國電商市場微商異軍突起,,已達到超過三千萬微商的市場,。微商作為互聯(lián)網新零售代表,擴展了電商渠道,,增加了就業(yè),發(fā)展了地方經濟,,符合分享經濟發(fā)展模式,。同時,諸如虛假宣傳、傳銷,、電信詐騙,、侵害消費者權益等微商亂象也層出不窮,未來的《電子商務法》必須對此進行回應,。
微商中的平臺責任與傳統(tǒng)電商截然不同,,諸如微信、微博和直播平臺中的微商平臺是純粹網絡技術服務提供者,,與傳統(tǒng)電商不同,,微商平臺從電商交易中沒有任何獲利,不屬于傳統(tǒng)電商經營者范疇,,平臺僅在“明知”或“應知”違法情況出現(xiàn)后,,未能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才承擔責任。微商與傳統(tǒng)電商平臺責任的差異,,也直接影響到消費者權益保護,,微商消費者很難維權,根源就在于法律缺乏對此類平臺責任的明確性規(guī)定,。
值得注意的是,,二審稿未能明確微商定位,這就是將微商平臺與電商平臺混為一談,,意味著本來作為網民交流平臺的微商平臺要承擔更高的責任,,這必然導致微信、微博,、直播等平臺為避免承擔過多責任而“封殺”微商,,客觀上使傳統(tǒng)電商平臺占據(jù)更高市場份額。這種現(xiàn)象希望能在隨后的電商法三審稿中得到改進,。
□朱巍(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一篇: 農村集體產權改革試點明年擴圍 試點縣將增加到300個
下一篇: 政治局會議:深化供給側改革 確保打贏三大攻堅戰(zhàn)
文章評論()
您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人評論,,趕快搶沙發(fā)吧!
平臺大事
誠信守法經營,,打擊假冒偽劣,維護生活正...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
1,、積極回復問律師且質量較好;
2,、提供訂單服務的數(shù)量及質量較高,;
3、積極向“業(yè)界觀點”板塊投稿,;
4,、服務方黃頁各項信息全面、完善,。